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董敏芳: 讓農民種田更規范、更有獲得感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付姓 字號:【

  董敏芳

  湖南省岳陽縣筻口鎮人,湖南省種糧大戶。2001年到2012年先后在海爾集團和長沙通程電器從事管理工作,是一名標準的職業白領、城市白領。2013年帶著積累多年的管理經驗,返回家鄉,領辦了岳陽縣豐瑞農機專業合作社和潤升水稻專業合作社,到目前為止已經流轉土地4300多畝。合作社帶領農戶抱團闖市場,組建了糧食產后服務中心,服務周邊的農戶種糧面積3萬多畝。2018年1月5日,當選湖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在日前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職業白領裝束的董敏芳很難讓人想到她竟然是湖南省一位種糧大戶。幾年前的她還是某公司管理崗位上的工作人員,2013年,經過了幾次回家過年都看到家鄉土地被撂荒、農民種糧增收難的情景后,她決定回鄉創業。從開始承包400畝土地種植水稻,到大規模推行糧食科技化種植,又到聯合多名種糧大戶及本地農戶成立潤升水稻專業合作社和豐瑞農機專業合作社。經過多年打拼的她,已經帶領合作社成為當地首屈一指的明星合作社,擁有育種機、插秧機、拖拉機、烘干機、SP自動化育秧苗床等水稻種植全過程所需的機械設施。目前已流轉土地4300多畝,為農戶服務面積3萬多畝,服務過的農民平均每畝增收300元以上。現代種植模式為當地農民帶來了“種田樂”新感受。

  致力于科技興農 打造規范化種田模式

  “人不下田,谷不落地”一直是董敏芳帶領合作社謀求發展的目標之一,如今他們已經做到。如何做到的?董敏芳高興地說,“就是我坐在辦公室,就可通過視頻系統查看田間作業情況,從春種一粒谷到秋收萬顆子全程機械化。”目前合作社育種、育秧、旋耕、插秧、施肥、藥物防治、收割等環節全都是機械化的流水線式作業;稻谷被運到廠房后,直接進行烘干。烘干后進入糧食儲存倉,通過機械運輸帶即完成出庫裝車,真正實現了“谷不落地”。

  合作社置辦這么多機械設備,一直是董明芳這么多年努力做的一件事。為什么執著于此,董敏芳向記者解釋說,“以前經常看到農民育秧時趕上下雨天,秧苗都被浸泡在水里,農民叫苦連天。晾曬糧食也是在馬路上,不僅不安全,萬一遇上天氣不好,也會遭受損失,所以說農業具有弱勢性,農民投入不少卻收益不大,因此我就想一定要提高農業的抗風險能力,在科技發展的帶動下,引導農民科學種田,讓整個農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變得標準化、規范化,從不可控變得可控。”

  現在合作社育秧實現了全自動室內育秧,擁有日處理能力200噸的糧食烘干塔和4條小型糧食烘干線烘干,為當地很多農民解決了種糧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截至2018年,合作社服務面積3萬畝,雙季稻一畝地可產一噸糧。

  把稻米的生產環節通過先進技術和機械實現了規范化后,董敏芳又開始追求質量。她通過合作社示范引導周邊的種糧大戶、普通農戶種植優質稻米。“水稻是自然授粉,如果是插花田的話,一定區域內很容易交叉授粉,品質會受到影響,因此我帶領大家連片種植,”董敏芳說,同時為進一步提高質量和產量,她還聘請中國農業大學、沈陽農業大學、隆平高科公司的專家對合作社社員進行技術指導、培訓。有了技術保障后,董敏芳還充分發揮自己原先在企業從事經營管理工作的經驗,讓一部分土地已經流轉給合作社的農民入股合作社,不僅僅是在田間打工,還每人負責一定面積的土地,按每塊土地上水稻的收益進行分紅。“這樣就不再是老板和打工者的關系了,人人都是負責人,從而讓每個人都能用心管理稻田。”現在合作社已經和一家大型的米業公司簽訂了每年1萬噸的優質大米訂單,社員賣糧不用愁。

  “農業的潛力是很大的。”不僅愛農業,董敏芳還懂農業。在國家下調了水稻最低收購保護價后,對市場很敏銳的她及時拿出了應對措施——調整產業結構,800多畝耕地嘗試了稻蛙、稻蝦共養模式。目前,一畝水稻產量可超過1000斤,小龍蝦單價可賣到每斤10-80多元,產值翻了三番。從歐洲考察回來,受國外合作社可溯源系統的啟發,董敏芳又利用900畝土地發展可視農業。“其實這是訂單農業的升級版,就是我們在田間安裝攝像頭,整個生產環節我們按照客戶的要求進行,實行綠色防控,害蟲誘捕,無農藥無化肥,客戶可以遠程觀看田間情況。現在接到的很多都是企事業單位的訂單。”董敏芳開心地說。據她介紹說,這樣的水稻品質更高。

  發揮自身資源 增強貧困戶造血功能

  過去,家鄉的農民辛辛苦苦種田收益卻不高,同時還要承受種植過程各種不可控的風險,現在董敏芳帶領的豐瑞農機合作社為家鄉父老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的全程機械化、社會化服務,幫助他們科學種植,相比于傳統種植區,合作社的社員戶均增收超過了2000元,社員已經由最初的36個發展到200余戶,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原先家鄉周邊很多土地被撂荒的現象也少了很多。當地很多人都稱她“開創了帶富家鄉糧食產業的全新模式。”

  不僅如此,看到家鄉周邊的很多貧困戶依然生活很困難,作為湖南省人大代表和縣政協委員,董敏芳從2016年起致力于產業扶貧。通過合作社與182戶貧困戶逐一簽訂了產業幫扶合同,并針對貧困戶家庭現狀和致貧原因,提供多種形式的幫扶。“在種植、農藥以及機械化服務方面,我們都會對貧困戶實行優價服務。這是最基本的做法。同時我們還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推出了兩種扶持措施,”董敏芳介紹說,“第一種是針對很多貧困戶養豬的情況,我們為他們提供飼料,每頭豬200斤碎米,當豬可以出欄時,我們利用自身的銷售途徑為他們進行宣傳,基本上都能賣出高價。第二種就是為貧困戶提供一些就業崗位,如果田間需要用工時,也會優先錄用貧困戶。”

  在開展產業扶貧中,董敏芳充分發揮了自身資源,不僅讓貧困戶脫貧了,而且還讓貧困戶生產出的產品成了搶手貨。原來是他們給每戶發20只小雞,再配套合作社生產的碎米,最后以略高于市場價進行回收。據董敏芳介紹,散養的土雞深受很多人歡迎,銷量也不錯。截至2018年,董敏芳帶動貧困農戶增收的實際效益已超過120萬元。

  談到未來發展,董敏芳表示,除了繼續完善糧食全產業鏈服務內容,開展綠色產品從種植到銷售的全過程社會化服務,她還將著重打造“田味”“田寶寶”等農業品牌。“自從湖南某地的大米被曝出重金屬鎘超標后,很多消費者都存有防范心理,這其實只在極小的區域存在,卻出現了放大效應,對全省的大米品牌形象造成了不良影響。所以下一步將重點樹立我們當地大米品牌,以綠色良好的品質贏得消費者的信任。”雖然語氣上還略帶委屈,但可以看出董敏芳正躊躇滿志地描繪藍圖。

責任編輯:郭媛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