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十載砥礪奮進 期待再開新篇——合作社發展十年記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刊記者 李春艷 字號:【

  今年是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的第十個年頭,十年來,我國農民合作社在數量上實現了突飛猛進的增長。據農業部最新統計,截至今年4月底,全國共登記農民專業合作社188.8萬家,是2007年底的73倍。這組數字足以說明我國農民合作社旺盛的生命力及良好的發展態勢。十年路漫漫,求索不停歇。十年間,合作社如何發揮其組織優勢服務“三農”?對我國農業究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近日,記者深入各地,切實感受到十年來合作社給我國農業農民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農戶進入市場的腰桿硬了

  這幾年,廣東省中山市東邊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蘇婉芬感受最深的就是:合作社讓散小養殖戶爭取到了市場話語權。

  中山市的三角鎮有著多年的生魚養殖歷史,然而,長期以來,該鎮的生魚養殖產業盈虧波動卻非常大。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生魚養殖產業處于個體農戶生產狀態。據蘇婉芬介紹,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上游飼料經銷商哄抬飼料價格致使養殖成本居高不下,下游零售商控制生魚市場、壓低采購價格,中間是單家獨戶的農民,且沒有創建產品品牌,無力與之抗衡。“這種分散的個體漁農因缺乏組織化,就導致農戶因缺失話語權而長期掙不到錢。”蘇婉芬說。

  后來,隨著蘇婉芬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其對生魚飼料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大。2013年,她發現從經銷商處購買飼料費用較高,直接從廠家購買每包可以節約17元錢,于是她主動與飼料廠家聯系直接購買飼料,但卻因采購量較小被廠家拒絕了。于是,蘇婉芬與其合伙人于2013年4月聯合村內的22戶生魚養殖戶注冊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很快,參加合作社的養殖戶就嘗到了甜頭,生魚養殖每畝年需飼料300袋即6000公斤,合作社統一購買飼料每袋節約17元,綜合起來,養殖戶每畝每年總共可節約4000多元,極大地降低了生魚養殖成本,為養殖戶帶來了養殖效益。

  同樣有此感概的還有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的林家盛。“沒有一定的產品數量規模,沒有自己的品牌,在市場上只能任人宰割,甚至連談判的資格都沒有。”這位水果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如是說。

  合作社的成立,不僅讓農民談判的腰桿子硬了,產品進入市場的空間也大了。2008年,江蘇省射陽縣陳洋鎮富洋居委會村民陳達國無比興奮:種了這么多年的樹,自己種的樹還是第一次被栽種到了北京奧運場館的周圍。陳達國不僅賣樹賺了錢,當地農業部門還特意給他包了一個大紅包。奧運花卉苗木的選擇十分嚴格,一個普通的村民是怎么做到的呢?陳達國說:“多虧了合作社。”

  陳達國所在的射陽縣富洋苗木花卉合作社負責人介紹說:“2007年8月我們得到一個消息,北京需要10多萬株大葉黃呀,當時如果沒有成立合作社,這筆生意做不成。”

  現代農業發展的步子加快了

  近年來,我國農民合作社在推進農業專業化、標準化生產,規模化、品牌化經營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已經成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中堅力量。

  2010年,張志雄從西安回到了家鄉湖北省南漳縣,憑著自己積累了多年的資本與過硬的技術,開始嘗試在老家養殖蛋雞,并于2011年5月成立了南漳縣咯咯大養雞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嚴格按照五統一把大伙擰成一股繩:統一雞苗品種供應、統一飼料配方、統一防疫、統一管理、統一銷售。

  “養雞是一個傳統行業。一個人養幾只雞是沒問題的,問題是能不能養好幾百、幾千、幾萬的雞。”張志雄介紹說。因此,在飼料配方上,合作社要求社員按照小雞生長的不同日齡來調節營養的配比。這樣一來,可以確保蛋雞肌體健康,產蛋平穩。在養殖環節,無論是育雛階段的熏蒸、消毒、室內溫度調節,還是產蛋期間的光線、飲食、飲水、溫度、濕度、防疫等,都要求精益求精。在質量上,合作社跟每位養殖戶都簽訂合同,對農戶送來的雞蛋實行嚴格檢測,嚴格把關。為了確保消費者吃得放心,合作社規定:生產的雞蛋一周內要送到市場上,不能因為價格上的波動壓貨,造成產品不保鮮。同時,在包裝上,凡是發現有一點破損的,都要隨時拿出來,確保雞蛋品質。

  標準化、專業化的養殖要求,使得合作社“咯咯大”金粉雞蛋通過了無公害產地認證和無公害產品認證。目前,合作社的養殖規模已達到12萬只,成為全縣最大規模蛋雞養殖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的發展不僅提高了農業的規模化、標準化水平,近年來,合作社還逐漸嘗試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快了產業的優化升級。山西省平定縣后溝村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種植、加工黃瓜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所種植的黃瓜個大、肉肥,加工的黃瓜干色鮮、味香、質脆,乾隆皇帝曾親筆御批為“龍筋”。近十年來,能夠讓當地黃瓜干擁有“龍筋”大品牌大名氣大市場的,除了后溝村農戶潛心傳承傳統技藝外,離不開保康黃瓜干合作社的引領與帶動。

  合作社是農民自己的經濟組織,受資金、技術等方面的限制,市場開拓空間有限。基于這一現實,合作社或通過聯合成立聯合社,或借力農業龍頭企業,逐步實現產業融合。2015年9月永泰縣友信李果專業合作社與溜溜果園集團簽訂了“青梅產業聯合體合作協議”,采取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由溜溜果園集團公司制定統一的種植標準、統一的管理模式、統一的品質保障機制,并對基地內的青梅實施保護價收購。對于合作社來說,有了保護價收購,確保果農能賺到錢。對于溜溜果園集團而言,統一的種植標準使得他們可以得到穩定而優質的原材料,確保企業的生產。

  農民的錢袋子鼓了,貧困帽摘了

  采訪中,一些合作社社員由衷地說,農民合作社像一座座“連心橋”,架起了農戶與市場的橋梁,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

  烈日當頭,新疆呼圖壁縣大豐鎮鴻運來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智用手抹了一把汗珠說:“沒成立合作社之前,我們全村一萬多畝地每年用工量大概在300到400人左右,成立合作社之后,用工量平均在40到50個人,平均每年每畝地種棉花可以節省300到400塊錢。”

  呼圖壁縣大豐鎮紅柳塘村是新疆為數不多的整村土地全部加入合作社的村子。合作社成立沒兩年,迎來了國家級“智慧農業”示范園落戶,采取GPS導航技術作業,從種到收全部實現了機械化。靠著高度的機械化集約化,紅柳塘村村民錢袋子都鼓了起來,王智說,村民們每年的土地分紅收入都超過萬元,讓很多村民更滿意的是,土地由合作社來管理,使得絕大多數人從土地里解放出來,開始從事三產,五年時間就成了全疆響當當的富裕村。

  近年來,隨著國家扶貧攻堅戰的打響,農民合作社逐漸成為產業扶貧的依托和載體,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

  2016年,云南省永善縣務基鎮錦屏村的養殖能人楊林牽頭組建了成博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吸納該村48戶貧困群眾入社,帶動貧困戶摘掉“貧窮帽”。

  “我家領到政府發的1頭能繁母牛,平時不懂怎么喂,也沒得專門的畜圈,合作社解決了我們規模擴不大、技術跟不上的問題,每年都可以生1頭小牛,喂到出欄每頭可凈賺5000元。”入股社員楊桂榮非常認可合作社的扶貧模式,對脫貧致富充滿了信心。

  胡常忠是錦屏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由于沒有一技之長,年紀逐漸增大,無法外出打工,他將政府發放的1頭扶貧母牛入股合作社,自己也在合作社打工,一個月下來工資能拿到2000元。從去年10月到現在,胡常忠已領到1萬多元,這筆錢極大地補貼了家里的日常生活開支,甚至還有部分結余。

  正是看到了加入合作社的種種好處,當地許多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紛紛找到楊林,要求加入合作社。目前,楊林正籌劃擴建圈舍,讓更多的貧困戶參與進來,一起脫貧致富。

  十年耕耘,再踏征程。盡管我國農民合作社在發展中仍面臨種種困難和問題,但隨著相關政策法規的不斷完善,各地探索實踐的不斷成熟,農民合作社將會在今后的農業供給側改革中發揮重要作用,在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中大放異彩,在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中大顯身手。我們堅信,農民合作社的未來會更美好、發展空間會更廣闊。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