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中郝峪村:產權改革開啟村民共富路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趙勇 字號:【

  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中郝峪村地處山東省魯中山區腹地,全村共113戶、340人。由于地處山區,交通不便,該村曾經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村集體負債一度達8萬余元。自2003年開始,該村依托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生態資源優勢,發展以休閑度假為主的鄉村旅游項目,十幾年來通過“個別農戶集資入股”,“部分農戶集資組建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合村集體資源實現全員股份化”的改革“三步曲”,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民群眾增收致富,探索出一條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新路子,讓一個貧困的小山村變為美麗的新農村,使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2016年中郝峪村累計接待游客15.5萬人次,村集體收入突破35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從2003年的2000元,提升到2016年3.5萬元。先后獲得“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山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山東省農業旅游示范點”“山東省生態文明村”等榮譽稱號。

  星星之火引燃改革之路。2003年,村“兩委”籌資1萬余元發動5戶村民集資入股發展農家樂,吸引游客到村游玩。2005年,村民發展旅游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入股農戶達37戶。2011年,注冊成立博山幽幽谷旅游開發有限公司,采取村民自愿出資入股、農戶單體承包和公司統一運營的管理方式,大力發展鄉村旅游。2015年,為了解決全村共同富裕的問題,在各級農業部門的指導下,探索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將公司資本、村集體資產資源和村民資產整合優化。在原有公司資本基礎上,將村集體所有經營性資產、資源性資產和公益性資產全部折股量化給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并動員村民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房屋)使用權和山林承包權折價入股到公司。產權制度改革后,公司的經營能力大大加強,投入500余萬元,建設了占地600余畝的“CS野戰俱樂部”和100余畝的拓展培訓基地,創意開發了“美食體驗DIY”“泉水漂流”“民俗大院”“渾水摸魚”“山野露營”“射箭場”等多種農家樂娛樂項目,吸引了眾多游客,每到節假日,進村的車隊往往都排起了長龍。

  品牌建設擴大市場影響。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刊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逐漸成為輻射周邊地區的知名鄉村旅游基地。通過“走出去,請進來”方式,積極邀請社會各界到村里親身體驗鄉村旅游成效,先后組織舉辦了全省鄉村免費游、淄博市真人CS野戰大賽、回歸鄉村記憶美食DIY體驗、愛國主義教育、貧困學生捐資助學等一系列品牌推廣活動,既提高了社會知名度也讓游客得到了實惠。

  科學管理完善村級治理結構。嚴格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公司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健全法人治理結構,依法設立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通過加強管理和制度創新,充分發揮股份合作制的優勢。在民主管理方面,通過民主決策、民主公開、村務監督等方式,體現了成員集體所有和農村特有的社區性,實現了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的有機結合;在運營管理方面,將營業收入的三分之二給經營農戶,三分之一留作公司收入,每年發放五次福利,年終按比例分紅,充分發揮了股份合作的管理優勢;在社區管理方面,各類村內文明戶、好媳婦、好妯娌等活動開展,提升了村民整體素質,促進了農村社區文明建設。

  改善基礎設施打造鄉村美景。實施“新農村建設工程”,完成村內路面硬化、街道治理和旱廁改造工程,新建村委文化大院、敬老院、衛生室、小公園、圖書館等場所,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實施“空心村改造工程”,把全村60余戶無人居住的房屋有償收回,改造成為度假村,建設占地8畝的停車場和停車位,真正使游客能夠進得來、住得好;投資120萬元建設通往附近景區“志公坪景點”的旅游路,解決了鄉村旅游規模小和最后一公里的難題。

  生態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原有優良生態基礎之上,實施山嶺綠化、村居亮化工程,在進村的景觀路兩側的山嶺上栽植了白玉蘭、華山松、櫻花、水杉等觀賞性樹種。開展小流域治理,修建小流域塘壩,對河道進行綜合治理,形成了層層攔蓄、一壩一景的優美景觀。在做好鄉村旅游的同時,依托當地特有的農產品,開發桃花面膜、即食板栗、農家煎餅等特色旅游產品,春天桃花滿山、夏季溪流潺潺、秋日瓜果飄香,實現了生態保護的可持續發展。

  借力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將傳統農業和現代鄉村旅游業融合發展,中郝峪村實現了由貧困村到富裕村、由個體富裕到共同富裕的轉變。一是實現了群眾就地脫貧致富。村民年人均收入11年時間增長了17倍,從2003年的不足2000元,提升到人均收入3.5萬元,全村戶均存款10萬以上。同時,所有村民都以旅游管理、經營農家樂和銷售旅游農產品等方式參與鄉村旅游發展,成為產業工人,年均工資4萬元以上,實現了就地就業、持續增收。二是發展壯大了集體經濟。在發展鄉村旅游之前,該村年均集體收入只有2200余元,隨著鄉村旅游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全村按照經濟收益三分之二還給農戶、三分之一留作集體收入的分配原則,全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50萬元,有效壯大了農村集體經濟,破解了村級組織“無錢辦事”難題。三是吸引了年輕人回鄉創業。鄉村旅游和管理體制轉變帶來的豐碩成果,讓村民看到了實惠、嘗到了甜頭,絕大多數年輕人和走出去的大學生從外出務工轉為回鄉創業,鄉村旅游發展的動力和活力進一步增強。四是優化了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通過發展鄉村旅游,使村民認識到良好生態環境既是發展優勢也是增收致富的潛力,生態保護意識得以提高。常年從事旅游服務工作,整體村民素質得到很大提高,不良習慣逐步得到改正。近十年來,全村無一例上訪、擾亂社會治安及刑事犯罪案件,文明行為蔚然成風。

  中郝峪村的改革發展模式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示范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結合自身優勢找準發展的切入口。多年來,中郝峪村探索過林果種植、產品加工等多種產業模式,最后依托自然生態資源優勢,把發展鄉村旅游帶動產業融合作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突破口。二是借力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現管理模式新突破。2015年該村在原有公司制管理的基礎上結合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將村集體資產、資源等量化給全體經濟組織成員,設置集體股和成員股,年終按股分紅,村民財產性收入增加了,實現了“一家樂”到“全村富”。三是以點帶面,推動區域聯合發展。中郝峪村通過產權制度改革帶領全村共同富裕的發展模式,也激發了周邊村莊開展改革發展旅游的積極性,利用峰巒疊翠、林木繁茂、環境優美的自然環境,以中郝峪村為中心建立流域連片發展的藍圖正在規劃過程中。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指導站 )

  ?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