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牧區農村產權改革啟示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 余 葵 字號:【

  編者按: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列為第三類立法項目,為加快推進立法進程,做好立法充足準備,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深入四川、福建、江蘇、云南等地,實地調研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制度探索,形成一批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立法案例。經授權,本刊將陸續予以刊發。

  卡灰村是一個純牧業村,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西南的奔戈鄉,距縣城20公里,海拔4014米。2017年該村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立理塘霍曲牧場股份經濟合作社,草地資源33萬畝,賬面資產4125.09萬元;成員178戶1143人,其中2016年建檔立卡貧困戶40戶207人。

  一、全面開展清產核資明確集體家底

  卡灰村的集體資產形成較為特殊。2001年,理塘縣實行大村化小村政策,將卡灰村拆分成阿扎、安戈和卡灰三個行政村,分別設置黨支部和村委會,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實行單獨會計核算,但是原有的33萬畝草地資源沒有分開,仍屬于全體成員集體所有。2014年,甘孜州實施現代畜牧業重點示范縣建設,在三個小村進行試點,陸續形成村部、道路、牧民安居房等非經營性資產,以及牲畜大棚、生產用房、酒店賓館、儲草架、割草地等經營性資產。2017年,理塘縣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考慮到阿扎、安戈和卡灰三個小村地域相連、草地共享、人員混居,特別是集體資產都是財政項目形成的資產,由三村共同使用,因此將這三個小村又合并為卡灰村。通過全面清查核實、張榜公示、登記造冊,并經村集體成員代表會議審核等環節,最終確認卡灰村集體賬面資產4125.09萬元,其中經營性資產1656.68萬元,非經營性資產2468.41萬元;草地等資源性資產33萬畝。

  二、統一基準日規范開展成員身份確認

  卡灰村成員身份確認的基準日為2017年8月1日。成員身份確認比較簡單,因為藏區牧民受語言限制,一般都在本村生產生活,外出務工經商較少。該村成員身份確認以戶籍為依據,采取宜寬則寬的政策,只要戶籍為本村的農業戶口,不論是否享有草地承包經營權,都直接確認為成員。有一個判刑在監獄服刑的藏獨分子,雖然注銷了戶口,也確認為成員。全村經過摸底調查、張榜公示、民主協商、成員大會審議等程序,共確認集體成員178戶1143人,其中:阿扎村84戶543人,其中:貧困戶17戶88人;安戈村58戶351人,其中貧困戶15戶78人;卡灰村36戶249人,其中貧困戶8戶50人。

  三、合理折股量化資產建立股份經濟合作社

  該村折股量化的資產為經營性資產,共計1656.68萬元,將其作為總股本,按照“人人有股、量化到人、頒證到戶、靜態管理”原則折股量化集體資產,以戶為單位頒發股權證,成立理塘霍曲牧場股份經濟合作社,在農業農村部門領取登記證書。股權設置,按照總股本的7:2:1配置,每股1元。即:成員股70%,股本1159.67萬元,全體成員1143人,每人10146股,價值10146元;集體股20%,股本331.34萬元,用于擴大再生產、彌補虧損、公益事業、福利等;貧困戶股10%,股本165.67萬元,40個貧困戶每戶41417股,價值41417元。貧困戶股采取一年一評、動態管理,脫貧后股權歸集體所有,貧困戶只享受成員股權分紅。

  四、盤活經營性資產增加農牧民收入

  為有效經營集體資產,增加農牧民收入,該村將集體所有經營性資產作為投資成立“卡灰旅游專業合作社”,在工商登記為農民專業合作社,集體統一飼養牛羊,定期出欄;夏季種植須草,對牧民銷售;每年6月-9月搞鄉村旅游,統一分配游客住宿、餐飲和騎馬體驗等。卡灰旅游專業合作社的資產由集體入股1656.68萬元、174戶成員入股158.53萬元組成,共計1815.21萬元,集體控股91.3%。通過民主協商,建立盈余分配制度,并在理塘霍曲牧場股份經濟合作社章程中加以明確。當年專業合作社有盈余,首先彌補上年虧損,彌補后若沒有盈余則不再分紅;其次提取15%的公積金公益金;第三,剩余的85%向成員分紅,其中40%上交村集體,由村集體按照成員股權分紅,60% 按174戶成員各自出資比例進行分配。2017年霍曲牧場股份經濟合作社收到卡灰旅游專業合作社向集體上交利潤155萬元,其中牲畜出欄67.5萬元、賓館房屋出租22萬元,集體割草地賣草收入51.5萬元,旅游風情體驗餐飲娛樂收入14萬元。2018年集體經營性收入120萬元。全村戶均分紅2700元,貧困戶人均分紅350元。目前,40戶貧困戶已經全部脫貧。

  五、幾點啟示

  一是構建起集體與所屬企業兩級產權關系。卡灰村通過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立理塘霍曲牧場股份經濟合作社,明確了集體資產所有權和成員邊界,由其作為經營管理集體資產的主體。將優良的經營性資產投資入股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運營集體資產,探索出集體經營、利益共享、盈余按股分配、用工按勞取酬、風險共擔的股份合作經營新模式,為川西純牧區探索出了一條產業脫貧的新路子。

  二是創新產權模式讓牧民有更多獲得感。通過對集體經營性資產進行股權量化,使牧民集體資產收益權落到實處, 使缺乏現代勞動技能的牧民和貧困戶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他們比以往更加關心村集體和合作社的發展,紛紛為村集體和合作社的發展獻計獻策,主人翁意識、大局觀意識更加強烈。

  三是化解牧區矛盾促進牧區和諧穩定。卡灰村改革后建立起了股東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成員按股擁有合作社股權,從根本上消除了少數人違背多數人意愿隨意處置資產隱患,從源頭上遏制腐敗現象的產生。

  (作者系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二級巡視員)

責任編輯:朱梓滎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