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突出亮點。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作出重要部署,必將推動正在蓬勃發展的農村三產深度融合,在廣袤田野上異軍突起。
推進農村三產融合,必須打造有效的載體和平臺。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區、返鄉創業園是集聚資金、科技、人才、項目的重要平臺,要充分利用這些園區發展休閑旅游、農產品加工和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
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圍繞有基礎、有特色、有潛力的產業,建設一批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產二產三產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鎮。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深入實施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工程,支持建設一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這些將為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提供更多的載體和平臺。
無論是打造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載體和平臺,還是通過其他形式和途徑,都必須把握好一條重要原則,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的主體是農民,絕不能把農民丟到一邊。一方面要大力扶持農戶和農民合作社,讓農民群眾自己干、自己闖;另一方面要引導進入農村三產融合的新型經營主體、社會資本,與農民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分享更多增值收益。
(來源:《人民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