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上海 在融合發展中提升家庭農場經營能力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不斷提高農業經營效率。近年來,各地根據當地實際和農業生產特點,積極培育發展家庭農場,取得了初步成效。現將上海、湖北、浙江、湖南、江蘇的做法經驗予以編發,供各地參考。

  上海市高度重視家庭農場培育工作。自松江區2007年開始探索糧食生產家庭農場,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2018年全市家庭農場4424戶,其中,糧食類2891戶、機農結合類809戶、種養結合類86戶。2017年家庭農場平均純收入約13.36萬元,糧食生產家庭農場的土地經營規模平均為145畝,家庭農場水稻種植面積58.62萬畝,占郊區水稻種植面積的50.78%。在實踐中,注重探索與其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合發展。目前已經探索出了包括“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鎮農投公司+家庭農場”“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等5種不同的形式。家庭農場已逐漸成為都市現代綠色農業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

  一、健全政策體系

  上海市建立和健全培育家庭農場“2+9”配套政策體系,出臺了2個市政府辦公廳文件和9個區政府文件,家庭農場發展政策體系逐步完善,主要包括5個方面:

  一是財政政策。包括農業扶持政策、土地流轉政策向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市、區對發展家庭農場實行考核獎補,對大中專院校畢業生返鄉參加家庭農場經營給予補貼和獎勵等。如金山區對經考核通過的糧食型家庭農場和糧經型家庭農場中糧食作物部分,原則上給予每畝每年100元補貼,對通過綠色、有機認證(含轉換期)且考核70分以上的家庭農場,另疊加補貼100元/畝。經作型家庭農場和糧經型家庭農場中經濟作物部分,在符合條件的基礎上,將優先扶持其基礎設施、生產設施、農產品品牌建設和農產品流通銷售服務。奉賢區對由村委會統一規范流轉,實行規模經營、規范種植,水稻面積在100-200畝的家庭農場,根據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綜合考評,給予考核獎勵,由鎮核實兌現給糧食生產家庭農場。再比如嘉定區為提高本地家庭組建家庭農場積極性,對家庭農場所在村給予每年每畝300元(按家庭農場經營面積)管理補貼。

  二是金融政策。銀保聯合項下家庭農場貸款擔保金額最高為50萬元,對家庭農場發展農業生產經營的貸款進行貼息和保費補貼。浦東新區對資質較好的家庭農場給予小額貸款擔保及貼息。區農委予以貸款擔保推薦及貼息,由郵政儲蓄銀行和安信農業保險有限公司依據家庭農場農業生產規模、種類、投入成本等視風險狀況確定最高不超過30萬元的小額貸款,幫助家庭農場紓解運營資金壓力;金山區試點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2016年在呂巷鎮開展試點工作,共受理6家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其中,糧食型家庭農場1戶,115畝種植面積成功獲得貸款20萬并享受60%的貸款貼息。2017年22家家庭農場獲得貸款,貸款金額455萬元,貸款貼息補貼6.55萬元。

  三是社保政策。打通家庭農場家庭勞動力參加職保的渠道,上海戶籍人員在家庭農場就業期間,可通過集體參保方式,參加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保險。閔行區家庭農場經營者享受本區農業就業補貼每月600元;嘉定區對就業年齡段家庭農場經營者,提供每人每月700元社保繳費補貼;浦東新區將家庭農場經營者納入涉農經濟組織用工補貼政策范疇。即給于繳納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1500元,并在上年標準基礎上比照當年浦東新區就業困難人員補貼標準作同比例調整執行,每家家庭農場最多可有3名人員享受涉農經濟組織用工補貼。

  四是非農就業政策。實施“離土農民就業促進專項計劃”,包括離土農民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費補貼、跨區就業崗位補貼。如浦東新區鼓勵浦東農村籍大中專畢業生回鄉創業經營家庭農場。畢業5年內的本市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創辦家庭農場,正常開展經營且創業者本人和從業人員繳納社會保險滿三個月的,給予家庭農場一次性5000元的開辦手續費補貼。

  五是培訓就業政策。開展家庭農場經營者職業培訓,鼓勵本市“就業困難人員”在涉農單位就業。2017年共培育了4185名新型職業農民,其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932人(主要為家庭農場主、合作社帶頭人、龍頭企業負責人)、專業技能型2278人、專業服務型882人、現代青年農場主93人,順利完成了農業農村部和上海市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任務。

  二、完善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登記制度,區農業部門建立家庭農場初始登記制度,對家庭農場進行認定和管理。報備制度,市農委建立家庭農場報備制度,通過經市統計局批準的《家庭農場登記表》和《家庭農場經營情況表》,將家庭農場信息納入上海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息管理系統,開展網上報備。統計制度,市農委與市統計局擬定家庭農場統計報表,將家庭農場年度統計數據納入《上海農村統計年鑒》。監測制度,在完成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家庭農場發展情況監測工作基礎上,各區農業部門有針對性地開展家庭農場抽樣監測,分析家庭農場發展情況。培訓制度,將家庭農場經營者納入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計劃。考核制度,區農業部門設立考核獎補資金,將家庭農場農業生產的茬口安排、適時收種、安全用種用藥、外圍溝清理、秸稈還田、生產管理、場容場貌等納入考核范圍,考核不合格的,終止家庭農場土地租賃合同。示范創建制度,擬定上海市市級示范家庭農場評定辦法,目前市級示范家庭農場76個。

  三、探索與現代農業融合發展

  家庭農場發展重點已逐步從“培育發展”向“提升發展” “融合發展”轉變。因此,注重引導家庭農場與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開展產品對接、要素聯結和服務銜接,強化家庭農場生產能力,實現家庭農場經營能級的提升。

  品牌新紐帶。松江區成立區農民合作聯社,積極培育“松江大米”品牌和地理標志,組織糧食家庭農場按照標準化生產,符合品牌質量要求的加盟使用這一品牌,提升家庭農場產品的附加值。浦東新區和金山區將家庭農場納入本區農產品品牌培育體系,引導家庭農場發展品牌農業。

  產銷新形式。2017年開始調優家庭農場水稻種植結構,率先啟動上海市郊農業生產由“賣稻谷”向“賣大米”轉變,2018年繼續開展從“賣稻谷”到“賣大米”向“賣品牌”轉變活動,打造地產綠色農產品品牌,擴大市場營銷及宣傳推介,創新產銷對接新模式,除百聯集團旗下聯華大賣場、標超外,新增城市超市、綠地集團的G-Super全球商品直銷中心、盒馬鮮生等線下渠道共53家,并積極拓展了盒馬鮮生、本來生活網等線上銷售平臺,實現銷售網絡由上海本地擴展至全國多地。

  經營新主體。家庭農場經營者素質整體提高,“農二代”農場主不斷涌現。家庭農場經營者學歷結構不斷優化,2017年家庭農場主初中及以上學歷占90%。隨著家庭農場培養機制和扶持政策的逐步成熟,一批80后“農二代”家庭農場經營者不斷涌現。如金山區家庭農場經營者夏劍鋒辭去工廠的工作回家鉆研草莓、西瓜種植技術,成為糧經結合家庭農場的典型示范;浦東新區家庭農場經營者趙淑俊畢業于復旦大學,棄高薪陪父親種植水稻,在學習田間耕作的同時,還積極探索網商和微商。創業大學生、致富能手等新群體為本市家庭農場的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

  (本文由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供稿)

責任編輯:郭媛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