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麗水市麗白枇杷產銷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注冊資金50萬元,現有社員102人,擁有固定資產172萬元,2017年被評為省級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有白枇杷高效生態農業生態示范基地300畝,除種植水果外,還實行種養結合,在水果基地里套養土雞,效益十分明顯。聯結周邊基地1200畝,帶動農戶320多戶,為果農年增收200多萬元。該合作社之所以成效明顯,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農村能人,帶頭致富。合作社理事長傅陳波,蓮都區太平鄉下岙村人,榮獲2013年蓮都區鄉村能人、2016年蓮都區優秀農業科技示范戶等多項榮譽。在他的努力下,合作社種植的白枇杷在2009年第四屆全國枇杷學術年會上曾獲“太湖東山杯”全國十大優質枇杷,在2011年榮獲浙江農業吉尼斯枇杷擂臺賽三等獎,在2013年榮獲“麗水白枇杷一等獎”。傅陳波中專畢業后,就一直在村里任村“兩委”主要干部,同時還從事水果種植。2008年隨著椪柑、蜜桔價格下跌,2009年傅陳波開始全面投入種植白枇杷,栽培當地的太平白枇杷,引進寧海白枇杷、貴妃枇杷等優質品種,成立了麗水市麗白枇杷產銷專業合作社,憑著多年的水果種植和市場銷售經驗,合作社種植的白枇杷供不應求。2012年開始舉辦麗白枇杷采摘游,并增設了形式多樣的活動,觀光采摘游活動的開展為合作社每年帶來200多萬的效益。自成立合作社以來,傅陳波帶動了周邊一大批枇杷種植戶率先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周邊有著較好的群眾基礎。
品質驅動,品牌引領。在產品質量先行的前提下,注重品牌的開發宣傳是合作社成功的重要經驗之一。2010年,合作社自創“麗白”品牌,創建精品水果基地。規定合作社按“麗白”精品白枇杷基地操作規程實施果園管理,要對果品質量負責,聯結農戶果品符合相關標準才允許使用“麗白”品牌上市銷售。同時,選派水果技術人員聯系精品果示范基地,提供一對一的定點服務,并結合有機肥補助項目實施,應用先進技術,提高基地果品品質。隨著果品品質大大提升,產品附加值也提高,在全區起到了示范輻射、以點帶面的作用。
科技引領,創新典范。2012年,合作社建成了麗水首個果樹連棟大棚,2016年又改建成麗水首個智能化大棚,應用物聯網技術來控制枇杷生長,成為麗水市枇杷高效栽培技術的創新典范。在智能化大棚里,枇杷樹上掛著溫濕度顯示屏,攝像頭和迷霧裝置懸在棚頂,地面安裝了噴灌系統與檢測土壤溫度和濕度的探頭。有了智能化大棚,枇杷再也不用被天氣左右,大棚很好地解決了枇杷頭批果的凍害問題,將頭花保護好。除了保住頭花果外,智能大棚還能減少枇杷裂果現象,增加好果率、大果率,提高了枇杷的品質,保證了枇杷的價格。
不甘現狀,開挖新品。枇杷開花量多,花期長、著果率高,但在實際生產中,最后發育形成枇杷的花朵數只占總花朵數的5%-10%,多余的花會消耗大量養分影響了枇杷的品質和產量。因此,在栽種過程中需除去過多的花蕾和幼果。疏去的花蕾和幼果多數被作為廢物丟棄,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麗水有枇杷種植面積7000多畝,產量2400多噸,其中蓮都3500多畝,產量850多噸,若能有效地利用該寶貴自然資源,將創造非常可觀的經濟效益。考慮到這一實際情況,同時為了更好地拓展枇杷產業的發展,傅陳波開始著手枇杷花茶的研究工作。同時,考慮到枇杷膏的特殊功效,合作社又開始著力推進枇杷膏的研制銷售工作,這都將更好地帶動合作社的發展,促進社員及周邊群眾增收。
(作者單位: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