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凌 陳光
小農經濟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以家庭為生產單位,采取的是低技術含量的生產方式,特點是規模小、生產分散、產品主要用于自身消費。小農經濟具有兩面性,一方面以家庭為單位,容易實現生產和消費的平衡,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另一方面,由于經營規模小,缺乏財富積累和儲備的能力,在天災人禍面前易陷入貧困和破產,又具有不穩定性。 家庭經營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并以農業收入為家庭重要收入來源的農業經營主體。
雖然家庭經營和小農經濟的主體都以農戶為主,但二者區別較大:從科技手段應用水平上看,受教育程度和土地面積的限制,小農經濟下的農民視野窄、市場參與度低、科技投入不高;而家庭經營者則受過一定的教育或培訓,掌握了一定的現代種植養殖技術,能自覺運用市場規律進行生產,有一定的抵御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的能力。從發展的規模和目的看,小農經濟下的家庭一般就幾畝土地、幾只雞、幾頭家畜,解決的是溫飽問題;而家庭經營可通過流轉、互換、代管等方式經營更多的土地,通過現代生產技術、營銷手段,提高產品數量和質量,獲取更多的收益,解決的是收入問題。從生產方式看,小農經濟的生產過程是農民直接參與勞動,采取的是廣種薄收的方式進行生產,是提籃小賣式的售賣;而家庭經營既可以是農民直接從事農業生產,也可以是非農家庭直接從事農業生產,還可以通過購買社會化服務方式從事生產、管理、銷售等,既注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采取“互聯網+農業”模式,拓寬市場增加收入,也注重與旅游業、服務業等二、三產業的主動融入,不斷強化產品的質量和品牌建設。
(來源:《貴州日報》)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