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農村報》報道,今年6月25日是第27個全國土地日。廣東省國土廳發布了一組與“土地”有關的信息。資料顯示,為保障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合法權益,廣東國土資源部門扎實推進農村土地突出問題三項治理工作,共解決全省歷史拖欠留用地10.8萬畝,查處農村“三亂”違法用地9565宗,涉及面積22517畝,兌現拖欠被征地農民征地補償費24.6億元;去年修訂調整了征地補償保護標準,全省整體提高了37.4%。2016年首次為25個原中央蘇區縣、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各下達300畝扶貧專項用地指標。
廣東省國土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光榮介紹,2016年末,全省耕地保有量4729萬畝、基本農田面積3948萬畝,均高于國家下達給廣東到2020年的目標任務,全省連續17年實現了耕地占補平衡。
網友:有關要求明確,征用農村土地要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并給予農民合理補償和妥善安置,嚴禁拖欠、截留和挪用被征地農民的補償費用。對于已拖欠的征地補償費,必須限期補償到位,凡截留、挪用的,必須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廣東這一做法,切實維護了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維護了社會穩定。
網友:近年來,征地拆遷補償矛盾突出,其中一個焦點問題就是補償款項流到農民手中時,已經變成“涓涓細流”。農民、農業和農村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現代化和全面實現小康的主要因素。農村、農民與城市、市民收入差距不斷拉大,使一度曾經縮小的城鄉“剪刀差”急劇反彈;農民利益屢屢遭到惡性侵害,一定程度上很傷農民的心。農業作為第一產業,農民作為農村生產力的主要因素,為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廣東此舉暖了不少農民的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