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銅仁農民回鄉創業調查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劉麗丹 龍文虎 吳仲珍 字號:【

  農民創業能有效整合農村現有的各類生產要素,充分挖掘農村發展潛力,構建農民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繁榮農村經濟。為了解農民創業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筆者通過發放問卷形式,對貴州省銅仁市2區8縣農民創業者進行了調查。

  一、調查情況

  農民創業者分析。在被調查的農民創業者中,男性的比例高達90%,是女性的9倍。從創業者的年齡看,主要集中在21-50歲。其中,40-50歲這部分人比例最大,達70%,其次是21-30歲之間的年輕一代,占30%,他們通常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工作經驗,也積累了一定的人脈關系。在教育程度方面,大多數創業者的學歷都比較低,有90%的人是初中、高中水平,大專以上的只有10%。就外出打工經驗方面,100%的創業者都有著外出打工的經歷。45%的創業者打工時間在3-10年,而超過50%的創業者外出打工時間在10-20年。

  農民創辦企業的情況。調查發現農民開辦的企業,一半以上均屬個人獨資,而有少部分屬于農民合伙。50%以上的企業主要面向規模種養業,而加工制造業、農村服務業較少。90%以上的企業開業年限均在3-5年,大部分創業者認為創業機會來自外出打工經驗及地方特色產業帶動。但是企業由于資金缺乏、投資規模較小,30%的企業投資規模在10萬-50萬元,而70%的企業投資規模在50萬以上。農民創業的啟動資金大部分屬于自有資金,而外部融資中,向親友借貸是其主要方式,向銀行或在民間借貸融資所占比例較低。

  二、銅仁市農民創業者面臨的創業環境

  創業信息來源少。受地理位置及經濟發展水平限制,導致大部分農民創業者對創業政策的獲知渠道較少。90%以上的農民創業者主要通過媒體及政府部門獲取信息,這樣導致了大部分農民創業者不能有效利用政府優惠政策。

  缺乏創業基地扶持。80%的農民創業者表示自己所創辦的企業未入駐當地創業基地,并且希望創業基地能夠提供創業輔導、投資融資、信息咨詢、市場營銷、技術及人才支持等服務。同時90%的農民創業者希望創業基地提供稅收減免、貼息貸款、金融支持等優惠政策。

  融資渠道窄。80%的農民創業者的融資渠道主要來源于銀行及信用社貸款和私人借貸、私人投資,而大部分創業者獲取銀行及信用社貸款主要通過信用貸款、土地和房屋抵押貸款、股東私有財產抵質押貸款等。但是農民創業者認為企業在初創時期貸款難,在融資難的情況下,80%以上的農民創業者希望能夠成立針對中小企業創業的專項基金,60%以上的農民創業者希望銀行提供貸款貼息和誠信體系建設。

  缺乏技術創新。調查發現,銅仁市60%以上的企業主要技術來源是自主開發,40%的企業還通過合作開發獲取技術創新,也有少數通過模仿其他企業的產品獲取技術創新。大多數農民創業者認為阻礙企業創業的主要技術因素為技術市場不健全、缺乏技術支持、技術人員不足、企業與科研機構缺乏溝通等。他們希望政府能夠開展產學研合作,搭建技術公共平臺,提供空間信息服務,提供創新基金支持,幫助引進人才。80%的企業打算加大自主研發力度和進行技術創新,而20%的企業希望通過與其他單位合作研發,40%的企業則通過模仿其他企業技術后再創新。

  創業培訓少。70%的農民創業者表示參加過創業培訓,但是創業培訓的內容少。大部分農民創業者表示希望獲得財務納稅、戰略管理、營銷銷售、人力資源、溝通公關、公司法律等培訓,而通過創業培訓希望獲得更多的創業知識,提升創業技能,獲得更多政策信息,認識創業成功人士和創業輔導專家,結交創業朋友。

  三、相關做法

  創新新型農民培訓。銅仁市農委根據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需求,重點加強茶葉、油茶、花生、水稻、蛋禽、水產養殖、農產品加工等實用技術培訓。2015年銅仁市農委完成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項目4582人,舉辦各種農民科技培訓共8362人,無償發放各種農村實用技術書籍15388余冊,光盤103張。

  建設高效農業園區。全市建成省級農業園區41個、市級農業園區77個、縣級農業園區120個,實現了農業園區鄉鎮全覆蓋。通過“公司+農戶”和“公司+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方式把企業和當地農民結合起來,建設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競爭優勢的農業加工基地,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和企業的競爭力。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016年,全市共培育省級龍頭企業73家、323家市級龍頭企業。認定市級家庭農場640個,示范性家庭家場135個,并分別建立了市級家庭農場名錄和示范性家庭農場名錄。另外培育了1個國家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7個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20個市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

  創新企業融資方式。德江縣以獲批省級唯一金融改革試驗試點縣為契機,全面推進農村“三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盤活農村沉睡資源,解決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瓶頸難題;創新集體村辦企業融資新方式,開展“三品三標”信用考核貸款工作,助力集體村辦企業發展;與國開行省分行深度合作,貸款支持肉牛、山羊、茶葉、天麻等規模產業大戶(合作社、村集體)發展;同時用好用足支農再貸款,創新開發“一高一特”貸款產品,支持大戶(合作社、村集體)發展高效特色農業產業;構建立體式的金融扶貧體系,基本滿足貧困戶、一般戶、產業大戶、合作社、經濟基礎強(弱)村集體等不同層次的金融需求;開展“3個15萬元”微型企業扶持政策延伸行動計劃,重點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創辦加工制造、民族手工藝、特色食品、創意設計等企業。

  創新扶貧資金投向。德江縣爭取到上級扶貧資金,按照比例投向五個方面:第一是30%用于扶貧產業,主要發展區域性規模化特色優勢產業。第二是30%用于扶持農民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帶動貧困戶發展生產經營性項目和公益性民生項目。第三是10%用于小額扶貧“特惠貸”貼息。第四是10%用于扶貧培訓,主要支持“雨露計劃”和扶貧干部培訓。第五是20%用于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支持貧困村以下(不含村級)小型公益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支持產業基礎設施建設。

  創新“三位一體”。德江縣在發展基礎較好、有一定發展潛力的8個試點村,以100萬元專項資金的50%參股德江縣供銷社員股金服務社,與“三位一體”、“三社合一” ( 村集體經濟合作聯社、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股金服務社新型合作社)新型農村合作組織共同發展;50%投向發展,同時撬動其他民間資本。對區位優勢不明顯、自然資源不豐富、發展條件不成熟的21個試點村,以100萬元專項資金直接參股德江縣供銷社員股金服務社,獲得直接參股收益。

  以“互聯網+她”探索婦女就業創業新模式。銅仁市婦聯與貴州度度速聯科技有限公司、貴州省創淘有限公司、銅仁市郵政局合作,探索出三種不同模式的“母親電商服務站”創業扶貧新模式,為回鄉創業女性、下崗失業女性、進城務工婦女搭建實現創業就業新平臺,并配合有關部門舉辦了各類電商培訓班20余場,培訓婦女1200以上人次。

  (作者單位:貴州省銅仁市農業產業化辦公室)

  ?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