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零碎地如何變成一塊田?柳泉村這樣干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店子鎮柳泉村有7個村民小組﹑345戶﹑1532人。二輪延包至今,由于零散的土地不利于耕種收割,還要多耗費人力物力,農民種田的積極性不斷下降,柳泉村出現了“撂荒現象”。2016年,為解決困擾農民多年的難題,當地政府在柳泉村探索推行“一戶一田”改革,按照“村民自愿、土地不減、重新分配、參與補貼”的原則,將農民分散的承包地通過“換地”“并地”等方式整合到一起,實現了“小塊并大塊、多塊變一塊”,方便了農民作業,較好地降低了生產成本,讓農業實現規模化、規范化發展,有力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

  以民為主,堅持“村民全程主導、村干部全程服務”

  講清“一戶一田”改革政策。“一戶一田”改革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首先擺上桌面的難題就是讓村民自愿參與改革。村里成立了由村內德高望重的村民、村“兩委”成員擔任成員的“一戶一田”改革政策講解小組,小組負責向村民講解為什么要搞“一戶一田”以及改革的效益。村民侯傳慶說,“剛開始不同意這種做法,俺的田都在路邊溝邊,這些年經過自己開墾,面積變得更大了,而且地塊都相對較好。但在村支書的講解下,俺明白了‘一戶一田’帶來的好處,開始動員親戚朋友積極參與。”在講解小組的不停走訪和反復講解下,8戶不愿配合的村民主動參與其中。

  征求村民意見建議。柳泉村專門成立土地調整領導小組,依據現行政策研究制定土地調整實施方案,詳細制定《實施“一戶一田”改革征求意見表》。針對住村人員,由組內成員挨家挨戶征求村民意見;針對住外村民,由其近親屬電話通知征求意見,確保全部村民知曉土地調整的重大事項。經征求意見,1532名村民全部同意對承包地進行調整。

  建立健全監督機制。推動改革,村民必須完全自愿,柳泉村村民意見1%和99%同樣重要。為維護村民切身利益,成立信訪監督組,面向社會公布監督電話,24小時接受群眾反饋的意見。只要有一戶村民不同意或者有其他建議,“一戶一田”的實施就會在解決問題之前被擱置。

  “不讓農民吃虧”,實現農民土地面積“穩定中有所增長”

  規范有序推行確保農民“不吃虧”。始終堅持“去人不去地,增人不增地”,按照現行家庭承包經營制度不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變、以原二輪土地承包村民小組為單位互換范圍不變、二輪土地承包人口基數不變、土地發展現代農業用途不變的“五不變”原則,將村民原本分散的土地,在自愿的基礎上進行有序流轉,按照“一戶一田”改革政策,345戶農民擁有了345塊地。

  探索政策獎勵確保農民“享優惠”。為了鼓勵村民參加“一戶一塊田”改革,在土地整合后,參與改革的村民三年內可享受村級合作社“統耕、統種、統收”的優惠政策。同時,政府部門也在積極探索給予村集體經濟組織適當獎金等獎勵辦法。

  推行地塊整合確保土地“增面積”。在過去小塊地時,田埂占用了很多的面積,通過實施“一戶一田”治理開發,一大片土地才不過一個田埂。眾多小地塊之間的墑溝、田埂得到整平,部分小地塊之間的水渠和生產路得到復墾,加上荒灘、荒山有效的整理開發,柳泉村農民承包地面積不但沒有減少,反而由原來的1200畝增加到現在的1560畝,增加了360多畝土地,有效土地面積增加了30%左右。

  注重化零為整,確保農民“家田毗鄰樂相宜”

  化零為整實現農民減負增收。實施“一戶一田”改革后,農戶收割、耕種、灌溉等環節的成本和工時大幅減少,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操作,保守估計每年每畝節省成本50元以上,畝均增收100元以上,在承包面積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實現了農民的減負增收。村民侯紹民算了一筆賬,“搞了‘一塊田’以后,家里的9塊田變成了一塊,過去收割的時候9塊田將近4天才能完工,現在3個多小時就能收工,付的錢也少了,一季下來能省400元。”

  化零為整實現農民糾紛減少。柳泉村345戶農民就是345塊地,地塊減少近90%,地鄰大量減少,相應糾紛也大幅度下降,促進了農村和諧穩定。村支書侯欽林感慨道,“‘一塊田’的好處不僅是增產增收,更減少了村民間的糾紛矛盾。過去由于地力不同,農戶承包的土地都是東一塊、西一塊的零散土地,1戶人家相鄰的土地可能分別屬于3、4戶人家,時間久了就會產生一些糾紛。實施‘一戶一田’后,糾紛就很少了。”

  化零為整實現土地規模流轉。實行“一戶一田”改革并通過土地整理開發后,村集體結余土地面積擴大到500畝。村集體依托500畝土地注冊成立了金海灣土地種植專業合作社,積極發展優質桃、櫻桃等特色林果。目前,合作社實現收益近100萬元,每年每戶村民通過分紅增收500多元,股份多的群眾收益更高,村里的剩余勞動力到合作社務工,每年可獲得5000多元的務工收入。村集體新增土地的有效整合帶動了村民自發的土地流轉,村民先后注冊成立多家合作社,發展特色林果業。合作社為當地農業生產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全程專業化服務,對推動農村經濟發展、農民發家致富起到積極作用。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店子鎮供稿)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