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省漢壽縣把家庭農場培育當作提高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積極加以推進,全力開展省級示范家庭農場和家庭農場示范縣創建工作,激活發展潛力,為現代農業注入新能量。
發展態勢呈百花齊放,前景喜人
漢壽縣屬典型農業大縣。近年來,漢壽縣家庭農場如雨后春筍般在龍陽大地生根發芽,呈百花齊放之勢,成長迅速。目前,全縣認定家庭農場558家,其中經工商注冊的家庭農場有376家,家庭從業人員1713人,季節性務工人員達9500多人。2015年漢壽縣被農業部授予“全國家庭農場監測縣”,2017年漢壽縣被農業部定為全國家庭農場信息直報系統錄入試點縣,同時被授予“湖南省家庭農場示范縣”。
增量提質快。近三年來,漢壽縣家庭農場每年都以倍數增長,家庭農場經營總面積超過全縣農業用地面積的22%以上,有11家家庭農場產品擁有自主注冊商標。從經營效益上來看,普遍運行較好,年純收入在50萬元以上的占4%,10萬-50萬元的占31.9%,5萬-10萬元的占48.2%,5萬元以下的占15.9%,全縣家庭農場畝均土地產出率高于全縣平均水平40%以上,家庭農場從業人員收入水平與全縣城鎮居民相當。
覆蓋范圍廣。全縣90%以上的村建有家庭農場,村平均家庭農場擁有量達到2家以上,其中50家以上的鄉鎮6個,10家至30家的鄉鎮9個;558家家庭農場覆蓋水稻、棉油、果蔬、龜鱉、花卉、藥材、畜牧、水產等縣農業主導產業,按產業類型分,種植型家庭農場269家、養殖型家庭農場160家、綜合型家庭農場42家、休閑型家庭農場87家,區域分布廣泛,產業優勢明顯,新興產業不斷涌現。
示范作用強。全縣20%以上的家庭農場逐步形成了以電商平臺銷售、合作社和農業龍頭公司等訂單合作一體發展的產業布局,初步具備一定的品牌效應,農產品銷售附加值明顯提升,打造了新平家庭農場、滄浪島家庭農場、友德家庭農場、興明家庭農場、千弘家庭農場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形成了以“6號大道”和“S205”沿線為主的家庭農場示范帶,家庭農場經濟、生態和社會等綜合效益日益顯現,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示范帶動能力顯著增強。
整體聯動抓合力形成,強勢推進
健全工作體系。加強縣鄉農村經營管理隊伍體系建設,縣鄉兩級農經機構在歷次機構改革中得到了保留并逐步加強。縣農村經營管理局為行使行政職能的正科級事業單位,設立了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發展指導股,配備干部2名;全縣17個鄉鎮、4個街道辦、1個高新區均單獨設立農村經營管理辦公室,最低保障3名干部專責專崗從事農村經營管理工作,所有鄉鎮經管工作從業人員由縣農村經營管理局每年利用縣職業中專和縣委黨校平臺,進行電腦知識和農村經營管理專業知識培訓,業務素質普遍較高,能夠勝任家庭農場培育發展指導工作任務。同時,漢壽縣全力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平臺建設,設立了縣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出臺了《漢壽縣農村土地流轉管理辦法》,建立了縣、鄉、村三級農村土地流轉鑒證備案體系,開通了覆蓋全縣的農村土地信息網絡系統及土地承包信息庫,及時收集、發布土地流轉供求信息,指導全縣土地依法、有序流轉,為家庭農場發展打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夯實管理基礎。為切實推進家庭農場規范運行,全縣家庭農場實行“四個統一”管理,即統一農場認定注冊程序、統一核發湖南省家庭農場認定證書、統一制作家庭農場標示牌、統一印制家庭農場生產經營臺賬。目前全縣80%以上的家庭農場申領了認定證書并由縣農經局統一授牌。一是抓好家庭農場監測,每月定期收集監測對象生產經營情況,定期向農業部報送監測報表,并對其土地流轉情況每年進行一次核定,凡不符合家庭農場認定標準的,一律收回認定證書,并協調工商部門注銷登記。二是抓好家庭農場信息直報系統錄入,按農業部要求,漢壽縣將全縣家庭農場相關信息錄入農業部農場名錄系統,實行網絡平臺動態化管理。三是抓好家庭農場檔案管理,家庭農場認定申請表、工商注冊資料復印件、土地流轉合同復印件及相關鑒證備案手續、經營臺賬等資料均實行一家一檔、統一編號管理。
加大政策扶持。一是設立專項扶持資金。縣財政整合農業項目資金,設立家庭農場專項扶持資金,每年保障100萬元,主要用于省家庭農場示范縣和縣級示范家庭農場創建,對示范家庭農場機耕道建設、新品推廣、品牌經營、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及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等實行以獎代投。二是整合部門扶持資源。相關職能部門從保障用地用電、農業保險、項目傾斜、人才培養等方面,為家庭農場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務,營造了良好的發展氛圍。三是破解農業融資難題。漢壽縣作為全國“兩權”抵押貸款試點縣、湖南省金融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示范縣,目前已建立了整套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運行機制,設立了500萬元風險補償金,創新推出“土地經營權+土流金服”“土地經營權+擔保公司”貸款模式,全力為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提供融資貸款服務。截至目前,已面向家庭農場投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213筆,金額達1.27億元。
壓實任務爭樹牌立品,趁勢而上
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明確將以農業主導產業為基礎,以現代農業園區和糧食生產功能區為主平臺,以發展主導產業型、新興產業型、生態循環型、休閑觀光型、園區集聚型等家庭農場為模式,重點發展種養結合、產加銷一體、生態環保農業為主的家庭農場,通過不斷創新培育機制,力爭全縣家庭農場年增速超30%以上,到2020年家庭農場超過1000家,覆蓋全縣所有行政村及社區。
進一步保障人才支撐。進一步整合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資源,合理制定培訓計劃,加大家庭農場主農業技能培訓力度,力爭90%以上的家庭農場主持有專業技能培訓資格證書,通過普遍提高家庭農場主整體素質,加大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推廣力度,提升家庭農場創新盈利能力,力爭土地產出率高于全縣平均水平50%以上。
進一步抓好示范引領。從生產標準化、經營品牌化、管理規范化、成員知識化、產品安全化等方面著力,以湖南省家庭農場示范縣創建為契機,繼續深入打造“6號大道”和“S205”沿線家庭農場示范帶,繼續深入開展省、市、縣三級示范家庭農場評定、創建工作,力爭建成縣級示范家庭農場100家,市級示范家庭農場50家,省級示范家庭農場20家。
進一步強化政策扶持。嚴格落實上級家庭農場扶持政策,縣本級將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在示范創建、推新推優、風險防范、“三品一標”等方面給予充分的資金及政策傾斜;鼓勵和支持家庭農場積極參加各類農民合作社或家庭農場之間組建農民合作社,提高家庭農場的組織化程度,增強自我服務的功能,推動家庭農場可持續、和諧發展。另外,進一步整合農業項目資金,通過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保障農業生產的機械化作業順利完成,從而使家庭農場的規模經濟效益得以實現。
(作者系湖南省漢壽縣人民政府縣長)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