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串珠成鏈”, 讓小農戶共享現代農業紅利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本刊記者 鄒承東 字號:【

  “人說山西好風光”,巍巍太行、綿綿呂梁、滔滔汾河鑄就了三晉大地的壯闊風光,但風光背后是山西省“兩山夾一川”的地形地勢,大面積平原占比少、丘陵溝壑多、耕地分割嚴重是山西農業發展面臨的現實環境。為了找到農業規模經營的突破口,2017年,山西省農業農村廳通過開展農業生產托管試點工作,成功找到了一條適合山西省情農情的農業規模經營道路,短短數年,試點工作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勢,全省試點縣從10個變為81個,臨汾、朔州、呂梁等地整市推進試點,河北、江蘇、海南、新疆等兄弟省紛紛來學習先進經驗,農業生產托管成了山西農業一道亮眼的名片。山西農業生產托管工作何以脫穎而出?記者近日奔赴山西一探究竟。

  從10個到81個——

  地方標準實現“規范引領”

  孝斌農業機械服務專業合作社位于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榮河鎮,萬榮正是山西最初開展試點的十個縣中的一個。據合作社理事長李孝斌介紹,合作社最高峰流轉了周邊近千畝土地進行規模經營,是當地名副其實的“流轉大戶”。但隨著合作社效益逐漸提升,合作社流轉的土地不升反降,這是為何?李孝斌笑著解答了這個疑問。原來,合作社承擔了3500畝小麥“全程托管”項目,試點項目非常成功,小麥最高畝產可達1400斤,遠超當地平均水平。看到享受托管服務的村民不需要自己去種地,但是效益更好,很多村民將原來流轉出去的土地又要了回來,“我手中流轉的土地也由最多時的1000畝減少到了現在的400畝。要回去了好,我可以專心干托管了,精力也更集中,就會干得更專業。”李孝斌說。

  孝斌農機服務合作社所承擔的正是去年山西在27個縣推行的農業生產托管試點項目,通過農民與服務主體雙向選擇、公開選拔的方式,各試點地區選拔了服務組織280個,為近26萬小農戶提供生產托管服務。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農村合作經濟指導處副處長敖軍告訴記者,“試點工作的基本原則是把服務小農戶作為政策支持的主要對象,著力解決小農戶的規模生產難題。政府的主要作用是精準引導小農戶接受生產托管服務,實現精準服務,防止‘政策壘大戶’的情況發生,同時支持服務主體去集中連片地區開展服務,避免撒胡椒面。”孝斌農機服務合作社從“流轉大戶”到“服務主體”的轉變正是這一原則的直接體現。

  2018年,中央財政支持山西7731萬元開展農業生產托管試點,完成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試點面積77萬畝,按托管系數統計輻射帶動890萬畝。隨著農業生產托管試點面積逐漸擴大,服務主體越來越多,怎么保證農業生產托管規范化、高質量發展,避免規模不經濟成了當務之急。7月11日,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全國首個農業生產托管地方標準《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規范》在山西發布,從此山西農業生產托管不再是“摸著石頭過河”。“光是規模的擴大,不足以說明山西農業生產托管工作的效果,《服務規范》的出臺,標志著山西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從一開始就高起點、規范化、高質量發展。”敖軍說。

  作為試點縣之一,晉中市榆次區用100萬補助資金完成了約13000畝土地的生產托管服務,直接負責項目實施的榆次區農經中心主任范玉喜直言,“對于我們區38萬畝玉米播種面積來說,試點面積不大,補助也不多,但正是這不大的面積和補助,卻發揮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帶動了更多農戶接受托管服務,鼓勵了服務主體主動去發展集中式服務。”

  參與榆次區托管服務試點的兩家合作社,在項目外,又開展了近14萬畝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其中不乏集中連片的托管服務。項目的效果被周邊農民看在眼里,很多農民也主動提出購買托管服務,試點項目輻射帶動作用明顯。“特別是我們嚴格落實中央要求,設置了補助范圍和上限,原則上補助比例不超過服務價格的30%,單季作物每畝不超過100元。做到了既不‘壘大戶’,也不干擾農業服務市場的正常運行。”敖軍介紹說。同時,對于試點項目質量如何,山西省農業農村廳通過《農業生產托管試點項目績效評價辦法》組織各地對試點項目進行考核驗收,還建立了試點退出機制,有力保障了試點項目的質量。

  從2017年僅僅10個試點縣摸索道路到如今制定全國首個農業生產托管地方標準實現“規范引領”,山西農業生產托管工作脫穎而出,成效顯著。“把服務小農戶作為政策支持的主要對象,重點支持服務規模經營形式,集中連片推進規模化生產”的農業生產托管山西經驗正在逐漸形成。

  千帆競發——

  因地制宜探索多樣路徑

  經過兩年試點探索,山西省涌現出了一批特色鮮明、效果顯著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路徑,如“田保姆”到“田管家”的“洪洞模式”、“六核心服務、三環節套餐”的“屯留模式”等,這些實踐探索不僅得到了廣大農民和服務主體的認可,也得到了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的肯定。“山西農業生產托管試點工作的開展,不是搞行政強推,而是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對試點工作取得的效果,山西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吳志宏這樣評價。

  榆次區向來以“晉商故里”享譽三晉,久負盛名。全區糧食播種面積44.8萬畝,主要農作物機械化水平達到90%,是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核心區。“一般人都認為榆次是以工商為主的地方,卻不知道榆次發展農業同樣有很大的優勢和潛力。”榆次區副區長劉明說。

  眾鑫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是榆次區典型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主體,早在托管試點前,合作社成員們就已經開始為農戶托管土地。“我們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一開始是因為享受了國家的農機補貼政策,農機逐漸多了起來,那時我們的農機‘吃不飽’,就商量著聯合起來攬活。”合作社理事長王永崗介紹,現在,合作社有大型農機60余臺,托管面積達10萬畝。“我們只負責耕、種、管、收等中間環節,一開始給農戶干完春天的活,想著能不能通過價格便宜點,把秋天的活也攬上,所以就逐漸發展到現在這樣。”

  晉中匯豐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成立于2013年,聯合社成立時只有6家成員單位,智陪林是聯合社負責人,熟悉他的人都親切地叫他“老智”,“還記得當初在楊良村做實驗,為了讓農民相信搞托管有好處,我們收購每斤玉米倒貼3分錢,可好多農民還是不放心,于是每做完一個環節,我們堅持把村民代表請過來看,來記流水賬,最后終于贏得了村民的信任。”聯合社從楊良村的200畝發展到如今的近7萬畝托管面積、55家成員單位,一路走來的歷程,老智如數家珍。

  根據榆次主要農作物機械化水平高、生產托管服務有基礎的特點,榆次區試點著力在“上下聯通,共享共贏”上下功夫。劉明告訴記者,“上下聯通”就是把合作社和農民聯通起來,政府發揮溝通、擔保、宣傳作用,將農民的意愿集中起來接受托管服務。“共享共贏”就是合作社與農民共享集中連片服務后產生的收益以及共擔節約的成本和產生的風險。“有了政府的溝通和引導,我們做托管服務感覺就像游擊隊成了正規軍。”“老智”感慨道。

  與榆次情況不同,在臨汾市曲沃縣秦崗村,青壯年基本都外出打工。77歲的村民李志崗,兒女均在北京打工,老兩口年齡一年比一年大,干不動了,往年夏收播種農忙季節,兒女都得回來幫忙做農活。面對秦崗村缺少勞力但村干部比較有積極性和威望的特點,“我們在秦崗村試點探索以村集體為服務主體,統籌組織生產托管服務。”曲沃縣農經站站長魏潔告訴記者。

  2018年,秦崗村共托管小麥2021畝、玉米2021畝,村集體將全村5臺小麥收割機、5臺玉米播種機、3臺玉米收割機,統籌安排。托管服務項目區集中聯片,統一供種、統一技術、統一作業、統一標準和統一銷售。“五統一”不僅提高了作業效率,還在農資購買和農作物銷售上也得到了優惠。

  “當初選擇秦崗村開展托管試點,心里還有點擔心,現在看到效果這么好,打心底里高興。”秦崗村的試點同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效利用了村集體的優勢來開展生產托管服務,“秦崗村不僅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讓老百姓擁護黨的領導,同時也壯大了集體經濟,村集體當年增加收入1萬余元。”魏潔總結道,下一步曲沃縣還打算繼續進行探索實踐。

  2019年,山西省獲撥3.5億元中央財政資金開展試點工作,試點縣從10個發展到81個,占全省縣級行政區近70%,其中,臨汾、朔州、呂梁等市明確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農業生產托管試點,農業生產托管正在三晉大地上全面開花。

  成功秘訣——

  農民受益、主體獲利、政府滿意

  “我的觀點是,農業生產托管要長遠走下去,必須實現多方共贏,怎么構建起利益聯結機制是我們試點中十分關注的問題。”8月初,在榆次區的一場農業生產托管試點工作座談會上,劉明提道。前來調研的敖軍說,“我同意你的想法,而且我要補充,農業不是沒有效益,而是沒有發揮出來足夠的效益,共贏的基礎就在這里。”

  “生產托管服務究竟能不能節本增效,讓農民增收,我空口說了不算,你說了也不算,咱們算筆賬,賬算清楚了,就知道了。”對于生產托管服務究竟能不能管出效益,“老智”心里有筆賬。

  以2018年為例,據匯豐聯合社測算,聯合社的玉米生產托管服務戶與非托管戶相比,每畝種子優惠10元,每袋化肥優惠20元,無人機噴藥最少省5元,而通過合作社提供的良種優肥和更具效率的機耕機種,保守計算畝產一般增加200斤左右,按玉米每斤0.85元的售價計算,一畝地增收170元。托管戶與非托管戶一畝地就可以相差205元,再加上試點項目有補貼,還能節省更多。對于合作社來說,連片集中作業,節約了人工和物料成本,還可以分享土地規模經營的收益,有了固定的市場,實現了農戶和服務主體雙贏。

  41歲的辛志明是榆次區什貼鎮辛家莊村人,家里有13畝地,2014年他主動找到匯豐合作社聯合社要求托管,2017年一畝土地扣去合作社服務費和成本,能獲得純利800元。“關鍵是過去自己種地,需要回來2個月,現在就種和收的時候回來十幾天。我平時在外開貨車,這時間節省下來可以多掙1萬元呢。”辛志明說。

  農業生產托管不僅能夠提質增效,還能節本控污,具有明顯的生態效益。對于這點,李峰與許素梅夫妻二人管理的晉中李峰種糧專業合作社頗有經驗。許素梅告訴記者:“合作社通過集中連片開展托管,用水、用藥、化肥施用量都有了明顯減少,而這些不僅是農民自己一家一戶做不到的,如果不能實現集中服務,就連我們合作社也要打折扣。”

  “農業生產托管不僅增加了農業經營效益,還為政府解決生態環保問題提供了思路。”大同市陽高縣農經站站長李世成深有感觸,他說在農業生產托管試點前,陽高縣56萬畝的玉米播種面積,農民很少主動進行秸稈還田,經常偷偷一把火就燒了,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而且還存在火災隱患。自從2017年起,陽高縣開始進行農業生產托管試點,將秸稈還田納入服務環節,大幅減少了托管區域的環保和防火壓力。榆次區東陽鎮北席村村民石鐵榮告訴記者,“過去我種地,還田這個步驟費事還沒有效果,沒幾個人愿意做,但托管后讓合作社來做,他們的機器更有效率,我不費事,效果也出來了。”晉中市壽陽縣農經中心主任王愛保介紹,從2017年起,壽陽縣共有4個鄉鎮90個村組項目區5.7萬畝玉米進行關鍵環節托管,服務組織推廣機收加秸稈還田作業,有效解決了小農戶秸稈焚燒問題。

  據山西省農業農村廳測算,農業生產托管試點開展以來,臨汾市翼城縣托管小麥統一化學除草2.8萬畝,畝減少農藥用量20%—30%;運城市萬榮縣托管小麥畝均減少投資45元,減少11.1%,畝均增產85公斤,增幅達22.6%,全程托管的畝均純收入增加232元,增幅達55.2%。山西農業生產托管試點立足服務小農戶,引導農業服務主體集中服務規模經營,讓服務主體通過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與小農戶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真正實現了農民受益、主體獲利、政府滿意。

責任編輯:張璟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