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浙江省縉云縣涌現出了越來越多大學生的身影,他們懷揣夢想,活躍在縉云的田間地頭,有的合伙投資農業生產,有的子承父業當起農場主,有的在合作社或龍頭企業里打工,為縉云現代農業注入了新動力。目前,全縣共有56名35周歲以下的大學生從事農業創業,其中牽頭領辦合作社和農業企業11人,家庭農場主22人(子承父業6人),在合作社或龍頭企業打工23人。
主要特點
創業領域廣。經營范圍更多涉足于特色種養業和加工業、休閑農業、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除了茶葉、水果、茭白等傳統種植,更多的大學生從事特色種養業。
規模意識強。大學生農創客具有適度規模經營意識,在33個大學生創業基地中,70%的大學生主體經營面積在30-100畝。
經營方式新。結合休閑、養生、互聯網等,實現了“農業+”的無限可能。如種植多肉植物的老翁家庭農場利用縉云山區的毛竹、樹根、石頭資源,做成花盆,配上多肉,將自然與藝術相結合,把陶藝DIY體驗館與多肉相結合,成為周末親子活動的好去處。
品牌意識強。大學生農創客普遍具有較強的品牌意識,努力在產品品質、商標注冊、包裝設計、產品宣傳上做好文章。全縣自主創業的大學生33位農創客中,65%的基地產品擁有自己的品牌和商標。
帶動能力強。33個大學生創業主體中,已有26個主體產生經濟效益,其中年銷售服務收入100萬元以上的有6家,其中300萬元以上的2家,50萬-100萬元的10家,10萬-50萬元的10家。同時,已創建一批示范家庭農場、示范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
主要做法
加強溝通聯系。建立大學生農業創業信息庫,分類指導;多次召開大學生農創客座談會,傾聽他們創業過程中的困難和心聲,加強與團委等相關部門的聯系,共同制定執行相關政策措施。
優化政策環境。設立大學生農業創業就業專項資金,對符合一定條件的直接從事農業的大學畢業生給予每人每年1萬元的補助,連續補助3年,僅2015、2016兩年就有33名大學生享受47萬元的補助;對評定為市生態精品農業大學生創業典型的給予5萬元補助,至2016年底,共有14名大學生獲得資金補助70萬元。各級扶農項目向大學生創業傾斜,優先予以支持。
健全服務體系。一是信息服務。農業局通過短信群發、農民信箱等多種渠道進行宣傳,并創建了大學生創業QQ群、微信群,為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學生提供交流平臺。二是技術服務。積極組織大學生農業創業者參加各種就業技術培訓,組織農業專家對農業創業大學生進行技術服務,并成立大學生農創客之家,定期邀請相關單位、相關專家授課。
營造良好氛圍。利用兩名浙江省首屆“十佳”大學生農創客入選契機,和縉云電視臺一起制作了大學生農業創業的系列節目,宣傳大學生成功創業典型,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大學生進行農業創業就業的良好氛圍。
(作者單位:浙江省縉云縣農業局)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