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村位于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城鄉接合部,近幾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被納入城市建設規劃區,曾在很長一段時期內處于不穩定狀態,一系列社會問題集中凸顯。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為破解發展難題,公孫村積極探索,將集體全部資產進行股份制量化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主要做法
清產核資盤家底。聘請合法資質評估機構,對村居所有資產及債權債務進行清理核對。所有資產明細提交村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并張榜公示7天,公示無異議后,報街道股改辦審核備案。期間,聘請會計事務所全程提供咨詢服務。
確認資格定身份。以村民戶籍農齡為基本依據,以改革基準日為界定線,界定股東人員、人數,編制股東名冊,張榜公示7天后,建立正式股東名冊臺賬。
股份量化享分紅。公孫村將集體經營性資產、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全部量化為4888萬元股份,其中,承包土地經營權股2700萬股,占56%,宅基地股1818萬股,占38%,集體資產股370萬股,占6%。集體資產股享有集體收益的分紅權,承包土地經營權股享有土地流轉收益的分紅權,宅基地使用權股享有舊村改造的收益分紅權。
建章立制規范運作。成立公孫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申辦組織登記、刻制公章,按照“股權證一人一本”,向股東出具股權證書。
股東持股永不變。自股東確權日起,所持股份實行生不增死不減、進不增出不減的靜態管理,可以繼承、轉讓或贈與。
成效
破解了戶籍管理難題。在股改中,對涉及村民的集體資產、承包土地和宅基地實行股改全覆蓋,達到“三權到人,權隨人走”的目的。股改后,股東對合作社名下的土地和不動產,擁有永久產權,可以繼承和轉讓,真正實現了保值、增值和可持續發展,破解了長久以來的戶籍管理難題。
破解了拆遷難題。在拆遷中,村民要享受合作社分紅,就要拆遷房屋,以宅基地使用權換取股權證,成為合作社股東才能享受投資分紅。有村民不愿拆遷是因為擔心以后女兒出嫁后,原來的收益分地享受不到,實行股份制了,女兒也有股份,將來還能繼承父母股份,村民這才安心了。因此,讓村民主動拆遷,把宅基地換為保值增值的股權,破解了拆遷難題,有效推進了重點工程進展。
破解了換屆難題。股改后,村委會管理社會事務、股份經濟合作社發展經濟,兩者互不影響、不是一套班子。舊村改造完成后,公孫村能留下沿街商鋪等資產近1億元,這些資產都將成為村民股份。三年一次的村“兩委”換屆,不論村“兩委”誰來干,合作社經營都由股東來決定,得實惠最大的就是老百姓。村委會重點工作傾向社會事務管理之后,老百姓對換屆也不會重點關注,在換屆中也不會出現相互拆臺、賄選、村民矛盾等問題,一舉破解了換屆難題。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經管站)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