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半月談網報道,記者近期在農業大省江西采訪發現,人們印象中老土的農業領域正興起越來越多的融合、跨區、互聯網等新思維。
融合思維:“農業迪士尼”月入百萬。走進位于江西省樟樹市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的愛農湖主題生態樂園,仿佛走進了一個“農業迪士尼”。樂園內,采摘園、植物迷宮、叢林秘境、花花世界、農藝創意園、荷蘭風車等項目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游玩。“高峰期月收入達到近百萬元。”生態樂園負責人王劍輝深深嘗到了一二三產融合的甜頭。
跨區思維:“外地佬”種地不稀奇。在江西省樟樹市張家山街道一個新建的蔬菜產業示范園內,來自“中國蔬菜之鄉”山東壽光的魯壽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鳳堂告訴記者,他已在11個省區市有投資,投資額達70多億元。更令人驚訝的是,前幾年,他還在美國洛杉磯和荷蘭阿姆斯特丹收購了兩個基地。在江西省高安市祥符鎮南山村,剛剛在這里流轉了700畝地果蔬的浙江客商陳惠民說,借力跨區思維,實現了跨區的分工合作和利益共享。
互聯網思維:農民“網紅”為農民。在江西省于都縣梓山鎮萬畝富硒綠色蔬菜產業園的控制室內,一塊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大棚內的環境數據。產業園技術總監王希華告訴記者,這種溫室大棚利用物聯網技術可自動調節溫、濕、光、水肥、二氧化碳,給蔬菜創造一個最適宜生長的環境。不僅如此,一些地方甚至借助新潮的“網紅”力量推銷自己的產品。在江西尋烏,當地已連續兩年開展“我是新農人網紅”“最美網紅臍橙姐/臍橙哥”活動。
專家:“網紅”經濟已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新經濟力量,通過它,能大大拓寬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
業內人士:農業互聯網思維的興起,不僅讓農業生產過程變得更加科學可控,種得更好,而且大大拓寬了銷售渠道,讓農產品賣得更好。
網友:單一的農業比較效益偏低,在未來的鄉村振興中,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是一個重要方向。
網友:受農村的鄉土性、農業的低利潤和農民的保守觀念影響,過去,農業生產要素的配置范圍較小,大多局限在一村、一縣、一省。然而,隨著內外環境發生變化,如今,農業也開始興起跨區經營思維。農業新思維的出現,為農業生產注入了新動能,有力助推了鄉村產業振興。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