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淺析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認定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 陳曉強 字號:【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身份認定,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的基礎性問題。當前,我國法律尚未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概念及其資格的認定問題給出具體解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認定,受當地村規民約、傳統觀念和歷史習慣等因素影響,在某些特殊人群身份認定上有較大差異,由此引發的問題不利于農村深化改革工作的順利推進。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就如何認定農村集體組織成員資格,提出如下拙見。

  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內涵外延及其權能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以土地等集體所有財產為根本,以農業等生產經營為目的,以一定范圍內的農民為其成員的經濟合作組織,其有權對農村土地進行發包,組織生產經營管理,進行收入分配。在現階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一般表現為村民小組及村經濟合作社等形式。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其成員之間具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某些程度上類似于公司與股東的關系,只有具有成員資格,才享有相關成員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可以簡要地定義為:具有該村合法村民資格,在該集體經濟組織所在的村、組居住生活,并以該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土地為基本生活保障,依法登記常住戶籍并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成權利義務的當事人。

  在農村改革逐步深化的大前提下,務須厘清村民委員會和村集體經濟組織之間的關系,要從法律和實踐上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并不完全等同于村民資格。要從法律上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條件,建議由全國人大出臺原則性的認定標準,條件成熟后,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并以此為準繩,修訂《農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中有關農村集體的表述,讓農村集體權益類糾紛止于村集體內部 。

  確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基本原則和標準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確認,一般應以依法取得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戶籍為基本原則,同時以是否形成較為固定的生產、生活關系為條件,兼顧是否喪失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情形,并充分考慮農村土地承包所具有的基本生活保障功能,明確集體經濟組織是由較為穩定的成員所組成的具有延續性的共同體,內部具有熟人社會的鄉土特征。

  依法取得包括自然取得(出生取得)和加入取得(因婚姻、收養、遺贈撫養協議、行政命令取得等)兩種情形。對于因死亡、取得其他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資格、取得設區市非農業戶口、取得非設區市城鎮非農業戶口且納入國家公務員序列或者城鎮企業職工社會保障體系或者城市居民基本生活保障體系,而被注銷或者遷出本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常住戶口的人,應當認定其喪失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由于界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對廣大農民基本權利的保護至關重要,若認定資格喪失,應當慎重。

  幾類特殊主體成員資格的確認

  “嫁娶、入贅”成員資格的認定。對于“農嫁農”人員成員資格的確定,應當側重于與哪個集體經濟組織形成較為固定的生產、生活關系,如果已進入本集體經濟組織實際生產、生活,即使常住戶口尚未遷入,也應當認定其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對于嫁入城鎮的婦女,若無前述喪失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情形,應當認定其具有戶口所在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對于“入贅婿”成員資格的認定照此處理。

  離婚、喪偶婦女成員資格的認定。離婚、喪偶婦女不論其戶籍是在嫁出地,還是已遷入嫁入地現又回嫁出地生活的,均應以現戶籍所在地確定其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

  外出學習、服兵役等人員成員資格的認定。因外出學習、服義務兵或初級士官兵役等原因遷出常住戶口的人,若無前述喪失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情形,應當認定其具有原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兩勞”服刑人員的成員資格認定照此處理。

  外出經商、務工等人員成員資格的認定。因外出經商、務工等原因,脫離常住戶口所在地集體經濟組織生產、生活的人,若無前述喪失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情形,應當認定其具有原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

  新出生人口成員資格的認定。新出生的人員,父或母一方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其自然取得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若已依法登記常住戶口,應認定其取得登記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超生子女成員資格的認定照此處理。

  “空掛戶”成員資格的認定。“空掛戶”是指戶籍在某集體經濟組織,但并不在該集體經濟組織生產、生活的人員。由于這類人員遷入戶籍的原因常是出于利益驅動等原因,未與集體經濟組織形成固定的生產、生活關系,一般應認定其不具有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的主體和程序

  認定主體。認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屬于村民自治事項之一,應當由村民委員會作為認定主體較為合適,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首先,村民委員會作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同時又作為村民的固定代理人,履行管理職責,與成員資格認定息息相關。其次,村民委員會有權對本集體財產行使管理權。再次,目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主要成員是農村村民,村民委員會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體現既定成員的意志。因此,村民委員會應當作為認定成員資格的主體。

  認定程序。一是完善成員資格認定程序。認定成員資格涉及村民利益重大事項,應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由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集體表決,以三分之二同意通過為原則。二是完善監督程序。集體經濟組織所在鄉(鎮)政府等上一級政府機構應對成員資格認定發揮正確的引導作用,并履行好監督職責。三是行使司法救濟權。為防止村民委員會隨意否定成員資格,做出侵害集體成員合法權益的行為,根據法律規定行使司法救濟權。《物權法》第六十三條第二款規定: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或者其負責人作出的決定侵害集體成員合法權益的,受侵害的集體成員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只有完善成員資格認定程序,輔之有效的司法監督程序,才能切實有效地保護好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合法權益。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安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編輯:朱梓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