近年來,湖南常德市圍繞推進土地“三權分置”改革,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現在全市已全面鋪開。通過“確實權、頒鐵證”,讓承包農戶和轉入土地的新型經營主體心里都有底,為常德市落實“三權分置”奠定了堅實基礎。
引導和規范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激發農村改革發展活力。從2012年以來,常德市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工作。一是建立信息平臺。區縣(市)建立了土地流轉服務信息平臺,及時發布流轉信息,促進了流轉雙方的有效對接。二是健全服務體系。區縣(市)建立了縣、鄉、村三級流轉服務體系,明確了工作人員和工作職責。三是完善獎勵機制。區縣(市)出臺了農村土地流轉管理辦法和引導激勵措施。四是創新流轉模式。全市主要以引入信托理念的澧縣澧南模式、土地折價入股按股分紅的鼎城花河模式、介入村級組織信用的臨澧仙女模式、以家庭農場形式為主的石門豐瑞樂模式以及政府組建流轉服務平臺的澧縣大坪模式等5種模式開展土地流轉。到目前為止,常德市流轉承包耕地面積已達258.78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40.51%,涉及農戶56.08萬戶,占農戶總數的42.1%。
發展新型經營主體,注入農村改革發展動力。據統計,常德市農民合作社數量達3552家,成員數量接近30萬戶,農戶入社率達22.4%,基本覆蓋全市所有傳統產業、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服務領域從以前提供專門技術服務為主向提供“產加銷”全面綜合服務轉變。最為突出的是澧縣錦繡千村農業專業合作社,開展以全程服務、多元服務、高效服務為特征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促進農業生產適度規模經營,取得了明顯成效。合作社現有成員5818個,流轉土地面積8萬畝,自成立至今,為成員集中采購配送農資產品近3億元,集中育秧5萬余畝,統防統治10萬余畝,農機服務30萬畝次,技術培訓2萬人次,農產品代銷10萬多噸,幫助成員解決資金困難2000多萬元,為成員節本增收1億元以上。今年常德市已經作出部署,全市將主推“錦繡千村”模式,助推“三權分置”改革。
穩步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破除農村改革發展融資難阻力。2014年常德市選擇在條件相對較好的漢壽縣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2014年3月20日,全省第一筆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50萬元在漢壽縣順利發放。2016年1月,省政府將漢壽縣確定為全省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縣,常德市趁勢增加澧縣為新的試點。三年來,全市共發放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243筆,額度已超過1.2億元。實踐證明,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是解決資金問題的一條好的路徑,它有效解決了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和土地規模經營“錢從哪來”的問題,給農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漢壽縣巖汪湖鎮金盤嶺村張昌元原來空有一身種植水稻的好身手,但苦于沒有資金作后盾,不敢擴大種植規模,只能租賃十幾畝水田小打小鬧,該縣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后,他從外出務工的四周鄉鄰們的手里承包了700畝水稻,并利用經營權抵押從當地農商行借到100萬元貸款,買來了收割機、旋耕機和種子、農藥、肥料,經過精心組織生產,僅去年一年就獲利100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種植大戶和致富能手。
(作者單位:湖南省常德市農村經營服務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