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好就好在“精準”二字。在實踐中,表格化地認識貧困戶的情況,弄清楚每家每戶的狀態,確實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但是,要真正推動脫貧,僅有表格項目“精準”顯然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黨員干部要把貧困戶的情況精準地記在心上,把具體的政策措施精準地運用好、落實好。精準扶貧,從一開始就不是“精準填表”。
檢驗脫貧成效,回顧一年工作,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變化,這些變化要用幾張表格整齊劃一地表現出來確實有些困難。說到底,相關統計數據能直觀地說明脫貧攻堅帶來的變化,但回顧扶貧成效絕不能局限于數據。如果僅僅盯著表格上的數據,就難免出現簡單化傾向。從操作層面看,扶貧統計表格最好少而精,且要符合農村實際。填表統計的目的是為了看得失、找差距,更有針對性地提出來年的工作計劃和政策措施。如果靠下發各種表格來總結工作,讓基層干部加班加點忙于填表應付,他們就難以有更多精力來認真回顧這一年的脫貧實踐,難以精準地看到不足,也就達不到總結工作的目的了。
因為脫貧攻堅的重點在農村,很多表格需要農民親自填報,所以,表格項目還是要盡可能通俗一些,至少應該讓農民看得懂,讓他們知道填什么。一位駐村干部說,現在有些表格中的填報項目,單是收入就分出“工資收入”“勞務收入”“財產收入”等不同項目,大都是經濟學名詞,工作人員都得費很大勁才能弄懂,怎么再向農民輕松說明白?那些“高大上”的表格是難以真實衡量脫貧攻堅成效的,因此,精準脫貧不能被簡單化為“精準填表”。(來源:《經濟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