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牧區“窮村”改革的“拉格日方案”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李 浩 字號:【

  青海省黃南州寧秀鄉拉格日村地處海拔3400米的青藏高原,曾經是一個生態環境脆弱、集體經濟薄弱、牧民深度貧困的牧區“窮村”。2011年,拉格日村在理事長俄多的帶領下,探索以股份合作的方式發展生態有機畜牧業,組建生態畜牧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此基礎上,2017年以來,該村積極推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順利完成了清產核資、成員確認、折股量化等改革任務,將專業合作社成功轉型升級成為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明晰了資產權屬關系,探索完善了“以草地和牲畜折價入股、牛羊分群飼養、草地劃區輪牧、社員分工分業、牛羊統一銷售、用工按勞取酬、收益按股分配”的運行機制,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資金變股金,牧業變產業,牧民變股東,社員變職員”,為草原牧區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提供了“拉格日方案”。

  一、嚴格落實中央要求,扎實推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任務

  一是界定成員,賦予身份。按照青海省、黃南州、澤庫縣三級統一安排,在《澤庫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界定意見》指導下,拉格日村專門成立了成員身份確認工作小組,詳細徹底清查了戶籍在冊人員的具體情況,為每一個戶籍在冊人員制作了基本情況登記表,結合本村戶籍和牧戶特點及時召開群眾代表會議討論并制定了切實可行、操作性強的辦法、制度,確定了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登記基準日,分階段開展了成員身份界定,最終確定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190戶835人。在《澤庫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登記備案管理辦法》的指導下,編制了拉格日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名冊,并錄入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應用平臺,厘清了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邊界,實現了對成員的登記備案管理。

  二是清產核資,摸清家底。2018年3月開始,拉格日村及時組建清產核資工作小組,制定清產核資辦法,對集體所有的非經營性資產、經營性資產、資源性資產進行了全面清查核實。截至清查時點日,共清查農村集體總資產2058182.75元,農村集體凈資產576582.75 元;草場面積73060畝,可利用草場 54060 畝,人均草場96畝;耕地 1100 畝;牛羊馬等各類牲畜存欄量4741頭/只。通過清產核資徹底摸清了村集體資產家底,特別是能夠為集體和成員持續帶來收益的經營性資產和資源性資產,為今后強化集體資產監管、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是折股量化,股份合作。在清產核資和人員身份界定基礎上,對原有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進行資源整合及股份合作制改造,根據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最新要求,制定了股權設置和折股量化辦法及新版股權證,詳細設置了“A+B+C+N”結構的新股權,即由集體成員股+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形式的個人股+集體成員保障股+其他股構成,確權到戶,量化到成員。其中,A股是村集體成員股,即村集體發展所形成的經營性資產份額折股量化至集體成員名下的股,包括本村原有的集體資產、國家投資形成的經營性資產,實行全體成員一人一股,也就是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社員)股,為主設股種。B股是個人股,即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成員個人出資的股,在保持劃區輪牧、牲畜合理分群、科學測算載畜量、實現草畜平衡、保護生態環境原則下,按戶將牲畜、草場、耕地(林地)、資金等生產要素折股量化入社形成的股份。C股是保障股,即在村集體經濟收益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公益(公積)金折股量化形成股份,優先保障對村集體經濟發展做出貢獻成員的績效報酬、優秀大學生、孤寡老人(貧困戶)、殘疾人等的扶持股。N股是其他股,主要為引進投資主體、合作伙伴的技術智力和投資份額形成的股份,所占總股本的比例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代表)大會討論決定,控股權在村集體經濟組織。

  四是完善組織,創新模式。拉格日村統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生態畜牧業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造、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農牧區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等,以開展農牧區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契機,將村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與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融合發展,成立了拉格日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依法依規成立了董事會、監事會等機構,制定了《章程》及相關管理制度,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民主管理的股權管理辦法。以拉格日股份經濟合作社為載體,實行統一輪牧、統一配種、統一養殖、統一加工、統一銷售、分群養殖的“五統一分”經營管理方式,形成了以勞力專業分工、生產指標量化、用工按勞取酬、利潤按股分紅為主的管理運營模式。

  二、緊密結合牧區實際,探索牧區新型集體經濟運行機制

  一是草畜折價入股,開展股份合作。最初的股份合作以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為載體,2011年全村164戶中有36戶加入合作社,當時牧戶以草場和牲畜折價入股,每股500元。入股牲畜數按照草畜平衡標準折算,即平均每16畝草場入股1頭牛或者4只羊。截至2018年底,專業合作社牧戶入社率達到98.91%,據村干部介紹,僅剩的4戶畜牧大戶也在考慮明年加入合作社。在專業合作社基本覆蓋全村牧戶的基礎上,拉格日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進一步優化股權結構,在保證專業合作社牧戶個人股權益不變、經營方式不變的基礎上,又設置了A股集體股、C股保障股和N股其他股,有效平衡了集體、個人的利益,有力增強了村黨組織和村集體的凝聚力、組織力。

  二是牲畜分群飼養,促進生產發展。為提高養殖效率,繁育優良畜種,優化畜群結構,拉格日股份經濟合作社基本保持原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的經營方式,繼續實行集體統一經營,對入社牛羊按類別分群飼養,提出逐步淘汰土種畜,專營母畜群,統一經營種畜群,發展犢牛羔羊專業化生產的思路,將牛羊按類別分為種公牛羊群、牛犢羔羊群、合格母牛群及后備母羊群進行飼養。牦牛養殖分為20組,分別明確每組組長、人口數、放牧員和擠奶工數、飼養牦牛數和放牧草場面積。為提高牲畜飼養效益,合作社在分群飼養的基礎上大力推行牲畜高效養殖,有效提高了畜牧生產效益。

  三是草地劃區輪牧,促進生態永續。拉格日股份經濟合作社充分發揮集體統一經營的優勢,堅持科學利用草場、落實草畜平衡,根據草地生產力測算結果,針對夏秋草場牲畜潛載力強,冬春草場牲畜潛載力弱的現狀,制定草場劃區、牲畜輪牧的劃區輪牧方案。集中財力建成1010畝青干草種植基地、7000畝飼草基地,在保障本社自用青干草的前提下,還能將剩余部分銷售到其他畜牧合作社。

  四是社員分工分業,完善激勵監督。拉格日股份合作社根據社員能力進行分工,合理分配到不同生產崗位。為調動放牧員的積極性,合作社實行固定工資和績效工資相結合的方式。拉格日股份經濟合作社以飼養牦牛為主,平均每個牦牛飼養小組放牧200頭牦牛,配備3名放牧員和3名擠奶員,人均月工資為1500元。牦牛產仔成活率要求達到100%,死亡、丟失牦牛的需賠償合作社。每飼養一頭牦牛定額向合作社交17斤酥油,實際可制酥油22斤,剩余5斤作為獎勵歸放牧員和擠奶員。按每斤酥油30元折價,每人可分得績效工資5000元,合計每人每年放牧牦牛可從合作社領取勞動報酬23000元。在穩步發展生態畜牧業的基礎上,拉格日村在澤庫縣城開辦了拉格日賓館、商鋪、鋪面、畜產品加工直銷店,在同德開辦了1家打字復印店,在拉薩開辦有1家畜產品加工銷售店,解決村中大學生就業問題和閑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問題,二、三產業創收逐年提高,使后續產業成為拉格日村牧民脫貧奔小康的脫貧產業、小康產業、幸福產業。這種分工分業、多種經營、按勞取酬、獎罰明確、保證產出、剩余歸私的生產管理方式有效解決了集體經濟之中的激勵、監督、發展問題,為新型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樹立了可學可用的標桿。

  五是牛羊統一銷售,收益按股分配。為節省飼草、提高經濟效益,拉格日股份經濟合作社實行牲畜統一管理、有序出欄、統一銷售,將過去分散經營時三年出欄,變為一年四季均衡有序出欄,改變了牧民由于宗教信仰和舊習慣例等原因,牛羊飼養多年惜售不愿出欄的做法,經濟效益大幅提升。合作社的收益實行社員以所持股份按股分配。股份經濟合作社核定當年利潤后,先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代表大會民主商議決定按照一定比例(原則上不超過經營純收益的30%)提取公積公益金,再分派原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的B股分紅,再分配A股集體個人股的分紅以保障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從集體經濟發展中收益,最后分派C股其他股分紅以保障利益相關方的股權權益。

  三、改革帶動三生共贏,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明顯

  實地調研發現,在拉格日這樣一個過去極度貧困的高原牧區村莊,長期游牧傳統的牧民定居下來,在村黨支部帶領下發展生態有機畜牧業、開展股份合作,一個深度貧困村用不到10年的時間實現了總收入超1200萬元,一個生態極度脆弱的高原草地實現了劃區輪牧、以草定畜、可持續發展,政治、經濟、生態效益非常明顯,實現了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贏。

  一是統一經營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畜牧生產已經實現良性循環發展。拉格日股份經濟合作社實行的劃區輪牧、分群飼養、種草養畜等,徹底改變了過去牲畜“夏壯、秋肥、冬瘦、春死”的惡性循環,積極推廣的良種繁育、科學高效養殖,實現了畜群結構進一步優化,良種畜比例進一步提高。拉格日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組建之初,入股的1250頭牦牛中,只能選出良種牛74頭,良種率不到6%。現在合作社存欄牦牛中,良種牛比例達到70%。母畜比例也由45%上升到65%左右。由于飼養科學,管理到位,合作社母畜產仔比例也不斷提高,羊羔由過去1年產1胎,提高到2年產3胎;牦牛也由2年產1胎,提高到1年產1胎。這些變化和改進充分證明,這種股份合作、統一經營的模式可以有效幫助牧區村莊實現畜牧生產良性循環發展。

  二是產業發展推動實現完全脫貧,牧民生活正在穩步走向全面小康。拉格日股份經濟合作社經營畜牧業實行草畜平衡,減畜不減產,畜牧業經濟收入持續增加,勞動力經過分工發展二、三產業,實現了合作社和牧民收入快速增長。拉格日股份經濟合作社總收入達1200萬元,實現純收入754萬元,分別比2012年的175萬和51萬增長585.7%和1378.4%。2018年末合作社社員人均收入15330元,比2010年的2512元增加12818元,牧民收入實現穩步增長,呈現了“牧民入社率高、資金入股率高、資源整合率高”的“三高”態勢。拉格日股份經濟合作社通過實行統一經營、按股分紅的運行機制,建立定型量化的扶貧幫困制度,實現了貧困戶穩定脫貧,效果十分明顯,2009年的8戶貧困戶,到2013年就實現全部脫貧。形成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動產業發展的新模式,實現村集體經濟真正“破零”,不僅增加了農民群眾的財產性收入,也增強了拉格日村牧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三)科學管護經營機制作用凸顯,草原牧區生態環境持續明顯改善。拉格日股份經濟合作社的集體經營、科學管護機制使草畜平衡成為可能,結合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的實施,有效解決超載放牧和維護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草原生產能力不斷提高,草原生態環境不斷好轉。拉格日村2010年草場平均畝產鮮草204.2公斤,植被覆蓋度60%。目前已達到畝產鮮草225.6公斤,提高10.5%,植被覆蓋度80%。其中,一等草場面積年均增加6%-7%,畝產鮮草392公斤,可自然放牧180天;二等草場面積年均增加3%—4%。

  (作者單位: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員會)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