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湖南省家庭農場發展的“分水嶺”。之前,全省沒有1家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家庭農場。2013年中央1號文件首次提出發展家庭農場,湖南省迅速響應行動,大力培育、加快推進,家庭農場實現快速發展。目前,家庭農場認定總數已發展到3.89萬戶。家庭農場的培育壯大,有力地推動了現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主要做法是:
頂層設計上定準“三個位”。2014年,為了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省政府組織實施了兩個“百千萬”工程,在工程中專項設立了家庭農場“萬戶”子工程,重點扶持家庭農場1萬戶;2015年,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的意見》,進一步明確家庭農場的內涵和定位,根據意見要求,2017、2018年湖南省共創建省級示范家庭農場179戶、家庭農場示范縣15個。瀏陽市孔蒲中家庭農場主孔蒲中作為9名基層代表之一參加了2018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意見征求座談會。
湖南省在頂層設計方面的具體做法是:一是定準現代農業建設的“基礎位”。工作之初,就把家庭農場作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重要力量,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載體,將其發展列入農業現代化“十三五”規劃重點內容,要求各地采取有力舉措扎實推進。二是定準家庭農場規范發展的“基本位”。明確家庭農場基本內涵,要求以家庭經營為單元,以第一產業為主業,以集約生產為手段,以適度規模經營為基礎。比如在規模上要求適度,對種植類家庭農場,明確山丘區面積 50-80 畝,平湖區 100 畝左右(從事設施農業生產的面積 30 畝左右),防止“貪大求洋”,確保規范發展。三是定準農村創業創新的“基地位”。把家庭農場作為農村創業創新的重要基地,鼓勵引導返鄉下鄉人員創辦領辦。認定家庭農場中,退伍軍人、返鄉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企業老板等創辦的占53%,“80后”“ 90后”家庭農場主占16.6%。
推動落實上用足“三個力”。為確保“萬戶”工程落地見效,主要從三方面著力:一是抓實政府推力。將“萬戶”工程列為政府重要工作內容,實行省市縣三級共建,以縣為主。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調研部署,多次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和專題會議,研究解決相關具體問題。各市縣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形成了層層推動落實的良好局面。二是凝聚部門合力。建立了省政府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席會議制度,強化部門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門根據職能出臺了相關政策措施,在財政投入、農業基礎設施、科技推廣、金融支農等方面加大家庭農場支持力度。省財政、省農委5年整合資金約5.66億元,扶持家庭農場10022戶。三是激發內生動力。5年來,全省家庭農場主自發投資達218.7億元,以市場為導向,立足資源稟賦,找準選優核心產業,形成了種植、養殖、種養結合、休閑觀光等特色鮮明、結構合理、類型多樣的家庭農場發展格局。
協調服務上解好“三個難”。一手抓扶持推動,一手抓協調服務,為家庭農場發展排憂解難。一是解土地流轉難。通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讓農民放心流轉土地,引導土地向家庭農場流轉。全省家庭農場流轉土地717.2萬畝,占全省土地流轉總面積的27.61%。二是解技術裝備難。在中央補貼基礎上,省市縣財政再補貼30%,支持家庭農場購買農機。三是解融資保險難。新增10個湖南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品種,擴大了農業保險覆蓋面。出臺了《關于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工作的通知》,對300萬元以內的貸款按照銀行基準利率的50%進行貼息,2018年已付貼息952.62萬元(其余在貸款歸還后再進行貼息)。此外,部分銀行專門為家庭農場定制金融產品。截至2018年11月末,對家庭農場累計放款36億元。
(本文由湖南省農業農村廳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