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費縣工作法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楊青云 字號:【

  山東省費縣地處沂蒙山區腹地,轄12個鄉鎮(街道),1個經濟開發區,全縣共有行政村421個,獨立核算的村集體經濟組織894個,全縣總人口85萬人,農業人口77.74萬人,耕地面積89.66萬畝。根據中央、省、市工作部署安排,2016年費縣在費城街道3個村成功開展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2017年又被推薦為全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按照試點先行、梯次推進的思路,全縣共選取140個村開展試點工作,其中縣經濟開發區整體推進,共涉及3.6萬戶11.9萬人,目前試點村已全部完成改革任務。工作中,費縣緊緊圍繞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的改革目標,堅守三條底線、突出三項重點、實現三個目標、落實三個保障、注意三個方面問題,穩妥有序推進改革試點。

  堅守“三個底線”。一是堅守黨的領導這個底線。堅持把黨的絕對領導貫穿于改革全過程。不管是改革過程中還是改革后,都始終堅持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核心地位不動搖。二是堅守集體資產農民集體所有這個底線。通過改革進一步盤清、盤活集體資產,明晰產權,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三是堅守政策程序規范這個底線。處理好依法依規與尊重民意的關系,試點村群眾民主討論形成的決議,既要合情合理,更要合法合規,所形成的決議結果不能違背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同時,有明確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事項,不能以少數服從多數和群眾決議的方式去決策。

  突出“三項重點”。一是成員界定??h級制定成員界定指導意見,梳理了65種成員界定的類型和參考意見,供各鄉鎮(街道、開發區)和試點村參考。按照尊重歷史、兼顧現實、程序規范、群眾認可的原則,采取“兩次入戶、三榜定案”的辦法,通過“公示-反饋-公示”的方式確定成員身份。對部分身份不明確需核實的,通過外調、函調、個人承諾、村集體民主討論等方式,進一步明確成員身份,做到應確認成員一個不漏,不應確認成員全部排除。特別是對于政策法規尚未明確規定,需村民議決的特殊類型成員,由村里先行摸清具體情況,報縣、鄉研究后提出會商研判建議,再由村民(代表)會議民主表決,最終確定成員身份;對于人員已流動的成員確認,由原、現戶籍所在地溝通信息,防止出現多頭占用、兩頭落空的問題。二是清產核資。在2012年清產核資的基礎上,對村集體除確權到戶承包地和宅基地外的資源性資產、經營性資產和非經營性資產,通過賬務核對、現場勘驗、清資調查等方式,把村集體資產、資源的數量、位置、使用狀態、價值及預期效益全面查清、摸透,分析并提出每項資產、資源保值增值的具體措施,徹底摸清集體“家底”。聘請中介機構進行清產核資,村清產核資小組全程參與,結果民主討論決定,向廣大村民公開。三是定股權。要嚴格按照政策規定,通過股份合作等各種形式,將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以股份或者份額形式量化到本集體成員,作為其參加集體收益分配的基本依據,賦予農民群眾充分的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等權能。健全集體收益分配制度,以效益定分配,確定村集體經濟組織年終財務決算和收益分配方案,提取公積金、公益金、公共開支費用和股東收益分配的具體比例,保障農民集體資產股份收益分配權落到實處。

  實現“三個目標”。一是實現改革的徹底性。在成員界定全面準確、清產核資真實可靠的基礎上縣鄉村強化功夫一次下足、工作一次做扎實、改革一次性到位,確保不留尾巴、不留遺憾、不留后患。二是實現改革的合法性。通過加強教育培訓、宣傳引導、過程留痕等方式,指導試點村嚴格按程序進行改革。對工作人員、試點村負責人、會計、業務小組成員進行專題培訓2600余人次,確保具體從事改革工作的干部掌握政策、規范操作。同時,積極組織縣、鄉、村有關人員到南京、蘇州、青島、濰坊等地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全縣統一印發《致廣大村民的一封信》13萬余份、懸掛橫幅500余幅、用喇叭宣講1000余次,進一步擴大群眾對政策的知曉面。改革過程中,實行全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運用拍照、錄音、錄像等方式記錄和保存每個工作環節,入戶調查時,確保兩人一組入戶,做到工作過程可回看、問題可查詢、責任可追究。三是實現改革的創新性。在工作推進過程中積極創新,著力探索改革后破解農村工作難題的新路子。比如,縣經濟開發區投入400多萬元作為村級運轉經費,用于黨務、村務、公益事業等支出;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改革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實行行政管理和社會管理與集體經濟事務分離。社區集中抓好農村黨的建設和公共服務,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交由社區合作社管理經營,實現了“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干”。同時通過改革,有效破解了行政村融合、社區管理、農村黨建、村集體增收等一系列農村工作難題。

  落實“三個保障”。一是落實組織保障??h鄉兩級均成立由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先后5次聽取全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匯報。先后召開各鄉鎮黨政主要領導參加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動員會、推進會,縣委書記、縣長全部到會并作講話。配齊配強縣鄉農經隊伍,縣農經局工作人員增加到15人,鄉鎮經管系統人員達到112人,比年初增加25人??h鄉兩級制定考核獎補政策,對完成改革并經驗收合格的,按每村4000元的標準進行獎補,并為農業局列50萬元專項工作經費,鄉鎮按要求搞好財力支持,切實保障改革試點工作順利開展。二是落實制度保障??h級制定了實施方案、編制農村集體產權股份制改革流程圖,嚴把工作方案制定、成員界定、清產核資、資產量化、股權設置等十一項工作環節,并制定各工作環節配套指導意見,確保工作質量。三是落實督導保障。制定出臺考核評價辦法,年底進行檢查考核,成績納入全縣科學發展綜合考核內容。縣委、縣政府先后召開了4次工作調度、4次現場調研會議,針對問題及時提出解決對策。成立專項督導組每周至少兩次到鄉鎮督導檢查,每月月底由縣督考辦進行專項督查,實行周報、月通報制度,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注意“三個問題”。一是重視村情民意的調研分析。改革之前和改革過程中每個程序的實施,試點村對本村的現狀、村民思想認識水平、工作推進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準確分析預判。根據上級文件規定,制定符合本村實際的工作實施方案,扎實推進改革試點工作。二是尊重處理好依法依規與尊重民意的關系。工作推進過程中,把知情權和決策權交由群眾民主討論決策,確保試點村的決策結果符合上級的政策法律規定,充分保障農民群眾的利益。三是重視檔案的管理。堅持工作的過程就是檔案形成過程的原則,把檔案資料整理貫穿改革的全過程,縣鄉及時將出臺的文件、會議資料、工作通報、工作簡報、每周調度督導情況及有關影像資料等全部整理歸檔,形成電子檔案和紙質版檔案。村級將工作方案、成員界定、清產核資、機構建立等文書和影像資料及時整理存檔,嚴格要求各鄉鎮按照《費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檔案管理辦法(試行)》的要求,做好檔案收集、交接、保存工作,真正做到全程留痕,可追溯。

  (作者單位:山東省費縣農業局)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