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牽動著每一個國人的心。除了抓好疫情防控、保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外,老百姓的“菜籃子”是否有保障,也是大家關注的重要事情。疫情發生以來,農業農村部多次部署抓好“菜籃子”產品生產保供等重點工作,強調保障農產品供給是應對疫情工作的重要內容,并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加大生產力度,千方百計增加產量。
全國農民合作社輻射帶動了近一半農戶,具有組織農產品生產的天然優勢。為加強農產品穩產保供,配合做好全國疫情防控,1月31日,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向全國農民合作社發出倡議,包括加強生產保供、確保質量安全等六項內容。倡議發出后,全國各地農民合作社紛紛響應,積極加入到防疫戰斗序列,采取多種措施強服務、保供應、重防疫,展現了合作社的硬核力量。
捐蔬菜、忙開工、快流通,努力讓農產品增量不增價
武漢爆發疫情后,局部地區出現了蔬菜供給問題,捐贈是不少合作社做出的第一選擇。在江西,樂平市袁綠蔬菜合作社1月31日將基地20多噸蔬菜悉數捐贈武漢;在山東青島,春滿林馬鈴薯專業合作社捐贈的30噸小土豆1月31日出發,第二天就到達了武漢,合作社理事會成員楊洋自掏了1萬6千元的運費;在四川,從1月30日開始,蓬安縣綠洋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們就戴著口罩采摘、沖洗、包裝蔬菜,目前該合作社已給武漢捐獻蔬菜40噸。
20噸、30噸、40噸……不光捐贈,還親自送過去。種菜這么辛苦,合作社捐的數量卻不少,“與武漢人民相比,他們比我們更艱難,這時給他們送點新鮮蔬菜,盡一點微薄之力,讓他們知道全國人民都與他們在一起共度時艱。”蓬安縣綠洋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江河道出了眾多合作社理事長的心聲。
除了向武漢運輸蔬菜外,不少合作社還做好當地醫院、學校等重點單位的蔬菜供應保障工作。湖北省荊州市有近百家農民合作社成立了荊州市抗病毒送愛心突擊小分隊,為荊州市各大醫院、學校免費送去了近3萬斤蔬菜、大米等物資。參與到其中的監利縣精華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畢麗霞表示,他們想在后勤上做一點保障,為的就是能讓前線的人員更加安心工作。
捐贈可解決一時之需、燃眉之急,但只有源源不斷地輸出農產品,充實市場供應,才能更好地配合全國疫情防控工作。因此,不少合作社在捐贈的同時,還把促生產穩供給作為最重要的任務,提前組織社員復工生產。在四川成都市龍泉驛區十陵禽業專業合作社的廠區內,工人從貨車上卸載雞蛋,推著滿載的貨筐進入車間后,按照選優噴碼、包裝、出庫的流程,配送到各大超市。自2月1日復工以來,合作社雞蛋日均銷售量達到了3萬斤,已有15萬斤雞蛋銷往各地。江蘇東海縣北芹蔬菜合作社的菜農們放棄休息,每天上市30萬斤蔬菜,在保證東海疫情防控一線蔬菜供應的同時,確保南京、上海等大城市調供穩價。“現在這種情況,菜農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保障蔬菜供應才是大事。”合作社理事長王文成說。
情況再緊急也不能疏忽農產品質量。倡議書第二條就提到確保質量安全。在全國蔬菜之鄉山東省壽光市,法學蔬菜專業合作社就作了良好的示范。他們主營的苦瓜、黃瓜、大龍長茄等3種蔬菜,主要供應上海江橋批發市場和永輝超市,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合作社并沒有放松,而是安排專人對進出人員進行實名登記、體溫測量,對車輛、經營場所每天消毒;對所有蔬菜檢測合格后再收購,確保蔬菜質量安全。
主動與武漢、北京、上海等重點城市蔬菜營銷主體對接,讓農產品快速流通,有序進城入店也十分關鍵。壽光市稻田鎮亮澤果蔬專業合作社發動業務經理全面對接各地客戶,有效解決104戶成員及部分周邊菜農的賣菜需求,讓成員種植的蔬菜應收盡收、日產日銷,已為北京、廣東、深圳、安徽、合肥等地新對接的客戶每周供應120噸—150噸蔬菜。
此外,還有很多合作社心懷大局,平價供應甚至讓利供應。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德佳康牧肉雞專業合作社拿出20噸雞蛋,以正常價格下調60%投入市場,平抑當地雞蛋價格。福建廈門嬰筑隆水果專業合作社緊密對接大中型商場超市,持續提供砂糖桔、沃柑、葡萄等水果產品500多噸,并承諾不漲價,為疫情防控的后勤保障盡一份力。
出農機、出人力、出物資,助攻疫情防控
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主體本是為農業生產提供服務的,但他們想為疫情防護出一份力的熱情依然很高,于是在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就出現了這樣一幅景象:一臺臺本應在田間地頭才能看到的農藥噴灑車搖身一變成了“消毒車”,行駛在鄉鎮農村的大街小巷。據統計,屯留區共有15家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主體對6個鄉鎮(區)開展了消毒作業。
類似的“莊稼衛士”變身“防疫尖兵”的場景在各地相繼上演。2月4日,河北武邑縣有10個包括種植、農機合作社在內的服務組織共10架無人機起飛實施消殺作業,全部為無償服務。安徽省農業社會化服務產業聯合會發出號召,要求各會員單位積極參與疫情防控。“采用無人機消毒覆蓋面廣,不留死角,極大節省了人力物力。”武邑縣華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呂朝華認為,自己有這個設備,也有這個能力,就要積極參與。
疫病無情人有情,嚴寒阻擋不了合作社的一片愛心。沒有農機具的合作社就出人、出物資。他們發揮組織優勢,抽調成員配合當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他們捐現金、捐口罩、捐消毒液和抗疫器械(霧化器)……。
在寧夏,青銅峽市廣武林果專業合作社部分成員,組建了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他們張貼懸掛宣傳標語,發放宣傳材料,檢查登記出入村車輛、人員往返情況,測體溫,上報信息,再累也覺得值得。
湖北省襄陽市臥龍山藥專業合作社37名農民成員和“山藥二代”娃娃們自發組織了捐贈,目前已經將捐贈的108300元轉賬給襄陽市紅十字會,后期還將繼續集中捐贈。在得知湖北省京山市部分醫院緊缺醫用口罩,京山市綠豐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清陽同志開車到仙桃市采購了10萬只,并于當天捐贈給京山市紅十字會。
以合作的理念搞好生產,以平凡的行動貢獻力量。數不清的合作社正以各自的方式,保障疫情防控、支援疫情防控、服務疫情防控。相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支援下,我們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