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當前農村婦女土地承包權益有關情況,進一步做好保護婦女土地承包權益工作,近期,河北省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開展了婦女土地承包權益保護專題調研??傮w上看:農村婦女土地承包權益得到較好保護,但侵犯婦女土地承包合法權益的現象時有發生,需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婦女土地承包合法權益保護。
一、農村婦女土地承包權益基本情況
近年來,全省各級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法律法規政策,積極推動仲裁方式解決婦女土地承包經營糾紛,在保護農村婦女土地承包權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據衡水、承德等6個設區市和定州、辛集市上報的情況統計,二輪土地承包以來,為125.9萬人解決家庭承包地,其中女性人口62.3萬人,占解決家庭承包地人口數的49.5%;共發生調整收回女性承包地糾紛2757起,妥善解決糾紛1355起,解決率49%,農村婦女土地承包權益得到較好保護。
二、主要做法
(一)認真落實有關婦女權益保護相關法規政策。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河北省農村土地承包條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切實維護農村婦女土地承包權益的通知》等有關保護農村婦女土地承包權益的規定,指導各地切實保護農村婦女合法權益。一是原始戶籍在本集體經濟組織、一直未遷出且為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前本集體經濟組織的人員或者其直系后代,在農村土地以家庭承包方式發包時享有土地承包權。農村婦女不論結婚與否,只要符合上述條件就享有土地承包資格。二是因結婚、離婚以及合法收養關系,由農村居民戶籍遷入本集體經濟組織的人員,在農村土地以家庭承包方式發包時,享有土地承包權。三是婦女與男子享有平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四是婦女結婚后,新居住地應當優先解決其承包地,方便結婚婦女生產生活,婦女嫁入方所在村要優先解決其土地承包問題。在沒有解決之前,出嫁婦女娘家所在村不得強行收回其原籍承包地。五是農村婦女土地承包經營權等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扎實推進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保障農村婦女土地承包權益。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作為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的重中之重,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目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已基本完成。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在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中規定,對出嫁的農村婦女,承包方家庭中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了土地的婦女,無論戶口是否遷出,都要填寫在“成員姓名”欄,但要在備注欄對戶口遷出、去世的予以注明,以保護其土地承包權益。加強土地流轉管理與服務,建立健全土地流轉管理服務中心,保障外出務工婦女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收益。
(三)積極推動以仲裁方式解決婦女土地承包經營糾紛。各地認真貫徹落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加強基層農村土地承包調解體系建設,依法開展糾紛調解仲裁工作。目前,全省149個縣(市、區)成立了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占涉農縣總數的86.6%;鄉鎮級調解委員會的數量為1691個,占鄉鎮總數的81.5%;設立村組調解小組33869個,占行政村總數的68.9%,為保障農村婦女土地承包權益保護提供了有力的組織和隊伍保障。
三、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二輪土地承包后的大多數新生女性未分到承包地。據衡水、承德等6個設區市和定州、辛集市上報的情況統計,目前未按照家庭承包方式分到土地的人口共有320.8萬人,形成原因主要是二輪土地延包以來,尤其是《農村土地承包法》實施后,實行了“三十年不變”和“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土地承包政策,至今絕大多數村組沒有調整過承包地,即使有調整的,也只是個別地方作了微調,致使1999年以后的新生人口幾乎沒有承包地。按照男女各占50%的比例估算,尚有160.4萬女性未分得家庭承包地。
(二)二輪土地承包時一些婦女未分到承包地。二輪土地承包時,部分農戶因當時糧價低、三提五統等稅費高選擇外出務工,沒有回原籍參與分地;部分經商農戶收入高于在家務農收入,自愿放棄承包地;部分村組實行“土政策”,沒有給外嫁且戶口未遷出的婦女分配承包地。
(三)個別鄉村存在著侵犯婦女土地承包權益的問題。如農村婦女出嫁后,娘家村在其尚未在新居住地取得承包地的情況下就以其不再是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為由違法收回或調整其承包地;而婆家村又以“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為由拒絕為嫁入本村的婦女分配土地。個別村在農村婦女離婚或喪偶后,強制其遷出戶口并收回或調整其承包地。
(四)保護農村婦女土地承包權益的工作力量需要加強。多數縣、鄉農經管理機構和人員配備不足,并且承擔農村財務管理、農民負擔管理、培育家庭農場和合作社、農業產業化等工作,任務繁重,調解仲裁土地承包糾紛的能力不足。大部分縣(市、區)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沒有單列仲裁經費,不能正常開展工作;仲裁員隊伍業務水平不高,能承擔首席仲裁員更是嚴重不足,致使一些損害婦女土地承包權益的疑難糾紛遲遲得不到解決。
四、工作建議
(一)加強普法教育,提升基層人員法制觀念。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宣傳媒介,廣泛宣傳《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規政策,真正把法律法規條文和精神宣傳到村、到戶、到人,提高廣大農村干部政策水平和解決農村婦女土地承包糾紛問題的能力。使廣大婦女熟悉法律知識,正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合法權益。
(二)開展確權回頭看,認真整改問題。在基本完成工作任務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農村承包地確權工作,全面整改存在的問題,加快發放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確認和保護農村婦女已經依法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三)加強仲裁建設,提升工作能力。各級黨委、政府要重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工作,切實加強基礎建設,在機構設置、人員安排、調解仲裁場所、辦案設備、檔案管理以及其他辦公設施條件等方面給予支持,加強仲裁員分級培訓,提升仲裁水平,確保農村婦女土地承包經營糾紛有專人受理、有固定地點審理、有專業人員調解仲裁。
(作者單位:河北省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總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