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黨建引領三治融合 促進鄉村有效治理——浙江省桐鄉市探索三治融合實現路徑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編者按:浙江省桐鄉市開展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基層社會治理實踐探索,突出黨建引領,推動政府、社會組織、群眾等治理主體多方共治,發揮“一約兩會三團”的協同作用,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鄉村治理新格局。桐鄉市的三治融合實踐,充分體現了自治、法治、德治綜合運用、協同發力所產生的乘數效應。

  桐鄉市地處滬杭之間,交通便利、水路通達,全市總面積727平方公里,轄8個鎮、3個街道,戶籍人口約70萬人、新居民約55萬人。 201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93.5億元,財政總收入129.4億元。2013年以來,為解決面臨的社會問題增多、矛盾糾紛多發等困擾,桐鄉市堅持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開展了三治融合的基層社會治理探索實踐。

  發揮多方主體的共治作用

  從社會管理向社會治理轉變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治理主體從單一向多方轉變。三治融合理念的提出,有效地推動了政府、社會組織、村民等多方主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發揮。

  黨委政府層面。在全省率先創立“依法行政指數”,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提高依法決策、依法行政水平。利用文化禮堂、紅色驛站等陣地,經常性開展“法律十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宣傳教育活動,將法治意識、道德觀念傳遞到田間地頭。

  社會組織層面。發揮好社會組織社會面廣、專業性強的優勢,大力推進社區、社會組織、社工“三社聯動”,增強社團、商會、行業協會等組織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能力,推動政府向社會組織和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目前全市登記、備案的社會組織達3109個,2018年以來,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和專業社會工作經費累計達1018.94萬元。

  群眾層面。建立城鄉社區工作事項準入機制,明確村(社區)36項依法履行職責事項和40項協助政府工作事項。開展清牌子、減評比、去臺賬等基層組織“去機關化”行動,推動自治職能歸位。發揮村干部、黨員、三小組長(黨小組、村民小組、農村婦女小組)等的“微治理”作用,引導基層群眾有序參與基層事務決策、管理和監督。創新“烏鎮管家”等群防群治品牌,讓群眾做好大管家、當家人,實現了社會信息無盲區、網格監督全覆蓋。

  發揮三種方式的協同作用

  桐鄉將經過實踐驗證、行之有效的三治載體加以整合,形成了以“一約兩會三團”為重點的三治融合創新載體,協同推動基層社會治理轉型。目前,“一約兩會三團”已覆蓋全市所有村。

  “一約”即村規民約。讓村民參與制定和監督,以“村言村語”約定行為規范、傳播文明新風,綜合運用物質獎懲、道德約束等手段保障落實,使村規民約發揮更好的治理效果。崇福鎮黨委推動各村將文明餐桌寫入村規民約,由黨員干部帶頭簽訂文明餐桌承諾書,在潛移默化中引導農村群眾厲行節約,革除陋習。

  “兩會”指百姓議事會和參事會。由村黨組織書記擔任百姓議事會的召集人,由村黨組織書記或村委會主任兼任參事會的秘書長,發揮各類人才的感召力,通過專題會議、個別訪談等多種形式,解決和協調村里的相關事務,協助村“兩委”做好群眾工作,實現農村事務的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屠甸鎮榮星村火爐浜在環境整治中,參事會會長帶頭出資、上門走訪,說服村民共同支持環境整治,共同建設美麗鄉村。

  “三團”指百事服務團、法律服務團、道德評判團。以志愿服務、法律服務、道德評判為抓手,將定期坐診、按需出診、上門問診相結合,完善志愿者組織體系、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和道德評判體系,打造市黨群服務中心和“一米陽光”“ 法律診所”等為代表的市、鎮、村三級服務組織,2018 年以來服務了近3萬人次。選派法律服務團中黨員身份的“三官一師”(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到村擔任“平安書記”,發揮專業優勢,加強和規范基層組織建設,結合職能作用和日常工作,促進基層自治活力有效釋放。

  發揮三治融合的全域作用

  桐鄉高度重視先行先試的經驗積累,并在此基礎上持續深化三治融合的全領域實踐探索。

  治理區域上,從示范試點向全域治理深化。三治融合在桐鄉高橋率先試點,擴展到桐鄉的所有村,并作為“桐鄉經驗”推廣到全省和其他地區。2015年,浙江省開展村規民約、市民公約修訂工作,明確要求加入“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條款,使之成為全省3萬多個行政村、社區共同遵守的約定。

  治理領域上,從重點治理向全面治理深化。三治融合最初主要著眼于解決社會轉型期的基層維穩難題。實踐中,桐鄉進一步挖掘三治融合的綜合治理效應,推動了三治融合在基層社會治理各領域的廣泛運用。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中,充分發揮自治組織作用,民主制定整治方案,協同開展長效管理,原來老大難的“臟亂差”問題迎刃而解,取得了良好的反響和社會綜合效應。

  治理經驗上,從實踐探索向理論探究深化。在創新實踐基礎上,與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保持常態化聯系和互動,已舉行兩屆全國基層治理高峰論壇,推進三治融合理論研究不斷深化。

  三治融合基本經驗

  堅持黨建引領是核心。桐鄉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注重發揮好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村黨支部書記的“領頭雁”作用,構建了黨組織引領下的“一約兩會三團”模式,推進了鄉村治理由“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與民共治”轉變,推動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對于鞏固基層政權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抓好體系機制建設是保障。在三治融合的推進過程中,桐鄉從試點出發,在治理模式、運轉機制、基本保障等方面不斷完善制度體系,已累計出臺 40 余個文件、制度和方案,確保各項工作常態、長效推進。

  激發基層自治活力是重點。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找準自治發力點,是以三治融合撬動基層社會治理的核心。“一約兩會三團”、三小組長、網格長等“微治理”方式,打通了群眾參與公共事務的渠道,喚醒自治意識,由點及面、逐漸重燃群眾對公益事業的關注和熱情。

  形成文化氛圍是長遠目標。“三治”不會立竿見影、一融就靈,需要久久為功、不斷積累。從一開始助力維穩需要,發展到目前涉及基層社會治理的各個領域,最終要把外化于形的機制內植于心、內化為人的自覺,融入到“我自愛桐鄉”的人文風氣當中,形成具有桐鄉特色和辨識度的文化內核。

  (以上兩個案例均選自農業農村部近日發布的首批20個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

責任編輯:朱梓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