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等11部委印發的《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指出,健全面向家庭農場的社會化服務,鼓勵農業科研人員、農技推廣人員通過技術培訓、定向幫扶等方式,為家庭農場提供先進適用技術。湖南常德職業技術學院藥學系近年來發揮在中醫中藥方面的科研教學優勢,積極推動產學研結合,以養殖類家庭農場為主要服務對象,以打造富硒本草特色鴨為主要抓手,以推動脫貧攻堅和農民致富為目標,初步走出了一條教學科研推廣與家庭農場發展壯大相促進的路子,形成了一定經驗。
加強科研技術試驗。常德地處洞庭湖區,境內水源豐富,素有養鴨食鴨的傳統,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醬板鴨”就是常德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風味美食。但伴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口感風味、營養價值的日益重視,對養殖環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湖南常德職業技術學院藥學系立足自身優勢,瞄準養鴨環節,加強配方研發,積極推動富硒本草野鴨培育。通過研制金銀花、蒲公英、黃芪、黃荊等中草藥配方,開發特色藥膳料包,并在鴨飲用水中添加富硒酵母,將富硒、本草融于野鴨養殖之中,顯著提高鴨的成活率和抗病能力,改善鴨的肉質和口感。
探索科研實踐對接。理論是灰色的,實踐之樹長青。為讓學校科研走出“象牙塔”,藥學系黨支部積極創新發展思路,主動走進鄉間田野,廣泛與農業農村部門、科技部門以及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進行對接合作,通過合作建設試驗基地、實地實施技術指導、參與職能部門培訓授課等方式,大力推進產學研結合,深化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努力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目前,全系已合作家庭農場4個、養殖類合作社2個,服務輻射帶動養鴨規模超萬只。
強化創業人才培養。藥學系立足職業技術教育培訓的定位,不斷突出實用性和社會性,大力加強技能型人才培養,科學引導其創業就業。針對當前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和返鄉創業的發展趨勢,開始引導一些有意愿的學生到農村創業,幫助他們開展創業項目設計、完善創業項目方案,并持續提供指導支持。
帶動產業融合發展。除了為合作的家庭農場提供技術指導服務外,藥學系還積極拓展服務方式,幫助家庭農場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經濟效益。引導家庭農場做好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確保鴨子出場品質。積極推動家庭農場申請產品認證,加強品牌建設,并通過建立直銷店、開設網店、創建QQ群、微信群等方式加大產品營銷。同時還定期組織學生到家庭農場實地參觀考察,帶動農場發展休閑觀光農業。
通過幾年的產學研創新實踐,有兩個比較深刻的體會:一是深化產學研結合有利于實現教學科研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雙提升。教學科研不能坐而論道,不能閉門造車,只有深入田間地頭,才能產生更大的價值。而對于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來說,如果沒有先進科技的注入,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都難以提高,但單靠新型經營主體自己來搞技術研發,無疑難度大、成本高。產學研正是有效對接了雙方的需求達到了相互補充、相互提高的作用。二是深化產學研結合有利于實現學生就業創業門路與鄉村發展人才的雙拓展。近年來,國家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但受多種因素影響,學生面向城市創業的難度日漸加大,但面向農村就業創業,也存在諸多障礙,多數“90后”“00后”農村生源學生根本不知農、不愛農、不愿回農村。通過學校開展的產學研教學活動,可以帶動學生重新發現農業的樂趣,看到農業農村的潛力和價值,激發回到農村創業就業的動力,既拓寬了就業空間,又有利于推動鄉村人才振興。
(作者單位:湖南常德職業技術學院)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