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農業大省安徽的社會化服務之路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周 策 江 濤 字號:【

  安徽省既是農業大省也是勞務輸出大省,常年外出務工人員近2000萬。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農村人口不僅出現逐漸減少的趨勢,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也在不斷加深,“誰來種地”逐漸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現實問題。為適應農業發展新形態,各地在積極探索推進服務規模經營、解決“誰來種地”問題的過程中,形成了農業生產托管、代耕代種等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助力了農業提質增效。

  主要支持政策

  強化政策引領。2015年,安徽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從主體培育、裝備建設、平臺建設、機制建設等方面對推進社會化服務作出全面安排,制定了財政、稅收、用地用電、人才等扶持政策。2018年,安徽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發改、財政部門制定了《關于大力推進農業生產托管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意見》,突出發展直接服務農戶的農業生產托管,全面推動全省服務組織的發展。蚌埠、馬鞍山、宣城等地也結合實際出臺相關政策,引導社會化服務健康、快速發展。

  加強裝備建設。全面實施農機化產業發展項目,擴面增類提標進一步優化農機購置補貼,對農業服務主體優先安排農機購置補貼,2018年全省共落實補貼資金11.25億元,補貼購置機具9.11萬臺,目前安徽省農機總動力達6508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9%,高出全國近12個百分點。全面實施農機化產業發展項目,對農業服務主體優先安排農機購置補貼,在做好大宗農機產品購置補貼的同時,突出重點補、短板補,加快糧食機械化烘干等服務設施建設,目前全省烘干機保有量達1.38萬臺,烘干能力55.2萬噸,居全國第二。

  強化項目支撐。按照要求,2017、2018年,安徽省在57個縣(市、區)和省農墾實施了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為推進項目實施,會同財政部門制定了項目實施方案,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實施的通知》。加強指導調度,指導各地建立任務清單制度,落實項目任務,建立項目進度定期統計和通報制度,先后召開4次項目部署推進調度會,對項目進展進行調度。兩年來,項目地區托管作業面積1500萬畝,服務小農戶近80萬戶,有力地推動了農業生產托管的發展。

  加大財政支持。近年來,安徽省財政安排資金3960萬元,建設237個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打造綜合服務平臺,進一步提升服務組織的綜合服務能力和水平,為各類生產主體提供全過程、全要素的機械化服務。各地相繼出臺了一系列財政扶持政策,推動農業生產托管發展。2018年市、縣共累計投入農業生產托管發展專項資金7896.3萬元,重點支持各類服務組織開展農業生產服務。安慶市對當年完成全程托管服務面積達到2000畝以上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獎勵5萬元;蚌埠市對開展全程托管服務面積4000畝以上,且簽訂托管合同2年以上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給予10萬元/家的一次性獎補;亳州市各縣區對開展托管服務的主體每畝每年給予12元至30元不等的補貼。

  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呈現四個特點

  目前,全省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發展形勢較好,主要呈現四個特點:一是服務主體持續壯大。全省各類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組織達2.2萬個,初步形成形式多樣、競爭充分的發展格局,2018年全省200多家服務組織成立安徽省農業社會化服務產業聯合會,促進了全省服務組織一體化發展。二是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全省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面積4000多萬畝,超過全省主要農作物種植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服務農戶和各類經營主體超過270萬個(戶)。三是服務形式持續創新。服務領域和范圍不斷擴大,托管服務從單一環節向綜合性服務發展,滿足了農戶和農業生產的多樣化需求。四是服務產業持續發展。2018年全省農業生產性服務增加值131億元,服務產業的興起和壯大,服務市場規模逐步擴大,成為農業新的增長極,為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作出了重要貢獻。五是服務質量明顯提高。社會化服務組織發揮農業生產綜合服務能力和專業性較強、熟悉相關政策法規的優勢,有效地將托管服務與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推廣結合起來,解決了小農戶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劃算的問題,發揮出“1+1>2”的生產效應。

  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組織主要類型

  合作服務型。農民以農機具、土地生產經營權、資金、勞動、技術為紐帶,組建農民合作社為成員及其他生產經營主體提供托管服務,形成土地股份合作、農機、種植、植保等服務型合作社,這類服務方式占全省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大多數,主要為成員提供產中的耕種防收產中服務。天長市大地聯合社通過多元主體聯合經營,大力推廣“聯合經營、統一服務”的模式,服務成員和農戶1302戶,機耕、機插、機收服務面積40多萬畝,年服務產值達6000多萬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發揮其統一經營功能,圍繞土地流轉、農田基本建設和當地農業生產提供統一經營服務。安慶市各地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村級建立各類服務組織,強化集體統一服務功能,為農戶生產經營實行全程服務。

  專業公司主導型。一方面發揮供銷、農墾、農資、農機、種子等大型涉農企業主渠道優勢,利用自身銷售網點或渠道,延伸服務產業鏈,重點發展現代農業服務業,形成一批規模大、實力強、品牌化的服務企業。省農墾結合農墾改革組建安徽省農業服務公司,是全國首家省級國有農業專業服務公司,開展全生產鏈、全產業鏈、全要素鏈服務,服務范圍覆蓋全省,年服務面積超過200萬畝。另一方面,工商社會資本投向農業服務業以及傳統的種子、肥料、農資經銷商轉型發展,組建專業服務公司。如金色家園服務公司,采取“公司+村委會+農戶”的模式,統一種植品種、統一生產資料供應、統一服務標準,整村整鄉鎮推進全程托管服務,近年來,托管面積近30萬畝。

  龍頭企業帶動型。農業龍頭企業創新帶動農戶的組織模式,按照“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原則,與農戶及其他生產經營主體結成利益共同體,通過基地建設和訂單方式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服務。農業龍業企業發揮其服務帶動作用的同時,也擁有穩定高質量的原料供應渠道。舒城縣過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采取統一播種、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測土配方、統一植保服務、統一加工、統一品牌包裝銷售“六統一”全程服務模式,建設標準化、專業化、規模化生產基地,打造農特產品品牌,訂單服務面積達11萬畝,帶動農戶約1.5萬余戶,促進農業增效、帶動農民增收。

  聯合體綜合服務型。涉農企業、農民合作社與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和農戶,通過產業聯結、要素聯結和利益聯結,組建各類服務聯合社(體),打造綜合服務平臺,形成覆蓋農業生產全產業的服務鏈,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黟縣有農聯合體以優質糧食生產為核心,以托管服務為紐帶,通過整合服務資源、建設示范基地、打造服務樣板、創新服務機制,大力推廣“有農公司+合作社+科技服務+農戶”全托管模式,輻射帶動農戶近7000戶,成功引領山區小農生產加速進入現代化農業發展軌道,并入選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

  區域服務平臺集聚型。部分服務主體通過大數據、農業物聯網等技術,統籌和整合區域內農業服務資源,搭建農業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平臺,依托平臺為農民提供全程、全產業、全要素服務。如安徽天禾農業集團在霍邱縣投資打造互聯網+農事服務中心,利用互聯網平臺,搭建農業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平臺,開展農業政策信息服務、全程托管、農資供應服務、農技服務、糧食烘干服務、糧食訂單服務、金融服務、保險服務和糾紛仲裁服務等一站式現代全程農事服務,實現服務供需對接,形成區域性服務市場。

  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主要模式

  全程托管模式。選擇這種托管模式的一般以老年農戶為主,也有一部分主要從事非農產業,并從非農產業獲取收入的其他農戶。他們或由于年老體弱無力繼續從事農業生產,或由于長年在外從事務工、經商等非農產業,將承包地委托給受托方代為耕種。受托方收取一定托管費用,為農戶提供耕、種、收、管等相關環節的“一條龍”全程服務。如鳳臺縣沿淝糯米專業合作社的“十統一”全程服務模式,即統一供應良種、統一機耕、機播、開溝、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機插秧、機收、秸稈還田、標技術指導等,為農戶提供全套保姆式服務。

  生產環節托管模式。部分農戶具有一定農業生產經營能力,并擁有若干農用機械設備,受自身條件限制,將農業生產過程中自己無法實施和實施不合算的一個或多個環節委托給受托方,服務組織則按照要求提供相關服務項目。如安徽省恒豐泰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在糧食生產關鍵環節,推出種子供應、測土配方、機耕機播、機械化防治、田間管理、機械收割等服務菜單。農戶根據自身需求,與服務組織簽訂托管協議書,把農業生產的某一環節或全部環節交給該公司托管。

  專項服務托管模式。農戶將農業生產的單個作業環節,委托從事專項服務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完成。安徽省的植保服務專業服務組織、機插秧專業服務組織、肥料統配統施服務組織等提供專項托管服務。如鳳臺縣農旺植保服務專業合作社提供統一組織、統一測報、統一配方、統一供藥、統一防治的“五統一”服務,開展重大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服務,現有 85 個成員單位、88個機防隊的社員1360名,年病蟲害統防統治服務面積達到80萬畝次,其服務范圍遍布全省。

  勞務托管模式。農戶與托管服務主體達成勞動服務協議,服務主體承農業生產的某一環節或主要環節,農戶自身承擔勞動服務以及種子、農藥、肥料等農資費用,農業生產產品歸農戶自己所有,安徽省大多數農機服務合作社采取這種模式。如鳳臺縣禾谷香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開展產中的機械化服務,水稻機插秧20萬畝,犁、旋、耕整地及植保服務110萬畝。

  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規模小、能力弱。安徽省經營性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尚處在發展的初期,這些組織數量較少、覆蓋面小。大部分服務組織還主要以提供生產技術指導等產中服務為主,糧食烘干、倉儲物流等還處于初始發展階段。產后銷售、信息技術、農村金融和農業保險服務明顯滯后。同時還面臨政策扶持不夠、利潤空間狹窄、服務市場不規范等問題。多數服務組織還普遍存在內部管理機制不健全、市場開拓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較弱等問題。

  二是服務市場不規范。大部分服務組織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兼業化多,缺乏相應的制度規范和作業標準,管理機制松散。農業生產托管是一種市場行為,大多停留在口頭協議,以口頭約定為紐帶建立互信關系,未簽訂規范的服務合同,缺乏法律層面的書面協議約束。一旦出現風險難以明晰雙方責任,容易產生糾紛。根據260戶農戶抽樣調查,只有101位簽署了書面協議,另有159位通過口頭協議達成合同。

  三是配套政策跟進不足。部分地區對農業生產托管重要作用認識尚不到位,未能給予政策層面的有力支持,在服務指導、規范管理、宣傳推廣等方面普遍存在缺位現象。個別地方稅費、用地扶持政策落實難,服務組織倉儲、機庫棚等農業配套用地不足。

  四是指導力量更不上。基層農經管理體系弱化,基層農經機構不健全,特別是當前農經工作還承擔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和農村“三變”改革等重要改革工作,基層沒有足夠的人力和精力指導農業生產托管工作。

  (作者單位: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經管總站)

責任編輯:張璟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