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小微權力清單治理微腐敗 ———浙江省寧海縣構建鄉村反腐新機制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面對農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小微腐敗及引發的村級矛盾糾紛,寧海縣在全國首創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36條”,厘清小微權力運行邊界,制定權力行使流程圖,確保權力運行規范有序,并通過目標管理考核、宣傳教育、聯動監督等辦法,推動“36條”落地生根,真正“讓群眾明白,還干部清白”。

  寧波市寧海縣位于浙江省東部,轄18個鄉鎮(街道)、363個行政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黨組織必須堅強、黨員必須過硬”的要求,寧海縣委緊緊抓住村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從2014年起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36條”制度,標本兼治推進農村基層依法治理,成為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有力支點。

  一、厘清邊界,梳理村級小微權力清單

  按照于法周全、于事簡便的原則,全面收集匯總村級組織、村干部權力事項,消化清理歸納總結,把涉農政策制度梳理形成《寧海縣村級權力清單36條》,涵蓋了19項公共權力事項和17項便民服務事項,基本實現村級權力全覆蓋。把“五議決策法”作為權力清單的首個條款,規范村黨組織提議、兩委聯席會議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決議和群眾評議流程,強化基層黨組織對村級重大事項的統一領導權。2018年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修改了28項流程,歸并取消了11項權力,完善了農村巡查等24項保障機制。

  二、明晰權限,規范村級小微權力運行

  強化村級組織、村干部權力主體的崗位職責,確保村級權力運行“一切工作有程序,一切程序有控制,一切控制有規范,一切規范有依據”。重點圍繞“36條”事項編制權力行使流程圖45張,明確村級權力事項名稱、具體實施責任主體、權力事項來源依據、權力運行操作流程、運行過程公開公示、違反規定責任追究等6方面內容。為凸顯精簡務實原則,除工程招投標等重大事項外,其余村級事務辦理流程都控制在5個環節左右。

  圖:物資、服務采購流程圖

  三、頂層設計,構建責任傳導工作機制

  建立以縣委書記為組長,副書記、紀委書記、組織部長等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將任務分解到縣委縣政府相關領導。制訂縣委“36條”目標管理考核辦法,不定期開展聯合或專項督查,全面啟動農村巡查全覆蓋,壓實各級黨組織主體責任。縣紀委將“36條”落實情況作為年度廉政檢查和主體責任報告的必需內容,對執行不力的黨組織及相關人員進行約談、問責。縣委組織部把“36條”納入基層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列入書記抓黨建工作任務清單,作為村干部備案管理的內容,層層壓實責任。縣級有關部門和各鄉鎮(街道)按照職責分工,及時完善“36條”有關政策文件,加強日常工作監督指導,推動“36條”落地生根。

  四、宣傳教育,營造入腦入心輿論氛圍

  把農村黨員干部學深悟透“36條”作為有效執行的基礎前提,分類抓好常態培訓。突出“第一書記”和村干部執行主體,把學習“36條”列為村干部和村級后備干部培訓重要內容。強化聯村干部執行把關,綜合運用周二夜學、“走村不落戶、群眾考干部”等載體形式,把學習貫徹抓在經常。組織農村黨員全員輪訓,編寫鄉土教材,組建講師團,建立15個社會治理培訓基地,以千人大黨課、支部主題黨日、現場觀摩等形式加強學習。擴大群眾知曉率,制作播放“36條”微電影、動漫,創作戲劇等文藝作品,繪制墻體漫畫,向農戶發放20余萬冊口袋讀本、漫畫圖冊和監督案例,讓群眾明白“找誰辦事、怎么辦事”。

  五、獎懲并舉,健全三級聯動監督體系

  緊扣權力行使核心環節,健全上級、村監會、群眾監督有機統一的三級監督體系。在黨委政府監督層面,制定“聯村鐵律30條”,對聯村干部指導把關不到位、問題嚴重的,評定為基本滿意或不滿意。制定加強新時代村干部隊伍建設的“鋒領頭雁20條”,配套報酬激勵、歇職教育、村干部違反規定56項具體行為和責任追究標準等正反激勵制度,開發了“36條”智慧監督系統軟件,使每個環節都可追溯、可監督。在村監會監督層面,制作村務監督明白卡、村務監督對賬單、村務監督地圖,組織全縣村務監督論壇。在村群眾監督層面,推行“議事會”等制度,扎實推進陽光村務工程,建設寧海“陽光村務網”和數字電視公開平臺,讓群眾通過家里電視或手機等方式就可查詢到村級事務辦理情況。

  六、改革升級,系統配套執行保障制度

  針對村級工程招投標市場不完善、村民代表議事規則不健全、從嚴懲戒村級權力主體法律依據不足等問題,研究制訂《保障村級組織正常工作秩序的實施意見》等30余項配套制度,為“36條”實施提供制度保障。

  “36條”實施以來,寧海縣實現了“三個轉變”。一是推進了民主政治建設,從為民作主變為由民做主。“36條”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重大決策要經過“五議決策法”,大小村務要按時按規公開,確保了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二是完善了基層治理機制,從經驗治理變為依法治理。“36條”明晰了村級組織和村干部的權力邊界,有力保障了群眾權益,成為老百姓心里的“規”,干部群眾都要依“規”辦事,全縣反映村干部廉潔問題的初信初訪逐年大幅下降。三是增強了干部宗旨意識,變群眾跑腿為干部跑腿。“36條”流程圖將如何辦事交待得明明白白,全面推行“寧海村民e點通”,讓群眾享有一次性告知、限期答復、按時辦結等權利,實現“讓群眾明白,還干部清白”。

責任編輯:張璟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