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圍著機井搞起新“土改”——甘肅金昌金川區“以井定田、互換并地”紀實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刊記者 周嶸 字號:【

  初夏時節,位于河西走廊腹地的金昌綠洲灌溉農業區進入農業用水高峰期。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雙灣鎮營盤村4社村民楊林山一早就下地了,只用了2個多小時,便將5畝多地澆完。剩下的14畝地,今天都能澆上一遍。“以往可不是這樣,我家的地都是這兒一塊、那兒一綹的,分散在7口機井上,要澆完一個輪次的水,少說也要一個星期以上。4個來月時間一個壯勞力就被捆在澆水上。”帶來這樣改變的,是營盤村“以井定田、互換并地”的大膽探索。

  “小塊并大塊的好處是真多,可當時推行起來也是真難!”雙灣鎮副鎮長、時任營盤村黨支部書記姚吉文思緒萬千——如果村“兩委”當時不頂住壓力,堅決把新“土改”搞下去,哪能有今天連方成片的規模種植景象。

  尤其讓姚吉文沒有想到的是,當初一個簡單樸素的想法,會成為營盤村“以井定田、互換并地”的新“土改”探索,更成為金川區建立多樣化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機制、轉變區域農業經營方式的“助推劑”。

  土地細碎+澆水困難 窮則思變探新路

  在金川區,很多地名都與井和水有關。地處井灌區,機井在當地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過分。

  營盤村6800多畝耕地圍在28眼機井周圍。“機井灌溉讓全村人吃上了飽飯,可也是造成耕地細碎化和村民用水矛盾的根源。”姚吉文感嘆地說。

  “1983年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了體現公平,村里按肥力、地勢、灌溉條件把地劃成了7分一小塊的花花田。每戶在7-8口井邊都有小塊地,離井遠的近的都有,就是為了保證每戶灌溉條件能總體相同。”時任村民小組長姚興政告訴記者。

  1社村民胡朝中家種植了26畝多耕地,分成8塊散布在7個機井周圍。由于耕地分散,種要分成8次,收也要跑8個地塊,至于平時的除草、施肥、澆水等,更是哪一處也不能落下。“最頭疼的是排隊澆水!”胡朝中回憶到,“有時候前一晚開始排隊,一直等到第二天下午,生怕錯過了澆不上。有兩塊地相隔二三里,騎著摩托車來回跑。有時候一晚上同時給四塊地澆水,全家老小通宵守在田埂上,不能不守,否則下家不樂意了。一到夏天,因為澆地的事,村里常有打架的。”

  “已經到了不能不改的時候了!”2009年,姚吉文腦中迸出了一個想法,“把每戶的地集中到1口井邊上,變成大條田。”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聞所未聞的想法,在村里炸開了鍋。種了一輩子地的農民,都清楚大田比小田好種,但是怎么邁出這一步,會不會“犯錯誤”,讓大家議論紛紛。

  “頭疼啊,一說起土地互換的事,村民們都覺得麻煩,一些村‘兩委’成員也勸我別搞,萬一激化矛盾搞出村民群訪,大家都要倒霉。我是下了決心的,頂著壓力也要上。”姚吉文這樣描述當時的復雜心情。

  2009年秋,經過半年的宣傳動員,姚吉文帶著村“兩委”嘗試在4社開始進行土地整合歸并試點。

  然而,村干部們把問題想得簡單了,面對群眾提出的許多實際問題,他們都沒有準備好答案,僅僅2個月,這次嘗試便以失敗告終。

  村黨支部書記劉懷經回憶說,當時,群眾提出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把十戶八戶的土地都集中到一個機井上,就好像把所有的雞蛋裝在一個籃子里,萬一這個機井出現故障澆不上水,那么不是什么收成都沒有了?現在雖說分散種植有很多不便,但是這塊地減收說不定其他的地還能多收些。二是土地肥力的問題,許多農戶說自家的責任田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怕一旦整合給自己換回土層淺、地力薄的地塊,影響了收成。三是自分田到戶以來,一些農戶將原責任田旁的溝溝岔岔進行了平整。如今整合,這些平整開墾下的算不算面積;如果不算,自己吃虧太多。

  盡管出師不利,但知道群眾的問題在哪就好辦!姚吉文依舊信心滿滿。

  機井作價+土地折成 迎難而上破堅冰

  問題收集上來了,可是該怎么破冰呢?

  姚吉文的辦法簡單卻有效:開會!2009年冬天,營盤村“兩委”利用冬閑,以家庭為單位,召集所有村民代表開會。“我們一個一個地做思想工作,一項一項地商量,談通了為止。吃過晚飯就開會,一開一通宵,最長的會開了30多個小時。”

  “會上提出的問題,有的之前遇到過,當場就可以做工作解決,有的沒有遇到過,就要聽取村民的意見,發揮好群眾主體作用。” 姚吉文說,這不但考驗著大家的智慧,也考驗大家的耐心。

  村民姚明忠家里的地塊條件不錯,一開始,他并不贊同換地。“我的地,是我一點一點平整出來的,地力也好,換塊差地咋辦?”村“兩委”單獨對他做工作,提出按地力將地分等級,對孬好地塊采取打折的模式來劃分,即使抽到差地,面積也會相應增多。“你這樣的種田能手,什么樣的差地到了你手里都能侍弄成肥地,種上幾年收入肯定增加。”姚明忠最終接受了這個提議,孬好地塊打折劃分的模式也被村“兩委”寫進了方案。

  2010年7月份,村“兩委”再次與村民討論土地整合問題。這一次,他們吸取了上一年試點失敗的教訓,帶著經過一冬天討論修訂的土地整合方案有備而來,對村民存在的三個方面的顧慮給予了明確答復。

  營盤村互換并地的最關鍵一步是分機井,10戶村民自行組成小組分1口機井,他們的地將全部調到這口井邊。“村里的機井有的建成時間不長,有的接近報廢,我們把28口機井按照年份和維護情況進行了折價,計算出平均價格。抓鬮抽機井,抓到好井的小組要繳納與平均價格的差價,補給抽到差井的小組。”姚吉文說,這叫“井作價”,同時還有“地折成”:考慮到地塊之間的地力差異,村里將村民們的土地按地力優劣劃分出了一類、二類、三類和“等外地”共4個層級,并按照1畝一類地分別折合1.2畝二類地、1.5畝三類地、2畝等外地的方法,進行土地互換和調配。

  因為先分井、后并地的特殊做法,最終營盤村的新“土改”被形象地稱為“以井定田,互換并地”。

  2011年1月底,全村6800畝責任田整合歸并完成。

  互換并地+土地確權 規模經營出效益

  “去年一家人春種時要跑七八塊田,最小的田拖拉機一個來回都不夠。哪像現在,一塊田就是一大片。去了田埂,地也大了。” 營盤村4社村民楊明山說,更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農業生產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田塊變大了,他雇來大型農用機械耕種土地,從土地上騰出精力的兩口子開始外出打工。

  營盤村邁出的探索步伐,引起了金川區的高度關注。

  “2012年,土地確權登記試點工作開始后,金川區決定將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與‘互換并地’相結合、齊推動,所有農戶先進行土地互換,再進行確權登記。”金川區農牧局局長潘從斌向記者介紹,金川區對整村或者整組完成土地互換后確權登記工作的村進行獎勵補助,獎勵資金主要用于互換土地的連片平整及田間道路、林網、渠道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土地的規模化經營。目前,全區27個行政村、164個村民小組、25.23萬畝耕地已全部完成了“以井定田、互換并地”土地流轉整合。

  “‘以井定田、互換并地’重新整合了農村土地資源,這不但有利于理順土地承包關系,充分保障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而且可以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土地、進行規模化經營創造條件。”金昌市農牧局局長宋光福說。

  雙灣鎮九個井村村“兩委”牽頭成立了井盛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流轉了村里的3500畝土地發展蔬菜種植基地,以土地入股金昌市金從玉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發展高原夏菜,產品遠銷香港、珠三角。

  30年前,金川農民分到了土地,大塊的條田被田埂分割。30年后,金川農民又鏟除田埂重新結合到了一起。分與合,都是對創新農業經營方式的大膽嘗試。伴著現代農業的腳步,金川農民有奔頭、也有希望!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