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付新
以需求、問題和目標為導向,切實提供政策支持。第一,需求導向性的政策供給。“有什么給什么”的政策供給,“要什么沒什么”的政策需求,政策供求失衡。實現政策供求平衡,要滿足家庭農場對資金、土地和社會服務的政策需求。第二,問題導向性政策供給。針對家庭農場發展中存在的設施利用率低,土地和勞動力成本高、財務管理弱等問題采取政策措施。第三,目標導向性政策供給。根據政府農業發展和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發展目標,對重點地區、主要產業和關鍵環節采取措施,保證目標實現。
選擇類型、環節、形式、區域和主體,準確提供政策支持。選擇農業和糧食生產主要區域的種養一體型家庭農場給予支持,選擇利于實現種養一體化的關鍵環節給予支持,選擇與農場需求相適應的獎勵、補貼和培訓等形式給予政策支持,選擇中小規模的自成長型普通農民經營的家庭農場給予支持。
配套、組合和協同相關政策,有效提供政策支持。農業、財政、發改、國土、扶貧、水利、農機、科技等部門的不同性質、不同渠道的支持政策相配套,為不同的家庭農場的差異化需求,組合成符合家庭農場個性需求的政策套餐,達到“有求必應,營養均衡”的效果。把涉農建設項目、財政補貼、稅收優惠、信貸支持、抵押擔保、農業保險、設施用地等相關政策落實到有相應需求的家庭農場。
(來源:《河南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