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民合作社事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8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不斷提高農業經營效率”,同時強調“發揮億萬農民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
按照中央要求,農業農村部認真履行職責,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法律貫徹落實,推動合作社蓬勃發展。一是擁有數量快速增長。到2018年9月底,依法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213.8萬家,入社農戶占全國農戶總數的48.5%,成立聯合社1萬多家。二是業務領域不斷拓寬。在專業合作、單一要素聯合的基礎上,向土地、資金、技術、智力等綜合合作、多要素組合轉變,有1.16億畝家庭承包耕地流轉入合作社,1.6萬家合作社發展農村電商,6000多家進軍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三是服務能力持續增強。23.4萬家服務業合作社,3.3萬家創辦加工實體,合作社為成員提供經營服務總值達到1.17萬億元,為每個成員平均分配1644元,全國有237.5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實踐有力證明,合作社已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現代農業建設的中堅力量。
在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農民合作社面臨新的發展機遇,肩負新的歷史使命。農民合作社是農民群眾的組織者,合作社以農民為主體、以服務為宗旨,是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重要組織載體。農民合作社是資源要素的激活者,通過組建合作社,集聚農民群眾的土地、閑置農房等資源資產,聚集人才、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理念等要素,發揮資源要素的聚集效應,為鄉村發展注入活力。農民合作社是鄉村產業的引領者,發展鄉村產業,必須要有引領龍頭,合作社是最重要的龍頭之一,一些合作社通過挖掘農業農村多重價值,發展鄉土特色產業,唱響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的主旋律,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民合作社是農民權益的維護者,分散的農民以合作社的形式組織起來,能夠在市場上增強農民的主體地位,在生產過程中,降低生產成本,在鄉村治理中,推進民主管理。因此,農民合作社的發展是鄉村組織振興的重要內容。
培育和發展農民合作社,使之有能力主動參與鄉村振興、切實發揮功能作用,關鍵是實現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這些年我國農民合作社發展成效顯著,但問題也不容忽視,合作社規范運行水平不高、創新發展能力不足、指導扶持服務體系不健全,迫切需要找出一條系統、協同、整體推進合作社發展質量的有效路徑。從各地實踐看,市縣層級對推動合作社發展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抓好整縣推進是核心。為探索整縣推進的方法路徑,2018年10月農業農村部啟動了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先期選擇了8個省的30個縣作為第一批試點,計劃滾動推進,不斷擴大試點。
整縣推進試點工作的思路就是,以促進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堅持規范與創新并舉,強化指導扶持服務,以優示范,由點到面,樹立一批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縣域樣板。重點任務聚焦三個方面:一是發展壯大單體合作社,一方面要規范發展,另一方面要扶持引導,著力推動合作社建立完備的成員賬戶、實行社務公開、依法分配盈余,保障成員權益,培育壯大一批規模大、競爭力和帶動力強的合作社。二是培育發展合作社聯合社,著力推動農民合作社行業間、區域間、產業間的縱橫聯合,發展一批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高、品牌知名度大、競爭力強的合作社聯合社。三是提升縣域指導扶持服務能力,加強合作社政策的引導,強化規范化管理,完善扶持政策,搭建服務平臺,為合作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