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綠能:堅持流轉經營與托管服務并舉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2009年9月,江西省安義縣農民凌繼河帶著外出務工30多年積累的豐厚資金和人脈資源回到了家鄉鼎湖鎮西路村,流轉了全村土地成立江西省綠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帶領鄉親們共同創業。目前綠能公司已發展成為一家集水稻種植、種植技術推廣、大米加工及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業企業?,F有員工370余人,其中管理科技人員45人,聘用當地長期農民工325人,季節性用工達到400余人,總經營面積為20.2萬畝,其中流轉土地自營面積4.4萬畝、社會化服務托管面積15.8萬畝。2018年總產值達到1.15億余元。綠能公司的實踐不僅解決了農村土地撂荒,實現糧食優質高產,而且還讓傳統農民成為以租金、薪金、獎金、股金“四金組合”的現代農民,構建了糧食生產經營的“綠能模式”。

  “綠能模式”的經驗做法

  “綠能模式”即立足糧食生產經營,以“基地+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加工”為經營模式,以“公司自營(流轉)和社會化服務(托管)”為主要路徑,實現家庭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相互促進。

  一是“四金”富農。目前,公司直接流轉土地4.4萬畝,由下設的27個生產隊負責管理,每個生產隊由4對夫妻組成,每隊負責面積約1600畝,平均每對夫妻年收入可達15萬元左右。主要收入來源為“四金”:“流轉有租金”:通過縣、鄉(鎮)、村三級土地流轉平臺,公司流轉土地面積逐年遞增,土地租金也由2010年的200元/畝,提高到目前的500元/畝,高出當地零星流轉租金200元/畝。“務工有薪金”:吸納當地農民為公司產業工人,按月發放工資,員工薪金年收入6萬元左右。“超產有獎金”:通過制定產量標準,績效考核,獎優罰劣,充分調動農民產業工人生產積極性。如“種糧狀元”劉高美在2016年就領取了35萬多元的超產獎,九年來,公司累計為員工發放獎金2037萬元。“入股有股金”:以村級為單位成立種植合作社,吸納一般農戶和貧困戶為社員,利用其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的土地委托綠能公司經營。公司承諾,不管盈虧,除保障農戶500元/畝租金外,另有160元/畝以上的固定收益,其中60元/畝用于壯大村集體經濟、100元/畝用于農戶和貧困戶按股分紅。截至目前,公司已經帶動800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人均增收3000多元。

  二是“田保姆”助農。為實現農業“集約生產、節本增效”的目標,公司自2016年起,相繼成立了水稻種植、統防統治、農機服務等專業合作社,為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等經營主體提供從種子、化肥和農藥的購買,到機耕、機插、機收,稻谷烘干,以及市場銷售的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托管的社會化服務,充當“田保姆”。通過托管經營,種植戶生產成本降低,增產又增收,以種植中稻為例,托管前成本為1110元/畝,產量1110斤/畝,收入1375元/畝,利潤265元/畝。托管后成本為1080元/畝,產量1200斤/畝,收入1680元/畝,利潤600元/畝。托管后,每畝收入凈增335元。目前,已實現托管面積15.8萬畝。

  三是“訂單”幫農。國家調低水稻收購保護價后,導致大部分種糧大戶種糧效益下降、積極性不高。為充分調動農戶種植積極性,公司在為種植戶降成本的同時,通過制定高于市場10%-15%的保底收購價,統一優質品種、統一生產標準,讓種植戶實現訂單生產,從而幫助農民提高種糧效益,抵御糧價波動風險,也為公司解決了優質糧源的問題。

  “綠能模式”的主要成效

  綠能公司從2010年的4700畝耕地,發展到現在的20.2萬畝;從2010-2012年的三年連續巨額虧損,到2013年實現扭虧為盈,糧食生產經營效益穩中有升,2018年總產值達到1.15億余元。近10年時間內,綠能公司在發展中較好地解決農產品產銷供求失衡、綠色生態農業發展動力不足、農業技術需求不旺、農業人才后繼乏人、政府政策工具不如預期等問題,是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的有益探索。

  構建利益驅動機制,破解了“誰來種地”的戰略命題。凌繼河主導的專業化分工、合同管理、有效激勵等手段,破題了“誰來種地”的戰略命題。一是多措并舉引導土地流轉。綠能公司通過讓利于民,提高農民土地租金收入;流轉出土地的農民可放心到外地創業,增加工資性收入。公司還鼓勵農民以土地入股形式流轉土地,農民在獲得股金的同時,如果外出創業不利,回家還可要回田種。不外出打工的部分農民可到公司就業,業績突出的還能拿績效獎。二是利益驅動激發種糧熱情。由于合理的薪酬制度,激發了無論是從事糧食生產、加工銷售,還是管理服務等環節的員工“干中學”的動力,還吸引了不少人來綠能公司專業種地,其中不乏“80后”“90后”的年輕人。如“90后”孫龍星2014年加盟綠能公司,每年獎金10萬元以上。從事糧食生產環節的職業農民種糧熱情更高,他們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土壤改良技術,選用新品種、使用新技術,使農業產出效益不斷提升,個人獎金收入也水漲船高。三是著眼長遠培育職業農民。公司實行專業化分工,產前、產中、產后的員工都能得到專業技能的訓練;同時還與江西農大、國家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等院校及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選派員工學習進修、在職培訓,提高綜合素質。

  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破解了“怎么種地”的現實難題。農業的弱質性和外部性,決定著僅僅依靠政府提供的公益性服務或完全依靠市場主體提供的經營性服務,都難以滿足農業經營效率提升的要求。綠能公司不僅為公司直接經營的4.4萬畝土地提供翻耕、播種、插秧、開溝、打藥、收割等全程機械化及稻谷烘干服務,還當起了“田保姆”,為農戶托管的15.8萬畝土地提供社會化服務。截至2018年,公司累計發放年終獎2037萬元,帶動周邊農戶12000余戶,農民人均增收2500元左右。綠能公司經營效率的改善,得益于土地規模經營和服務規模經營的相互促進。“綠能模式”的實踐證明,構建民辦公助、跨區域、綜合性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創新農業經營制度,打造了“三權分置”的典范。綠能公司通過村集體整村流轉,不僅降低了與農戶談判的成本,還使得農民土地租金增加、外出務工安心,村集體每年收入20萬元,形成了合作多贏的局面??梢哉f,“綠能模式”尊重了集體所有權、維護了農戶承包權,且實現糧食優質高產、農民持續增收,符合農地“三權分置”目標要求和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方向。因此,在尊重農民意愿基礎上,農地經營權流轉可有多種形式,對于農村勞動力轉移充分、土地平整的村域,可發揮集體經濟的組織優勢,實行確權確股不確地,實現土地經營權的整村流轉,這是農地制度創新值得探討的方向。實行土地托管服務,達到農業社會化服務規模化也可以實現糧食生產節本增效,是解決小規模種糧效益低與規?;a遭遇土地流轉動力不足難題的一種實踐形式。

  支農政策向規模經營者傾斜,擴大了惠農政策的“乘數”效應。近些年來農業支持政策的調整更多地體現在支持農業產業的轉型發展和農業資源的保護。綠能公司利用農業支持政策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的政策機遇,積極申報農業項目,利用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資金,建設“澇能排、旱能灌、機能耕”的高標準農田,財政資金整合效應明顯。利用農機具補貼,購置農業機械,實現了糧食種植的全程機械化,并為周邊村民提供機械化服務。利用江西省稻米區域公用品牌創建項目,統一生產、加工標準,生產了“好看、好吃、好安心(三好)”和“0香精、0色素、0污染、0陳米、0摻雜(五零標準)”的綠色大米,國家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惠農政策在綠能取得了“乘數”效應。

  (江西省綠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供稿)

責任編輯:張璟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