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習近平關于“三農”工作論述摘編》出版發行等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習近平關于“三農”工作論述摘編》出版發行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關于“三農”工作論述摘編》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論述摘編》共分11個專題,包括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書中收入286段論述,摘自習近平同志2012年12月至2019年3月期間的講話、報告、指示、賀信等70多篇重要文獻。其中許多論述是第一次公開發表。

  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關于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的指導意見》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5月29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有效發揮村民自治重要作用,創新工作措施和方法,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遏制陳規陋習,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中共中央國務院要求加強食品安全工作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于風險分析和供應鏈管理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初步建立。農產品和食品抽檢量達到4批次/千人,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總體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食品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

  中辦、國辦印發《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綱要》指出,到2020年數字鄉村建設取得初步進展,全國行政村4G覆蓋率超過98%,到2025年,數字鄉村建設取得重要進展,鄉村4G深化普及、5G創新應用,城鄉“數字鴻溝”明顯縮小。《綱要》還提出,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發展。完善對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網絡提速降費、平臺資源、營銷渠道、金融信貸、人才培訓等政策支持,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經營規模、信息化程度較高的生產經營組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實施“互聯網+小農戶”計劃,提升小農戶發展能力。

  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公布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

  近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確定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的函》,同意天津等12個省份、山西省運城市等39個地市、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等163個縣(市、區)為2019年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第四批)。全部試點任務到2020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

  農業農村部啟動第六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申報

  5月27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開展第六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申報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推薦申報工作,在2019年6月30日前將紙質材料報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通知》指出,擬認定第六批國家重點龍頭企業300家,將以聯農帶農、示范引領為基本原則,以經營業績、社會貢獻等為主要指標,優中選優,對貧困地區推薦的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優先照顧。

  農業農村部等9部委啟動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項目申報

  5月23日,農業農村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科技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發布《關于組織開展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申報認定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優先支持區域內有國家級或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的地區申請創建。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貧困縣申報創建,對 “三區三州”地區所屬貧困縣創建條件和認定標準可以適當放寬。主導品種可以選擇糧經產品、園藝產品、畜產品、水產品和林特產品等五大類特色農產品。此次申報數量為125個,時間截止到2019年7月20日。

  當前我國農業發展的效益不高,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問題是農業和二三產業相比,收益低。2017年,農業勞動力占整個勞動力的比重是25%,農業總產值占GDP的比重不到8%。25%的勞動力創造不到8%的產值,農業勞動生產率低。第二個問題,就是產業鏈條短,農業附加值不高。農民賣的農產品,大多是初字號的、原字號的,農業與加工業的比值,2018年是2.3比1,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差很遠。第三個問題,就是農業多種功能開發不夠,生態文化價值挖掘不充分。農業不僅僅是生產多少農產品的問題,它還有一個怎樣生產的問題。在這個生產過程中,它還蘊含著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的價值在里面,如果把這些價值都挖掘出來了,那就可以增值增收了。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近日在做客央視財經頻道《中國經濟大講堂》講解鄉村產業振興時分析。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本質是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與相關資源及利益之間建立科學對接機制,從而激活一切勞動、知識、土地等資源要素的活力,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竭的微觀動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杜志雄,副研究員郜亮亮在《中國發展觀察》撰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重要意義及實現路徑》指出。

  中國農村宅基地是世界上最復雜的,復雜主要體現在房地分離。城市土地按照商業用地或是工業用地等不同用途,劃定使用年限,而農村宅基地沒有產權年限,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永久性的,甚至可以繼承,作為財產傳給子孫后代。由于農村宅基地所有權是村集體的,上面的房子是農民的,私有的,而且大部分農民是以分配型無償獲得的土地,這是農村宅基地的基本特點,相當于農民得到的很大一塊福利。但是,伴隨農村勞動力轉移,大量農村房屋閑置,農村土地陷入“用不上、用不好”的困局,不能給農民帶來收益。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周立近日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全國超過15萬個村完成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

  據新華社消息,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有超過15萬個村完成了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確認集體成員3億多人,累計向農民股金分紅3251億元。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副司長趙長保介紹說,2015年以來我國先后開展了三批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共確定3個省、50個地市、279個縣為中央試點單位,前兩批129個縣的試點任務目前已經完成。

  我國計劃三年培養400萬“新農民”

  5月30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農業農村部正式啟動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其中包括三年計劃培養400萬“新農民”。該行動計劃三年分“兩步走”:到2020年基本形成農村科普框架體系,到2022年初步健全該體系。

  農村宅基地閑置程度平均為10.7%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8日共同發布了《農村綠皮書: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8-2019)》。綠皮書指出,2018年,農村宅基地閑置程度平均為10.7%。按四大區域分析,東部農村宅基地閑置程度最高,西部次之,東北第三,中部最低。另據測算,全國約有360萬畝農村宅基地空置。

責任編輯:張璟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