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完成扶貧攻堅任務的關鍵之年。如何發揮合作社在發展產業、助力脫貧上的示范引領作用,成為很多地方正在努力探索實踐的方向。近日,記者關注到湖南省洞口縣有這樣一家合作社,在發展蜜桔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方面走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他們的做法或許值得借鑒。
最重要的是打響品牌
“現在我們合作社的蜜桔比前幾年的價格翻了好幾倍,從1.5-2元/斤漲到了3元/斤,好的能賣到10-20元/斤。”在向記者介紹合作社基本情況時,洞口龍桔蜜桔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尹正光高興地說。
為什么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尹正光謙虛地說:“主要還是我們的蜜桔甜度高,口感好。”而這也得益于洞口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氣候環境。據了解,洞口縣深處雪峰山東南麓,形成了獨特的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冬暖夏涼、晝夜溫差大,加上略帶酸性的黃壤,從而造就了蜜桔的優秀品質。在上世紀70年代,被周總理親自命名為“雪峰蜜桔”,現在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而經過一番深入了解后,記者也發現謙虛的背后,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即是品牌的驅動。在北京做了20多年生意的尹正光,回到家鄉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對雪峰蜜桔產業統一管理,打造綠色、有機品牌。合作社還聘請了專家教授在缺肥、土壤品質提升、病蟲害防治、有機種植方案制定等方面及時給予技術指導,“這樣種出來的雪峰蜜桔才更健康,品質更好。”
目前,合作社在13個鄉鎮共擁有41個果園,加入合作社的所有果園都按照這個統一模式進行管理。因種植過程中所產生的全部費用統一由合作社結算,因此沒有果園私自亂用化肥、農藥的現象。
如今努力沒有白費,尹正光告訴記者,他終于吃到了小時候的味道,甜味濃郁還帶有蜂蜜的醇香。這樣品質的蜜桔也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和歡迎,不僅銷往湖南其他市縣,還遠銷北京等地。其中有30%的蜜桔通過與北京的超市、電商合作走向了高端市場,價格也得到提高,少則6.5元/斤,高達20元/斤。2018年合作社總產值超過了6480萬元。
最有價值的是帶動農民就業
“我們每個果園的工人用的都是周邊的留守婦女,她們大多都50多歲,以前在家沒別的事,現在來我們果園做事,多多少少都有了一份收入。”說起合作社的用工情況,尹正光略有自豪地說。據統計,目前合作社帶動就業300多人,其中超過100人每年增收6000多元,30人左右增收15000元左右。
除了獲得工資性收入外,如果以土地和資金入股果園還可以獲得分紅。尹正光告訴記者,不管這個果園是屬于村集體、村內合作社,還是個人的,合作社都與他們簽訂合同,約定占有的股份比例。年終時,合作社根據當年的產值進行分紅。“這時在果園以土地或者資金入股的農民,就可以在村集體或村內合作社提取10%的管理費后拿到分紅。”現在,合作社擁有未掛果的果園7000畝,掛果的老果園1800畝,每畝帶動農戶增收100元。這種土地變股本、農民變股東的方式,有力保障了農民分享產業融合的收益,2018年合作社精準幫扶貧困人口達到300人。
為更好地幫助合作社銷售蜜桔,尹正光還成立了湖南湘洞果品有限公司,對蜜桔進行分級銷售。
如今合作社已經形成了集產、供、銷于一體的現代農業鏈閉環。部分幼樹已經掛果,5年后將進入盛果期,預計將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未來,合作社將繼續重點打造精品、綠色、有機農業,以品牌提高產業綜合效益,真正讓農民受益。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