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蘇省連云港市徐圩新區徐圩街道農經系列培訓活動圓滿結束。以往農村政策培訓班內容“大而全”、講課“滿堂灌”,部分干部群眾學習興趣不大,熱情不高,純理論沒興趣,太專業又聽不懂。對此,徐圩街道黨工委緊扣鄉村振興重點環節,開創一線專題系列培訓,采取流動現場教學辦法,點燃了63位學員建設美好家園的激情。
量身定做培訓主題
一是瞄準鄉村振興重點。徐圩街道選擇土地“三權分置”、鄉村旅游、集體資產管理等關鍵課題,精細設計授課形式,為鄉村振興吹響了沖鋒號。二是鎖定鄉村治理熱點。位于徐圩新區西南部的香河村,因管理不規范、財務不公開等問題,群眾怨聲載道,甚至上訪鬧事。街道以這一問題為導向,組織村“兩委”成員和群眾代表參加培訓,學習相關政策規定。三是聚焦農民富裕難點。讓鄉村振興的組織者、參與者,在新時代學會從成功案例中吸取經驗,因此建設美好家園成為這次培訓的一大選題。徐圩新區僅用8年時間,實現土地流轉價格從300元/畝上漲到1200元/畝,農民人均收入翻兩番,61%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新區農村道路建設累計投入3000萬元,前往市區從3小時縮短到50分鐘車程。徐圩街道黨工委書記郭蔚琴曬出的這張“成績單”引起參訓人員共鳴,讓大家看到了希望。
連接地氣“一線培訓”
一是集中聽大課,接受專家支招。培訓班上,連云港市委農工辦農經專家與徐圩街道村居百姓面對面,講解推動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打造新型農村合作經濟高地,給出發展村集體經濟妙計,讓村干部茅塞頓開。香河村支部書記依計而行,準備讓村委會牽頭,把農民承包的土地經營權流轉集中,進行整理包裝后公開招標,每畝價格可望增加1500元左右。二是現場學經驗,激發創業活力。現場教學先后設在連云區黃窩村、柳河村、贛榆區宋莊鎮沙口村。全國人大代表黃窩村黨支部書記張立祥向學員介紹黃窩村建成江蘇省最美鄉村的經驗。在連云區柳河村參觀了便民服務大廳、黨員活動室、農家書屋、文體室等場所。在沙口村學習了他們村集體資產規范化管理的經驗。
在東海縣李埝林場青松嶺生態園現場教學中,園區內植物園、農家樂、自駕游、采摘園等特色項目令人賞心悅目。聯想到在建的徐圩新區香河生態園,數億元投資,十幾平方公里規模,因為宣傳不到位、農民不支持,園區建設舉步維艱。香河村會計王寬全感慨地說:“我們落后了,真得鉚足勁追趕。香河生態園依山靠海,地理位置優越,快一點搞起來,肯定不比青松嶺生態園差!”
三是互動面對面,搭建“連心橋”。在農經專題培訓學習交流會上,街道、村干部和農民代表,敞開心扉零距離,暢所欲言面對面,交流心得體會。有的結合資源優勢和實際情況發表對徐圩新區香河生態園的意見;有的提出規范村集體資產管理,也要像沙口村那樣扎牢制度“籠子”,砌起一道 “防火墻”。
寓教于樂打開心結
連云港市民宗局副局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蔡驥鳴,從近期熱映的電影說起,聯系實際分析案例,用文學語言講老百姓故事。這堂課讓干部加深了對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是避免小問題變成大事件根本途徑的認識。意想不到的是,這堂課還讓愛挑干部毛病的人受到了感化。蔡驥鳴點贊徐圩街道這種培訓方式說:“把上訪與受理雙方請在一起,用‘陽春白雪’化解‘下里巴人’心結的做法,有新意、有勇氣、有擔當、有奇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委農工辦 、連云港市連云區徐圩街道)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