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精準扶貧中的“精準”問題思考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 王立亞 錢可敦 字號:【

  近年來,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進行了精準脫貧調查假期實踐活動,調研團隊成員利用節假日到廣西百色市田東縣走訪貧困地區。在走訪調查中,扶貧干部進村入戶的忙碌身影,貧困群眾擺脫貧困后發自內心的喜悅,讓調研組成員時時處處感受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扶貧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時也深刻感受到,不同貧困家庭、貧困群眾的情況千差萬別,只有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才能提高扶貧成效,才能落實“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

  當前扶貧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

  各級政府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自上而下的扶貧體系逐步建立起來。視角所及,各級黨委政府對扶貧攻堅工作高度重視,層層抓扶貧,人人講扶貧成為常態。

  貧困群眾享受的扶貧政策越來越好,由外而內的感恩之情厚重質樸。在脫貧過程中,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到了醫療保險、大病救助、最低生活保障、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危房改造補貼、扶貧小額貸款等國家扶貧政策,基本達到“兩不愁三保障”。大部分貧困戶在國家扶貧政策和駐村干部的幫扶下,擺脫了貧困,脫離了窮根,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扶貧措施越來越精準,數量龐大的貧困對象穩步脫離貧困。在長期的扶貧工作中,各地創造了很多有效的扶貧辦法,比如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基礎設施建設、村集體經濟發展等,針對不同的貧困群體,因人施策,綜合施策,幫助大批貧困人口脫貧。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全國共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280個左右貧困縣脫貧摘帽,完成280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連續6年超額完成千萬減貧任務。在國家貧困地區廣西百色市,1985年貧困人口絕對數222萬,貧困發生率74%,2017年下降到39.65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1.33%,貧困面貌得到極大改善,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農村基層組織戰斗力越來越強,農村基層治理能力和管理能力明顯提升。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各地選派了大批優秀干部擔任扶貧村第一書記,選派了大批工作隊員駐村幫扶,不僅幫助貧困村、貧困戶快速脫貧,而且也帶出了一大批優秀村干部,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村支部書記,扶植了大批農村致富帶頭人,壯大了農村集體經濟,為農村防止返貧和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通過組織開展貧困識別、精準幫扶、貧困退出和大規模輪訓,農村基層治理能力和管理能力明顯提升。

  當前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為完成目標任務,搞虛假脫貧。精準脫貧是民心工作,是政治任務。各地都按照中央確定的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的目標制定了時間表和路徑圖,全力以赴抓落實。但有少數地方脫貧任務重,一些干部產生了焦慮心理,為完成脫貧目標急躁冒進,把大量精力主要用在應付檢查上,沒有靜下心來解決具體問題、抓好經常性基礎性工作,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讓貧困戶“被脫貧”。

  對“精準”政策理解不透,亂撒“胡椒面”。精準扶貧核心是精準。但有些地方少數干部責任心不強,對扶貧政策學習不夠、理解不夠,在扶貧對象的精準確定、精準施策上,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個標準,一個辦法,造成扶貧資源的浪費和扶貧效果的打折,出現了“爭當貧困戶”“養懶漢”等不正常現象。

  一部分貧困戶缺乏自我脫貧的決心和勇氣,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部分貧困戶受教育程度低,思想守舊,缺乏改變現狀的勇氣,加上一些地方政策宣傳不到位、教育引導不到位、脫貧激勵機制不到位等原因,沒有把部分貧困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有的貧困群眾認為扶貧就是國家給錢給物,你發補貼我到手就花,你發實物我到手就賣,只圖眼前的實惠,存在“等靠要”思想,出現了“上急下不急、外熱內冷”的現象。

  解決辦法與建議

  從貧困戶的角度,需要區分以下四個類別實施精準幫扶。

  對老弱病殘幼貧困戶,實行政策兜底與長期受益項目相結合,側重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在貧困群體中,有一部分群眾因為年老體弱、久病、殘疾等原因喪失了勞動能力,生活陷入貧困;還有一部分未成年人因為多種原因失去了父母,無依無靠。對這部分群眾來說,最根本的幫助就是醫療、民政、教育等政策性幫扶兜底,并長期堅持;最直接的幫助是現金、物質幫扶。政府在用足用活社會保障政策的同時,要引導社會力量有序參與,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及愛心人士熱心參與,發動慈善機構給予持續幫扶。要為貧困戶創收提供項目支持,盡可能改善生活條件,比如幫助其設立家庭光伏發電等能夠持續受益的扶貧項目,讓其長期實現“兩不愁”“三保障”,讓他們深刻感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對因病因災暫時性貧困戶,實行政策救助與生產救助相結合,側重解決渡難關。一部分貧困戶原來并不貧困,因為家庭成員突發重大疾病、發生自然災害、出現意外事故等原因,導致生活、生產一時陷入窘困,屬于暫時性貧困,如果渡過這個關口,利用自身力量可以擺脫貧困。對這部分貧困戶,政府在給予醫療、民政等政策救助的同時,應采取必要措施幫助其恢復生產,及早渡過難關,走出貧困行列。對恢復生產有資金困難的,想辦法給予資金幫扶;對勞動力暫時缺乏的,發動黨員、鄰里進行義務幫工;對一時缺乏生產經營能力的,支持其將承包的林地和土地通過租賃、托管等多種形式,參與規模經營主體經營,享受現代農業成果。同時堅持激勵導向,鼓勵其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發展產業,引導農村致富帶頭人以“傳幫帶”的方式幫助其脫貧致富,促進貧困戶在產業鏈上持續穩定增收,加快實現精準脫貧。

  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實行產業、技能扶貧,側重解決致富能力不足問題。大部分貧困戶處在自然條件惡劣、交通閉塞、教育相對落后的地域,接觸新生事物少,受教育程度低,想致富無門路、無技術。對這類貧困戶,如果具備搬遷條件的,政府可以實施整體搬遷,幫助其到自然條件好、交通便利的地方發展生產,實現脫貧。如果不具備搬遷條件的,政府要通過產業扶貧、技術培訓、轉移就業等,幫助他們實現穩定就業、增加收入。比如,通過教育培訓,幫助貧困戶學會利用現代科技和互聯網思維,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殖業、生態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引導貧困群眾創新創業,走出一條特色發展的新路子;通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專業化的耕作、植保、農機、后加工等社會化綜合服務,拓展增收路子。

  對懶惰貧困戶,實行思想幫扶為主,側重解決“等靠要”心態。在調查中,大多數貧困群眾在黨和國家扶貧政策幫扶下走上了脫貧奔小康之路,越干越有勁頭。但也有一部分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爭著當貧困戶、低保戶。好政策不應鼓勵懶人,也不能助長“等靠要”的心態。對這部分人,政府要加強思想幫扶,幫助其斬斷“懶根”。一方面利用村民會議、家族會議等方式,宣傳自力更生、自立自強的典型,用身邊的榜樣帶動身邊的人;對懶漢行為進行抨擊,樹立勤勞脫貧光榮、“等靠要”思想可恥的導向,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另一方面調整扶貧資源分配辦法,把扶貧資金更多地投向“發展的窮人”。在一些政策的制定和決策的落實上增進激勵機制,設置相關“門檻”,采用生產獎補、公益勞務補助、以工代賑等機制,促進貧困群眾主動參與脫貧攻堅;減少簡單發錢發物式幫扶,不搞“保姆式”扶貧。通過這些舉措,讓一些懶慣了的人看到力所能及的付出能換來較大回報,從而慢慢主動參與自主脫貧,逐步提升自我發展意愿和能力。

  (作者單位: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

責任編輯:張璟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