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耒陽“一核五會”:治理鄉村很有效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賀 瀟 字號:【

  今年春節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在享受親情溫暖、共度團圓佳節的同時,趁著走親訪友開展了鄉村治理調研。

  一、湘南地區的村莊特點

  我的家鄉耒陽是湖南南部的一個縣級市,常住人口超過百萬,2017年城鎮化率為51.04%,農村人口眾多,勞動力大多外出務工。我訪談了幾個村莊,具有鮮明特點。

  一是聚族而居,有宗族色彩,但宗族力量不強。爺爺老家和奶奶老家分屬太平鄉群建村的兩個自然村,一村姓賀,另一村姓匡,隔溪對望,世代聯姻。匡家村大約有兩百年歷史,從一個祖爺爺開始,發展到現在50余戶、200多人,有族譜、正廳屋(即祠堂),分為三房親族,無族長,每房有主事人,幫助協調房內各事。賀家村只有約120年歷史,百十口人,是個小村,分四房,同樣無族長,有正廳屋、房內主事人,去年開始修族譜。父親朋友帶我去的小水鎮小圩村,由原小圩村、泉山村、源頭村合并,1200余戶近五千人,80%是李姓,原小圩村、泉山村是所謂“大房”,源頭村是“五房”,有族無族長,建有李氏正廳屋。本地村莊大多沒有宗族管理,日常交往以個體家戶和相近的親族為主,僅紅白喜事時請族里輩分高的老人出面,宗族沒有絕對權威,難以形成強大的宗族力量維持村內自治或對外抗衡。

  二是勞動力大量外出,離村不棄村,農業發展有空間。耒陽靠近廣東,青壯勞動力大多南下到廣州、中山、東莞務工,有的轉移就業到了市區,留在村里種田帶孫的都是老人。但村莊并未完全凋敝,破敗的祖屋邊是一棟棟兩層小洋樓。人們賺了錢先回村蓋所大屋,再在市區置辦房產安置老人孩子,比較富裕的會在務工所在地考慮買房。逢年過節,在外務工的人大多會回到本村,尤其是清明節,家家戶戶都要回來祭祖。相比山區的賀家村,平原地區的小圩村情形更好些,離市區開車就20分鐘,利用申報傳統古村落的機會,改善了道路等基礎設施,村容村貌大為改觀。約一半的村民外出務工,留下的人也在努力發展產業,有大學生組建合作社種植紅薯的,有發展幾千畝油茶林的,還有計劃引進藥材加工廠的。但總的看,耒陽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仍有空間,土地流轉價格低,小圩村每年150元/畝,大舅家在淺山區,僅收100元,二姑父曾將承包地無償讓給別人耕種。

  三是能人反哺,鄉賢作用突出,共治共建村莊。村莊的治理和建設并不只是村民自己的事。很多早已不在村里居住、也并非農業戶籍的農家子弟,仍然參與了村莊很多活動。比如年前小姑父村里建正廳屋,募集資金、建設規劃、落成儀式等都是子弟們操持。村里修渠挖溝修路,子弟們都積極捐錢捐物。老家鄰村的大戲臺子由辦私立學校的子弟捐資興建。小圩村修復古正廳屋,需籌款一百多萬,有子弟捐了10萬元。大量建設要依托這批子弟,村里謀劃大事也聽取他們的意見,建立鄉賢會就為了用于維系子弟與村里的關系,為他們提供平臺參與村莊治理。

  二、“一核五會”的鄉村治理機制

  這兩年耒陽按照省里統一要求,在農村全面推行“一核五會”,即以村黨組織為領導核心,發揮村民委員會、村民議事會、監督委員會、紅白理事會、鄉賢會作用。我對村支書李佐南和組織委員李貴華進行了電話訪談,大致了解了小圩村鄉村治理的主要做法。

  村黨組織是核心。小圩村共72個黨員,大部分是老年黨員,年輕黨員少且主要在外打工。我問李佐南,黨員這么少、又不在本地,怎么發揮“核”作用?李佐南說,關鍵是發揮每個黨員的作用。現有29個村民小組,三分之一的小組長是黨員,其他黨員也都積極參與村莊治理。注重加強黨員學習,建立黨員遠程教育站,每月開展學習討論。村支部有8人,其中1人為聘任人員,每月6日為支部主題黨日。

  村民委員會、村民議事會、監督委員會、紅白理事會、鄉賢會各自發揮作用。村民委員會設主任和副主任,其中主任是黨支委成員,主要是抓好全村的日常工作。李佐南之前就曾擔任村主任長達十多年。村民議事會成員9人,其中4人是村民小組長,2人是“兩委”班子成員,3人是村里輩分高、說話權威的主事人,遇到重要事情如公益事業、村里工程等召開會議,每年約8次。村委會設有專門的村民議事室。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3人,都是村里有威信、做事認真的人,主要監督財務開支及項目。現在財政補貼都能通過APP查詢,老百姓對監督委員會的要求更高了。鄉賢會目前是5人,都是企業家,經常為村里發展出主意想辦法。沒有人數限制,滿足條件都可以申請加入。紅白理事會就為鼓勵紅白喜事新事新辦、簡樸節約而成立,現在也是5人,包括老支書、聘任干部、兩個村民小組長、小圩村(自然村)紅白理事會管事,幫助村民收取禮金、布置場面、明確風俗,現在喜事小辦、喪事簡辦漸成風尚。

  村里還有敬老院和農家書屋等文化社會服務。57位五保戶生活在敬老院,由民政部門撥付資金。年底李佐南很關心老人們是否吃飽穿暖,我兩次電話訪談都碰上他在敬老院忙里忙外。村里集體經濟薄弱,賬上沒什么錢,沒什么福利給老人,逢年過節只能靠幾位農民企業家送些慰問品。農家書屋由文化局推動,地點設在村委會,很多村民喜歡在中午去讀書。

  三、幾點感受

  一是地方開展鄉村治理的探索卓有成效。關于鄉村治理是否取得實效的問題,李貴華說,以前偶爾還有一兩起鄰里矛盾,現在都沒有了,老百姓在外面見多識廣了,小事不在意,大事有了村級調解機制也很快就解決了。太平鄉鳳光村民風彪悍,以前經常因為邊界矛盾與隔壁永興縣坪田村打架,后來成立了新鄉賢會,兩村群眾自籌資金200多萬元聯合興建了文化活動中心和休閑文化廣場,組建了腰鼓隊、廣場舞隊,以前見面就打架的死對頭,現在變成了一起打鼓跳舞的老伙伴。我這幾天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地方在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強化農村產業發展、推動農村民主法治進程、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等各方面作出的積極努力,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鄉村治理體系積累了豐富經驗。要充分挖掘和總結此類實踐探索,廣泛宣傳典型案例,為全國各地開展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提供可學可復制的樣板。

  二是當前鄉村治理還存在諸多痛點。基層黨組織凝聚力號召力不強,以小圩村為例,總人口超過4800人,黨員只有72人,占比約1.5%,除去外出務工的中青年黨員,日常在村的也就50多人,難以真正承擔起核心作用。產業經濟組織發育不足,調研的幾個村,集體經濟都很薄弱,僅有一點集體林的收益。這兩年市里財政緊張,對農村資金支持有限,村里要辦大事得靠籌款,村民獲得感不強,歸屬感也有所削弱。幾個合作社都處于發展初期,帶動能力還不強,難以形成經濟紐帶。農民民主法治意識不夠,文化水平低的普通村民主動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不高、程度還不深,對村干部又缺乏基本的信任。

  (作者單位: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

責任編輯:張璟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