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懷柔區九渡河鎮花木村的“80后”小田有近千平方米的老院子閑置,2017年通過設計改造后,加入了土流網的共享住宅APP,并進行了一系列推廣。目前,這套院子在各大平臺的預訂價格達到2580元一晚,并且要提前一個半月進行預訂才能訂上房間。為何如此火爆,小田告訴記者,這都是土流網的美麗新鄉村設計師團隊幫他設計改造實現的。
成立于2009年的土流網專注于為客戶提供高效、安全的土地流轉相關服務,目前在全國有437家線下服務中心,2萬個經紀人。今年則是在規范土地流轉的基礎之上,推出了盤活農村閑置農房等一系列服務。
據自然資源部等相關部門統計,全國農村至少有7000萬套閑置房屋,農村居民點空閑和閑置用地面積達3000萬畝左右,而且這個數字隨著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還在增長。
如何盤活好這筆巨大財富,土流網一直在探索。4月22日,由土流網主辦的全國首次鄉村振興服務體系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來自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自然資源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與會嘉賓進行了深入探討。會上,土流網就如何盤活鄉村閑置房屋、讓農民的“冷資產”變成“熱財富”提出了解決方案。
今年2月初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
“這讓我們看到了新的契機。”土流網創始人兼CEO伍勇認為,宅基地“三權分置”釋放了政策紅利,土流網將推動宅基地“三權分置”政策落地,積極推行市場化服務,將政策紅利轉化為農民的財產收益。
土流網依托平臺、產品、服務資源,內部孵化出農村房地產基礎服務,面向農村提供閑置農房改造、老舊宅基房翻建及高級帳篷制造搭建、在線資源對接、房屋資源共享銷售等服務。伍勇介紹,具體來說,創新了三種經營形式:一是以內部孵化的美麗新鄉村團隊針對全國空心村以及閑置房屋進行規劃設計、裝修改造、租賃運營,有效盤活閑置農房。二是開發住宅在線網站、共享住宅APP、裝配式住房建造,實現各類房屋資源及配套的供需對接。三是通過自己開發的共享住宅APP及第三方OTA在線旅行平臺的合作,幫助農村改造過的閑置房屋實現在線預訂、短租、掃碼入住的分時共享度假。
對于這三種經營形式,伍勇說,最搶眼的莫過于美麗新鄉村對閑置農房的盤活。在這個模式中,擁有宅基地的“地主”——農民,盤活了閑置農房的財產權,資本方的“房主”充分利用了經營權,來鄉村休閑旅游的“玩主”獲得了美麗鄉村的“享受權”,實現多方共贏。目前,美麗新鄉村這樣的模式已經在京津冀區域數十所閑置農房落地,一些空心村和鄉村民宿投資商也開始主動找到土流網進行合作。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