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以“三線兩化一平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陜西省漢陰縣以黨員干部聯系群眾為抓手推進鄉村治理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陜西省漢陰縣突出抓好黨員干部聯系群眾工作,建立“三線”聯系機制,強調管理網格化、服務精細化,建設村黨組織、村民代表大會、村委會、村監委會、村級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六位體”的治理平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創新了基層工作的有效載體,在完善村黨組織領導鄉村治理的體制機制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陜西省漢陰縣地處秦巴山區,總人口31. 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萬人,常年外出人口6. 3萬人。轄10個鎮、141個村、9個社區。過去,全縣鎮村干部僅有1300余名,難以直接聯系服務26萬農民群眾。為解決鄉村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力量薄弱、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積極性不高、農村發展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2014年在雙乳鎮雙乳村開展試點,探索推行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以“黨員聯系群眾、人大代表聯系選民、中心戶長聯系居民”為紐帶,以管理網格化、服務精細化為路徑,以村級治理平臺為依托的“三線兩化一平臺”(簡稱“321”)基層治理模式,推動基層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一、建立“ 三線” 聯系機制,搭建服務群眾橋梁

  圖1   “三線”聯系群眾工作法

  (一)黨員聯系群眾。通過年初承諾、日常踐諾、年終評諾,對農村黨員全年實行積分制管理,重點把上級政策宣傳到戶,把支部決議傳達到戶,把公益活動發動到戶,把意見建議征求到戶,搭建了黨組織與基層群眾的橋梁,密切了黨員與群眾關系。雙乳鎮三同村黨員劉武林動員聯系貧困戶和周邊群眾加入合作社,有效帶動246 戶貧困群眾增收。目前,全縣有2123 名農村黨員與群眾建立了幫聯對子,有效增強了黨組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人大代表聯系選民。在各村建立人大代表工作室,將每周三定為“ 選民接待日” ,每季度召開選民座談會,收集民意、分類交辦,年終由選民對代表履職情況進行評議,切實增強人大代表公信力。2016 年以來,全縣629 名各級駐村人大代表,共收集選民意見建議4100 條,全部回應解決。

  (三)中心戶長聯系村民。全縣由群眾推選中心戶長2354 名,協助鎮村做好信息收集、政策宣傳、糾紛調解、治安聯防、重點人群幫教等工作,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化解群眾危難急事,構筑了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二、推行“ 兩化” 管理服務,織密聯系群眾網絡

  (一)管理網格化。村內進行網格管理,村級為一級網格,村民小組為二級網格,二級網格下按20-30 戶、70 - 120 人劃分若干三級網格,全縣共劃分三級網格4876 個,各網格長由“ 三線” 人員擔任。矛盾糾紛、環境衛生、代辦事項等全部納入網格,將網格內人員、資源、服務事項信息化,實現“ 人到格中去、事在網中辦、服務全覆蓋” 。

  (二)服務精細化。依據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成員類別將村民劃分放心戶、關心戶、連心戶,由“ 三線” 人員分別實施綠色、黃色和紅色管理。在此基礎上,建成集基層黨建、脫貧攻堅、綜治維穩等七方面于一體的“321” 基層治理信息系統和“ 三線” 人員手機APP,依托信息系統和手機APP 提供精細化服務,實現信息多跑路,干群少跑路。

  圖2   精細劃分放心戶、關心戶、連心戶

  三、建強基層治理“ 一平臺”

  匯聚鄉村振興合力積極建設以村黨組織為核心、村民代表大會為決策主體、村委會為執行主體、村監委會為監督主體、村級經濟組織為支撐、社會組織為補充的“ 六位一體” 治理平臺,構建以德治為引領、自治為基礎、法治為保障的治理體系,匯集起推動鄉村振興合力。

  (一)建強支部發揮領導作用。選優配強支部班子,把“ 三線”人員作為培養村干部的重要途徑。建立“ 三聯三管強核心” 工作機制,縣級領導聯鎮、部門聯村、干部聯戶,紀委監委延伸觸角管住村干部權力, 村財審計管好項目資金, 持續掃黑除惡管住違法行為。

  (二)強化德治發揮示范作用。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推進“ 誠孝儉勤” 和新民風建設。依法制定村規民約,逐村制定,逐戶簽約,開展評議,監督落實。大力推廣優良家風家訓,征集優選家風家訓200 余條。

  (三)建立兩類組織發揮帶動作用。大力發展經濟組織,全縣共成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141 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18 家,互助資金協會116 個,促進農民人均增收超過9% ,2018 年帶動4435 戶農戶增收脫貧。積極發展社會組織,全縣組建志愿者服務隊180 余支,紅白理事會、文體協會等社會組織300 余個,筑牢黨支部統一領導,村委會、監委會和各類組織分工協作、高效運轉的基層治理“ 戰斗堡壘” 。

  (四)開展民主協商發揮主體作用。出臺村級民主協商議事制度,推行干部說法說政策、群眾說事說心聲、大事要事民主協商的“ 兩說一商” 工作機制,依托院落會、小組會、村民代表會、村民大會等形式,對村里公共事務、復雜糾紛等廣泛開展民主協商,構建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協商格局。

  “321” 基層治理立足農村“ 熟人社會” ,創新工作理念,實現了鄉村由管理向治理、由傳統到現代,人口和資源由散到聚,村級集體經濟由空到實,農民群眾由窮到富,整村由小美到大美的六大轉變。通過健全各類經濟和社會組織,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治理,提升了村民自治組織化和規范化水平;通過制定完善村規民約,促進了德治落地生根;通過民主協商,將群眾對村集體事務管理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落到實處;通過“ 三線” 人員與服務對象拉家常、聯感情,拓寬了群眾的訴求渠道,能及時發現、掌握矛盾糾紛隱患,有效預防了生活失意、心態失衡、行為失常、家庭失和、情感失迷的“ 五失” 人員惡性案件的發生。2018 年,全縣公眾安全感滿意率達96% ,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四。“321” 基層治理模式使群眾的氣順了、心齊了、勁足了,有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

責任編輯:張璟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