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要求:
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2019年10月3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稕Q定》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完善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制度政策,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決定》還要求,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
國辦印發意見: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建成8億畝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到2022年,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以此穩定保障1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到2035年,通過持續改造提升,全國高標準農田保有量進一步提高,不斷夯實國家糧食安全保障基礎。
財政部、農業農村部明確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實施期限及分配辦法
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近日發布《關于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的補充通知》。《通知》指出,在編制年度預算前或預算執行中,財政部會同農業農村部根據政策實施情況和工作需要,對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資金、動物防疫等補助經費開展相關評估工作,根據評估結果完善資金管理政策。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資金、動物防疫等補助經費實施期限至2023年,到期前由財政部會同農業農村部評估確定是否繼續實施。《通知》明確,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農業資源及生態保護補助資金、動物防疫等補助經費區分任務性質,按照支出方向主要采取因素法進行分配。實行項目管理或承擔相關試點的任務、據實結算的任務以及任務量較少的計劃單列市可根據需要采取定額分配方式。
九部委印發《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評定及監測辦法》
11月6日,農業農村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九部委聯合發出通知,印發《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評定及監測辦法》。《辦法》明確,申報國家示范社的農民合作社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原則上應是省級示范社,并符合依法登記設立、實行民主管理、財務管理規范、經濟實力較強、服務成效明顯、產品(服務)質量優、社會聲譽良好七項標準。《辦法》還規定,國家示范社的評定向貧困地區扶貧成效顯著的農民合作社和生態扶貧合作社適當傾斜,申報標準可以適當放寬。
共青團中央、農業農村部表彰第十一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
近日,共青團中央、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表彰第十一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的決定》,授予西藏自治區白朗縣青稞產業專業合作社扎西頓珠等10名同志第十一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標兵” 榮譽稱號,授予北京綠谷塔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張海龍等318名同志第十一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
人社部、農業農村部:暢通生產經營主體中農業技術人員的職稱申報渠道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深化農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兑庖姟窂娬{,在保留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的同時,增設正高級農藝師、正高級畜牧師、正高級獸醫師,進一步拓展各類農業技術人員成長成才空間?!兑庖姟分赋?,各地可設置農學、園藝、植物保護、水產、畜牧、獸醫、農業資源環境、農業機械化、農產品加工與質量安全、農村合作組織管理等專業,促進專業設置與農業農村發展需求相適應?!兑庖姟诽岢?,要創新評價機制,暢通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生產經營主體中農業技術人員的職稱申報渠道。
住建部:做好2019年全國村莊建設調查工作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11月14日印發《關于做好2019年全國村莊建設調查工作的通知 》?!锻ㄖ访鞔_,2019年村莊建設調查對象為全國所有行政村(含鄉鎮政府駐地行政村)。調查內容含行政村基本情況、基礎設施、公共環境、建設管理等4大類46項指標及10項照片信息。
聲音:
真正要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立足點在基層、關鍵在基層、發力點和具體抓手也應在基層。只有認識這一點,才能重視、指導、著力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基于此,我們應在遵循國家制度安排的前提下,全力在鄉村進行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一切工作都圍繞于此展開。特別是應將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探索創新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展開,這既要改變當前的滯后狀態,更要強調其前瞻性、超越性、引領性作用,從而成為國家發展的強有力支撐。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趙秀玲近日在中國社會科學報撰文《協同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指出。
鄉村基層治理有效的制度基礎是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結合。首先,要實現鄉村自治和他治的有機結合。自治是相對于他治而言的,要增強鄉村自治能力與水平,既需要為自治組織提供組織空間,又需要轉變政府某些職能,同時為社會組織發展營造寬松環境。其次,要實現鄉村法治與德治的有效結合。要將鄉風文明與治理有效緊密結合,將文化元素與德治結合,將德治作為一種非正規性制度,與法治這一正規性制度有效匹配,形成高效的治理結構與體系。
——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教授黃祖輝在《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2019年第3期撰文《高質量、高效率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指出。
盡管社會上對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異,甚至一些地方將宅基地等同于經營性建設用地,但是實質上農民宅基地的制度改革更加慎重,進程要求更加穩妥,這主要是農民宅基地不僅僅涉及農民權益,而且還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能否成功,既希望通過宅基地改革能夠盤活農村土地資源,又能夠讓農民從中長期獲得收益,還希望在城鎮化進程中農民放棄宅基地后給他們在一定期限內留一條“退路”。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9年11期發表的文章《做好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和盤活閑置農房工作》中提出。
數字:
全國農村雙創人員達850萬人
據農業農村部最新統計,全國返鄉入鄉創業創新人員已達850萬,在鄉創業創新人員達3100萬,形成要素聚鄉、產業下鄉、人才入鄉和能人留鄉的良性互動局面,農村創業創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預計未來五年我國對農業經理人的需求總量將達到150萬左右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發布《新職業—農業經理人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秷蟾妗穼r業經理人職業作出定義: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經濟合作組織中,從事農業生產組織、設備作業、技術支持、產品加工與銷售等管理服務的人員?!秷蟾妗凤@示,當前農業經理人從業人員預估超過286萬人(按每經營主體配置1人測算),遍布在全國各地的鄉鎮和村組?!秷蟾妗奉A測,農業經濟合作組織將以年增幅10%以上的速度發展,預計未來五年我國對農業經理人的需求總量將達到150萬左右。
高素質農民農業經營純收入是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16倍
近日,由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和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組織編寫的《2019年全國高素質農民發展報告》和據此編制的“全國高素質農民發展指數”發布。《報告》表明,我國高素質農民隊伍質量結構不斷優化。從受教育程度看,2018年高素質農民隊伍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1.1%,比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農業生產經營人員高出22.8%;從年齡結構看,35歲及以下的占16.8%,35至54歲的占72.11%?!秷蟾妗凤@示,2018年高素質農民的農業經營純收入達到每年3.13萬元,相當于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93萬元的80%,是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萬元的2.16倍。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