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深度貧困村易地扶貧搬遷成效及影響觀察——以廣西田東縣龍邦村為例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劉潛潤 字號:【

  龍邦村位于廣西田東縣思林鎮北部,是國家一類貧困村和廣西“十三五”貧困村,2015年被確定為整村搬遷貧困村。全村轄11個自然屯11個村民小組327戶1585人,截至2018年,龍邦村實現搬遷326戶1582人,集中安置在思林鎮區。在脫貧雙認定工作中,龍邦村實現脫貧32戶147人,貧困人口從320戶1548人降為289戶1397人,貧困發生率降為89.09%。本文以問卷調查形式,共調查搬遷貧困戶194戶,占全村總戶數的59.3%,以村莊視角對易地扶貧搬遷成效、影響進行深入調查研究。

  搬遷后產業發展及就業收入概況

  產業類型。全村67.19%的搬遷戶家庭擁有種植或養殖的特色產業,其中81.4%貧困戶從事種植業,50.39%的貧困戶從事養殖業。種植業主要有玉米等傳統糧食,養殖業類型主要有牛、羊、豬等,以分散養殖為主,養殖規模普遍較小。53.49%的搬遷貧困戶表示搬遷后從產業中獲得收入增加了,46.51%的搬遷貧困戶表示搬遷后從產業中獲得收入減少了。

  外出務工情況。85.42%的搬遷貧困戶家庭有人外出務工。有86.46%的搬遷貧困戶家庭反映搬遷前后外出就業和培訓力度有所加大。有84.9%的搬遷貧困戶家庭認為搬遷后收入更加穩定且有所增加。在有外出務工的貧困戶家庭中,平均外出務工人數1.87人。

  產業或就業獎補。56.25%的搬遷貧困戶家庭都獲得了產業或就業獎補。獎補金額最低為1000元,最高為10000元,平均獎補金額為3891元。

  收入來源及收入水平。搬遷貧困戶的主要收入來源第一是工資性收入,如外出打工、公益崗位。第二是轉移性收入,如養老金、五保金、低保金、各種補貼等。第三是生產經營性收入,如種植、養殖、做買賣等。最后是財產性收入,如房屋出租、土地流轉、光伏扶貧等。從收入水平看,2015年被調查家庭人均收入最低為150元,最高為15000元,平均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為2662.93元。2018年被調查家庭人均收入最低為230元,最高為20264.28元,平均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為6179.9元,較2015年增加了1.32倍。

  搬遷后續公共服務及幫扶政策保障

  教育保障。從調查情況看,搬遷貧困戶家庭有上小學或初中的孩子比例為66.15%,有在高中、中專、大學讀書的學生比例7.81%。有上小學或初中孩子的搬遷貧困戶均能享受義務教育階段相關資助政策(如“兩免一補” 等)。有在高中、中專、大學讀書學生的搬遷貧困戶可以獲得相應的助學補貼,補貼金額最低為1000元,最高為16000元,平均補助金額約5000元。另外,調查顯示,有子女上學的搬遷貧困戶家庭還需承擔一定的學費、生活費以及其他學習費用,最低費用一年1200元,最高費用一年22000元,平均上學花費為5337.89元。

  醫療保障。從調查情況看,全部的易地搬遷貧困戶家庭都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家庭全部人口數,其中每人每年實際繳納零元,政府補助基本醫療保險費每人每年250元。此外,從搬遷貧困戶家庭可以享受的醫療保障服務看,90.63%的搬遷貧困戶可以享受大病保險,47.92%的搬遷貧困戶可以享受醫療救助,36.46%的搬遷貧困戶可以享受商業補充保險,21.35%的搬遷貧困戶可以享受慢性病救助。

  幫扶措施。絕大部分易地搬遷貧困戶表示,政府采取了一定的針對性幫扶措施來幫助自身脫貧。從具體扶貧措施看,采取產業扶貧措施的占28.8%,就業扶貧的占57.79%,教育扶貧的占64.92%,健康扶貧的占52.36%,社會保障兜底的占21.99%。94.76%的搬遷貧困戶表示政府實施的幫扶措施及扶貧項目能夠明顯增加收入,改善貧困狀況。調查顯示,只有7.81%的易地搬遷貧困戶獲得了小額信貸,貸款的用途也是戶貸企用,用于貧困戶自身發展的基本沒有。關于扶貧干部的幫扶,絕大部分易地搬遷貧困戶表示滿意,其主要的幫扶作用體現在宣傳扶貧政策、幫助易地搬遷以及解決實際困難問題等方面。這些扶貧干部上門幫扶次數少則1-2次,多則10-12次,平均5.4次。綜合來看,96.88%的易地搬遷貧困戶對搬遷后實現穩定脫貧表示有信心。

  相關對策建議

  大力培育和發展特色產業。一是發展養殖產業和特色養殖產業,龍邦村完成整村搬遷后,利用龍邦村閑置的村部、校舍、養殖基地、房屋以及山地、耕地等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引進經濟能人或引導本地有經驗的養殖能手,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發展養羊、養牛、養兔、野豬、山雞等特色產業,帶動有志貧困戶發展產業,增加收入。二是全力推進勞動力轉移就業。在引導本地經培訓、有經驗的勞動力利用就業平臺外出就業的同時,積極向后盾單位、幫扶單位等部門尋求幫助,在江南小區(搬遷后安置地B地塊)空閑土地,建設1-2棟標準廠房,通過深百協作等方式,引進服裝、鞋帽、電子、五金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實現本地轉移就業。三是組建第三產業服務協會。利用B地塊即將建設的建材市場、位于鎮區黃金地段、靠近思林工業園區、鄰近河谷大型種植園養殖場等優勢,通過專業人員培訓、指導,帶動貧困戶發展建筑、裝卸、裝修、家政、運輸、果園護理、環衛清潔等第三產業,樹立龍邦村第三產業服務優質品牌,走出一條新路子。

  全力推進教育扶貧攻堅。堅持通過教育扶貧從源頭上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一是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開辦龍邦村脫盲班,重點組織開展文化水平測試,盡可能組織文盲、文化低的留守婦女、在家務農人員參加脫盲班,利用晚上業余時間,開展基本識字、算數等培訓,基本消除文盲人員,為參加技能培訓奠定基礎。二是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能培訓,根據貧困戶家庭情況和個人特長,組建各種創業、務工協會,組織協會成員參加深百協作和職能部門開展的家政、建筑、裝修、汽車、叉車、種植、養殖、廚師、糕點等技能培訓,力爭有勞動能力的家庭確保有1名主要勞動力通過培訓,取得相關勞務證書,并實現穩定就業。三是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工作機制,防止適齡兒童少年失學輟學,同時為就讀職業學校的貧困家庭學生,開辟招生綠色通道,優先落實助學政策,優先安排實習,優先推薦就業。

  加大健康扶貧攻堅力度。加快大病集中救治覆蓋所有貧困戶,對所有患大病和慢性病的貧困人口進行分類救治,家庭簽約服務覆蓋所有貧困人口。在全面落實貧困戶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大病保險起付線降低50%、報銷比例提高10個百分點等政策的基礎上,采取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商業醫療保險等綜合措施,進一步降低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個人自付比例,確保深度貧困地區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實際報銷比例提高到90%以上。同時統籌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慈善救助等各類幫扶舉措向龍邦村傾斜。

  實事求是開展兜底保障。一是推動農村低保標準盡快達到國家扶貧標準,加快實現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政策有效銜接。二是進一步完善農村低保制度,對無法依靠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脫貧的家庭實行政策性保障兜底。三是加大對農村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殘疾人和重病患者等重點救助對象,采取多種措施提高救助水平,保障基本生活。

  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針對文化水平低、務工能力弱的勞動力增設公益性崗位,增加就業,確保每一戶移民搬遷戶有一名勞動力就業。一是抓好村民思想引導,進一步加強扶貧政策宣傳。結合春節農民工返鄉等契機,開展一系列扶貧文化活動、主題晚會等,讓宣傳工作更接地氣、更貼近群眾。在加大扶貧惠民政策宣傳的同時,在本村挖掘和大力宣傳脫貧致富先進典型案例,帶動群眾“脫貧光榮、爭貧可恥”的思想熱潮,激發貧困群眾發展動力。二是加大“一幫一聯”幫扶力度,確保貧困戶得到有效幫扶。針對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安排醫生、教師等干部實行“一幫一聯”制度,進一步提高幫扶工作責任,真正為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用真心換取貧困群眾的真情,讓貧困戶主動參與到脫貧工作中,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

  (作者單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責任編輯:朱梓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