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工作自2015年下半年啟動實施以來,重慶三峽筍業有限責任公司積極探索試點機制,穩步推進試點工作。按照試點任務和相關要求,三峽筍業與123戶農戶共同組建了重慶市涪陵區竹泰筍業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313.2畝。經過近兩年來的入股探索,竹筍連片種植保護生態,企業獲得穩定安全原料,農戶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多方共贏,示范作用顯著。
模式創新抓機遇。面對三峽庫區涪陵2萬多畝生態防護麻竹林10年來“增綠不增收”的窘境,三峽筍業公司進入筍竹產業,以點帶面帶動涪陵2萬多畝生態防護麻竹林向生態經濟林轉換,改變原來只有生態效益沒有經濟效益的狀況,進而推動三峽庫區10萬畝竹筍基地建設,力爭實現“三贏”目標——農戶贏得增收致富,企業贏得產業基地,政府贏得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此,公司以經營機制創新實施產業基地建設,采取公司以現金出資、當地有竹農戶以土地經營權折價的方式開展合作。2015年10月,三峽筍業的子公司與南沱鎮治坪村竹筍基地農戶協商,在涪陵區南沱鎮成立了重慶市涪陵區竹泰筍業股份合作社,從事竹筍基地建設、竹筍種植和銷售。
股權明晰定權責。竹泰筍業股份合作社注冊資本為500萬。其中,入股的農戶在繼續享有原來的退耕還林政策不變的情況下,按照土地的入股年限(2016年6月30日——2028年6月30 日,共計12年),乘以每畝土地現行租金200元/畝計算,得出每畝的股權為2400元,入股的313.2畝土地共計折合75.17萬元,占總股本的15%。三峽筍業的子公司以現金出資414.83萬,占股83%。此外,還有技術人員入股10萬元,村集體經濟組織入股近1.6萬元。
竹泰筍業股份合作社注冊登記時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提交了合作社章程、股東會決議,選舉了合作社理事會成員及法定代表人。農戶推舉村委會干部參與經營管理,行使監督權及建議權;竹泰筍業股份合作社對入股土地實行“統一種苗及生產物資、統一技術質量、統一經營銷售”的經營管理方式。
企農共贏促產業。竹泰筍業股份合作社對入股的農戶實行“保底收益+股份分紅+務工收入”利益分配機制,其中保底收益為每年每畝250元,如果實際盈余超過250元,按實際盈余分,若實際盈余低于250元,則按照最低標準250元分,不足部分由三峽筍業墊付。2016年,竹泰筍業股份合作社實現銷售收入93.96萬元、利潤30萬元,提取盈余公積后,農戶可獲得股份分紅277.6元。除此之外,入股的農戶還可以在合作社務工,獲得一定的務工收入。
通過土地經營權入股,農戶和企業結成了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動竹筍產業健康發展,帶動作用明顯。一是帶動產業基地建設,以點帶面,此模式可復制到整個涪陵區筍竹基地,帶動涪陵區筍竹產業基地快速發展。二是帶動農戶增收,該利益分享機制既有保障性、又有增值性,可持續帶動農戶增收脫貧。三是帶動土地集約化經營,將分散、閑置的土地集約化、高標準經營管理,提高土地效益。四是帶動涉農企業經營方式轉變,龍頭企業的工作重心由基地建設向加工銷售轉移,提高企業經營效益,進一步推動產業基地建設。
(重慶市三峽筍業有限責任公司供稿)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