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豐收的喜悅傳四方 ——各地歡慶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綜述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農民現在跟以前不一樣,豐收節給我們億萬農民帶來了很多幸福,這是我們從來沒有見過的。”9月20日,江西國平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黃國平作為基層農民代表,登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新聞發布臺。“我下午還要趕回去,準備我們的豐收節展會。今天是大閘蟹開捕第一天,今年又是大豐收。歡迎全國人民來品嘗我們的大閘蟹。”

  經黨中央批準、國務院批復,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6月21日,這一消息甫一發布,迅即在廣袤鄉野、街頭巷陌引發熱議。這些日子來,循著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漸近的鼓點,歡聲笑語傳遍了大江南北:去內蒙古大草原來盤手扒肉吃個夠,到湖北咸寧桂花鎮大屋雷村體驗一次中秋祭月文化節,在江蘇江陰華士鎮華西村感受新時代鄉村的風貌,再到四川雅安尋一處茶攤,細細品一壺蒙頂山茶……豐收的喜悅在各地鋪灑開來。

  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翩然而至

  中國是農業大國,中華農耕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農民是中國人口的最大多數,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發展的脊梁。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有利于進一步彰顯“三農”工作的重要地位,有利于提升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有利于傳承弘揚中華農耕文明和優秀文化傳統。

  “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意義重大,全社會高度關注。如何辦好豐收節,把節日辦出特色、辦出內涵?作為豐收節的主要組織者,農業農村部堅持農民主體辦節日、因地制宜辦節日、節儉熱烈辦節日、開放搞活辦節日,牽頭組成“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進行頂層設計,同時,充分發揮地方創造,將活動重心下沉到縣鄉村,真正讓農民成為節日的主角。

  “農民是豐收節的主體,農民廣泛參與是關鍵。豐收節能否辦成功,關鍵在于能否把廣大農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說,“同時,‘中國農民豐收節’既屬于農民,也屬于全社會,甚至屬于全世界。要用開放的思維辦節過節,讓全社會、全民都參與進來。”

  據介紹,“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總體安排是1+6+N,即設在北京的1個主會場活動,設在浙江安吉余村、陜西楊凌、安徽滁州、黑龍江綏化、四川成都都江堰、廣東梅州的6個分會場活動,還有100多個地方特色系列活動,形成上下聯動、遍地開花的節日氛圍。

  “新筑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聲里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金色的9月,全國秋糧收獲已經漸次展開,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秋糧有望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產量能夠繼續保持在12000億斤以上。伴著“豐收節”的鼓點,億萬農民在豐收的田野上放歌,在美好未來的暢想中放歌。

  讓農民成為豐收節的主角

  農民的節日,要讓農民成為主角,給農民帶來能摸到的變化。

  9月17日,阿里巴巴聯手農業農村部打造的“首屆豐收購物節”預熱活動“豐收購物節直播盛典”中,河南南陽鎮平縣的荷葉茶登上了晚會舞臺,短短2小時,銷售額近60萬元,創造了鎮平縣農產品單品上行銷售的最高紀錄。

  “收成已經不再是難題,如何把農產品賣個好價錢才是我最關心的問題。”河北省保定市崔莊鎮商平莊村農民凌波的這句話,道出了很多農民的心聲。隨著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的推進,“豐收”二字已經不僅僅局限于量的豐產,“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成為新時代“豐收”的新內涵。

  豐收節是優質特色農產品進城的“助推器”,也是鄉村文化振興的“播種機”。

  近日,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堂邑鎮路莊村的3000多畝葫蘆迎來了豐收。在以蔬菜種植為主的聊城,路莊村750多戶村民卻都在和葫蘆打交道。有村民說,種一畝普通葫蘆年收入就能達到2萬多元,有的異形葫蘆一個能頂一畝。豐收節讓路莊村的村民又接了個“大單”:今年9月,路莊村生產了一批特殊的葫蘆,每個葫蘆上都寫著“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字樣,“這是為了咱自己的節日做的!”

  豐收節給農民帶來的是客流,是廣告效應,是品牌價值。安全優質的農產品賣上好價錢,才能讓“豐產”變成實實在在的“豐收”。在新聞發布會上,黃國平對著中外記者講了一個讓他“一晚上沒睡著覺”的故事:一天,我扶助的一個貧困戶在田里遇到我,他說,我今年不要你扶貧了,我去年跟著合作社參股養大閘蟹,分了5萬塊錢,扶貧的錢只有3000多塊,我不要了,我現在不是貧困戶了。

  通過豐收節搭建的平臺,生產端與消費端、農民與市民零距離接觸,為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建立可持續的信賴關系夯實了基礎。

  鄉村振興離不開內生動力的增強。越來越多新興職業農民投入農業大潮之中,豐收節也是在為這些默默俯身于田壟之間的人們加油鼓勁兒。無怪乎會有農民響亮地說:“振興鄉村,我現在有干勁兒得很!”

  讓城里人愛上豐收節

  9月13日,很多城里人發現自己朋友圈被幾份長長的名單刷屏了。也許他們平時對“三農”關注不多,但那一刻,他們拿著名單對著地圖,決定了這個中秋和十一要去哪玩、玩什么、吃什么。

  豐收節前夕,中國農業農村部組織評選了包括100個品牌農產品、100個特色村寨、100個鄉村文化活動、100個鄉村美食、100個鄉村旅游線路在內的“5個100”,涉及鄉村美景、美食、文化、品牌,涵蓋生產、生活、生態等內容。

  9月16日,從江蘇來到新疆阿克蘇旅游的游客吳敏說:“這相當于一份逛吃逛玩的攻略。現在這份名單里的新疆品牌農產品和鄉村美食我都吃過了,接下來準備去庫車大馕城玩一玩。”

  讓農民想過豐收節,讓城里人也想過豐收節。農民豐收節不僅要幫農民創造價值、提升價值、振興文化,還要通過節日提供的大平臺,讓城里人發現農村的美。如此,豐收節才能獲得更強大的生命力,才能讓全社會都感受到豐收的喜悅,讓世界各國了解中國農民的節日。

  9月16日,伴隨著老漁民對后輩魚蝦滿倉的祝福和嘹亮的鑼聲,浙江寧波象山縣石浦港千舸競發,歷經了四個半月伏季休漁的象山漁民,啟程開捕。

  農耕文化具有強烈的地域性,無論是農耕生產方式還是農產品品類,也都有自己的特點。同是過節,不同地域會有不同的過法。

  9月23日,“兩山”之地浙江省安吉縣余村,村民和游人一道,喝著白茶過著節;農業“黑科技”聚集地陜西省楊凌,農用無人機、無人駕駛拖拉機表演賺足了眼球;“大糧倉”黑龍江省綏化市,飄香的稻谷讓開鐮收獲的農民笑逐顏開、到訪的游客胃口大開;嶺南農業“大本營”廣東省梅州市,名特優農產品上架順豐、平安終端啟動,“梅州特色”在節日中走得更遠、更廣……

  當前,我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持續快速發展。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接待16億人次,實現營業收入4200億元,同比增長15%。“春觀花”“夏納涼”“秋采摘”“冬農趣”,而豐收節的到來,又為越來越旺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添了一把柴,讓城鄉居民可以在不同時節到各地鄉村樂享田園生活、品鑒農家美食、體驗農耕樂趣、感知民俗風情、品讀鄉土文化。

  春種秋收,春華秋實。當農村延續了成百上千年的文化與美景、凝結了無數辛勤與智慧的豐收果實和農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遇上身在城市根在鄉村的人們“歸園田居”的渴望,中國農民豐收節就成了可以實現雙方心愿的神奇“法寶”。

責任編輯:郭媛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