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假期,我回到了我的家鄉——山東臨朐。利用春節走親訪友的機會,我向一些親友們了解了我們縣里農村中小學教育的現狀,發現了農村中小學教育存在一些問題。
教師隊伍整體老化,教學質量參差不齊。這種情況在小學尤為突出,由于農村生活條件差、工資福利低,很多優秀的年輕教師不愿到農村教書,有能力的教師也留不住,再加上小學適齡兒童人數在減少,對應的教師編制減少,新招錄教師較困難,使農村教師隊伍老齡化現象越來越突出。另外,教計算機、音體美等課程的專任教師也較少,師資學科結構失衡。從教學質量來講,農村年齡較大的老師一般都熱愛教學事業,有較高的職業激情,但他們大多學歷層次偏低、知識結構老化,已不能很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
學雜費減免,負擔卻依然重。自2006年9月起,全國義務教育全部免除學雜費。然而,這是不是就意味著學生不再需要交任何費用?非也。除了校車費、部分學生的住宿費等,還有書報資料費。據了解,目前全縣一些中小學還存在要求學生購買書籍、報紙等學習資料的現象,這些資料價值幾十元至上百元不等。通過了解,大部分都得到了有效利用,但也有一些買來便放在一邊從未學習過。老師和學校的初衷是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但是否也該遵循學生及其家長的意愿?聊天中,一些家長認為孩子僅在學校學的知識就消化不了,再讓孩子補充學習是增加孩子的負擔。
課程設置不合理,孩子綜合發展受影響。音體美等課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孩子綜合素質的重要方面,但目前這些課程的缺位,使不少孩子的綜合素質培養遇到了問題。姨家的弟弟今年上小學六年級,他告訴我,自一年級入學到現在都沒有好好上過音樂課、體育課等發展興趣愛好的課程,學校一周至多安排1節音樂、1節體育、1節美術,而且這些課被認為是“副課”,經常被語數英老師占用。更夸張的是,他說去年教委來檢查,教委老師要找學生進行談話,班主任便把他派去“回答問題”,并百般叮囑“如果人家問一周上幾節音體美,你就說六節或七節”。弟弟當然是按照班主任交代的話回答,不料教委老師卻轉而翻看音樂書,并讓他唱其中的一首,這下弟弟慌了神,也不知道怎么撒謊,教委老師自然明白了真相。
義務教育階段是學生時期的重要起步階段,為今后的學習生涯奠定了重要基礎,那么怎么破解現在的農村中小學教育難題,使素質教育能夠深入實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也思考了很多,主要想到了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著力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素質。每年引進優秀的教師補充到農村的中小學,適當增加音體美等專業教師編制,建立教師成長和能力提升計劃,通過制定激勵制度檢驗教師教學成果,以此督促教師不斷改進教學設計、優化課堂結構。通過改善農村教師生活待遇等方式,解決教師流失的問題,促進教師隊伍穩定健康發展。
二是建立有效的教育評價體系。要敢于打破圍繞考試科目教學的桎梏,盡快制定與執行符合素質教育內涵、有利于學生全面健康發展、行之有效的教育評價標準,全方位促進農村教育內涵發展,真正辦好素質教育。
三是促進城鄉教育資源流動??梢詮目h、鄉兩個層面著手,建立教師定期交流機制,實現教師資源流動,力爭每一所學校都有骨干教師,每一名學生都能接觸到名師,緩解當前部分中小學師資力量短缺的問題。學校之間可以開展教學研討、名師講座等活動,促進城鄉學校共同提高。
(作者單位:農業部經管總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