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興是江蘇省如皋市的一個純農業村,區位優勢不突出、工業基礎近乎為零,人均耕地不足1畝,帶領村民增收致富卻始終是村“兩委”孜孜以求的目標。經過不斷摸索,村“兩委”最終得出要想增收致富,大方向還是在土地上,必須最大程度發揮自身優勢,從一家一戶到合作經營向經營機制要效益、向農業轉型要產出的結論。
合興發展現代農業的自身優勢是地塊相對整齊,同時連續多年承擔市、鎮豐產方建設任務,科學種田氛圍濃,群眾參與度和組織化程度較高。在農業部門的支持下,合興村成立海興農機專業合作社,在豐產方片區推行統一品種、統一育秧、統一機插、統一肥水運籌、統一病蟲防治、統一秸稈還田的“六個統一”水稻種植服務,不僅減少了一家一戶生產資金和勞動力投入,更是實現了穩產增產、秸稈等廢棄物循環利用等多重效益。2010年,合興村以村“兩委”班子成員為骨干,發起成立如皋市恒孚稻米農地股份合作社,逐步將管理服務內容由“六個統一”向包含統一加工包裝、統一銷售的“八個統一”延伸,經營服務范圍擴大至3000多畝的稻米種植基地。合興村通過組建合作社,不僅為分散經營的農戶降低了水稻生產、銷售成本,保障稻米產量和品質,還為務工的兼業人員騰出了時間精力。
從一家一戶的生產經營到合作社經營模式,合興的干部群眾嘗到了甜頭,更堅定了通過合作經營,統一使用農業生產性服務,提高農業產業效益的信心。2012年,合作社注冊了“梓韻”優質稻米商標,并著手規劃建設無公害、綠色、有機稻米生產基地。功夫不負有心人,品種優、口感好、生態綠色的產品特色為合作社贏得了良好的口碑,訂單紛至沓來,稻米生產基地規模也逐步擴大。2017年,全村3000多畝耕地已全部納入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合作社產品銷售輻射蘇南、上海、福建等地,其中“梓韻”牌綠色大米榮獲綠色食品A級產品稱號,同時獲評江蘇省“十家農民合作社十個暢銷產品品牌”。至此,合興在加快經營方式轉變和提升產品附加值上下功夫,通過村集體和新型主體共同發力,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通過發展合作經營的產業聯盟,強化農業生產經營服務,實現了周邊群眾與現代農業發展成果的有效銜接。
合興村推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實踐仍在繼續,誠如村名一般,始終運行在以合促興的軌道上。筆者也受到很多的啟發:一是發展現代農業,村級大有可為。從合興的實踐看,村“兩委”發揮的作用十分重要。建議要將加快培育一批“一懂兩愛”的村干部隊伍,不斷提升村級組織在現代農業發展甚至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實施中的作用。二是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既要積極也要穩妥。合興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既有過群眾的不理解、不支持,也有過農業生產經營中對自然、市場風險的擔心。通過循序漸進,從豐產方示范帶動,到農機合作社服務,再到合作社的“八個統一”,村級組織立足自身優勢條件,逐步嘗試推開,取得了效益,讓村民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贏得了村民的支持和參與。建議在推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進程中,要堅持穩扎穩打,把群眾參與支持和生產經營風險防控擺在突出位置,一步一步地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三是發展現代農業,仍需加強政策扶持。合興村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從優質稻米基地建設項目扶持到農技人員掛鉤服務,從幫助拓展市場和提供電商人才技術支撐,均離不開政府政策扶持和服務保障。建議各地繼續加大對現代農業的支持力度,通過財政項目、技術服務、金融保險扶持等多種措施,持續為現代農業發展添薪加柴、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江蘇省農委農經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