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廣文街道李家社區圍繞如何實現農民的集體收益分配權,積極推進農村集體資產改革,實現了“資產變股權、村民變股東、農民變市民”的歷史性轉變。
完成產權改革
組織清產核資。聘請中介機構,對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進行全面清查核實,依法審計,科學評估。截至2009年7月31日,李家莊村經營性凈資產共計8743.83萬元,非經營性(公益性)資產1886.32萬元,資源性資產(集體土地)為105748平方米。
界定股東資格。以村民戶籍、履行義務、享受福利等為基本依據,確定了股東資格認定基準日和認定辦法,然后逐人對照辦法進行身份確認,做到全面準確不遺漏。2009年12月1日確認了1501名享有股東資格的人員名單,并進行了公示。
制定量化方案,公平配置股權。堅持“兩不增、兩不減”和“一股制”的股權配置制度,通過“戶決制”實名投票的方式,通過了《李家莊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體制改革股份量化方案》。
擬定組織章程,成立新型組織。制定了李家股份經濟合作社章程,成立了李家股份經濟合作社董事會、監事會和股東代表大會,召開了首屆股東代表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全體會議。2009年12月19日,成立李家股份經濟合作社,撤銷李家莊村行政建制。
搞好資產運營
改革完成以后,李家股份經濟合作社按照“留資產不留資金,搞物業不搞經營”的基本思路,通過建沿街店鋪、市場、寫字樓等,積極發展置業經濟,先后開發建設了廣文苑小區、東晨大廈、東晨賓館及東晨辦公樓,新增商業面積2.7萬平方米,按當前市值計算新增資產1.7億元。使集體經濟不斷壯大,集體收入不斷增加。
著力抓好南下河市場的繁榮發展。濰坊南下河水產蔬菜批發市場(簡稱南下河市場)始建于2002年8月,是目前合作社的骨干企業,也是集體股權和股民股權的重要載體。目前南下河市場占地面積110畝,累計投入8000多萬元,擁有鮮活冷凍水產交易、生鮮冷凍肉類交易、蔬菜交易、瓜果交易、熟食品交易、禽蛋交易、酒店用品交易等20個交易大廳,有固定經營業戶1100多戶,流動業戶500多戶,直接提供就業崗位6000多個,帶動相關從業人員15000多人,年交易額已達30多億元。
抓住“城中村”改造有利時機,抓好沿街商務樓宇的開發建設,使三產服務業成為合作社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特別是以“城中村”改造為契機,成立了房地產開發企業東晨置業有限公司,搞好規劃設計,抓好村民安置房、東晨大廈、東晨賓館等項目建設,積極在培植合作社新的經濟增長點上做文章。建成的東晨賓館、東晨大廈等項目共新增沿街商業及房產面積2.7萬平方米,按市值計算合作社集體資產新增1.7個億,加上原有的沿街房收入,合作社僅房產租賃收入每年就達1000多萬元。
目前,李家股份經濟合作社,擁有千業色紡、南下河市場、潤潔物業、東晨置業等4家企業,規模和效益實現了“滾雪球”式的增長,資產評估凈值由2009年的1.06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3.2億元,年均增長14%;全體股東實現連續4年分紅,累計分紅達1200萬元。
(作者單位:山東省濰坊市農村經濟管理處)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