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蔬菜大市合作社的發展特點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張鵬亮 字號:【

  近年來,山東省安丘市農民合作社發展水平得到不斷提升。2019年出口蔬菜75萬噸,創匯6.5億美元,分別占山東省22%、濰坊市71%。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農民合作社的廣泛參與和支持,據統計,2019年,安丘市共有農民合作社2363家,帶動農戶8.7萬戶,統一組織銷售農產品8.4億元,統一購買農業投入品4.3億元,全市有121家合作社實施了標準化生產,有76家合作社通過了“三品一標”認證,有127家合作社擁有注冊商標,特別是“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等利益聯結機制的形成,將小農戶納入標準化生產管理體系,推動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

  基本模式

  黨建引領模式(村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即由村支書牽頭,以黨建引領,村“兩委”成員為依托,立足當地主導產業組建合作社,既帶動了農民增收又發展壯大了集體經濟。如,輝渠鎮落鴉石村支部書記楊百信牽頭成立的山泉潤果專業合作社,由成立初期的單一大桃生產發展到現在的大桃、草莓、葡萄種植及采摘服務,桃木工藝品加工、銷售,鄉村旅游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綜合性合作社,每年增加集體收入近20萬元。

  大戶帶頭模式(專業大戶+合作社+農戶)。即由種植、養殖大戶帶頭,將從事專業生產或經營的農民組織起來成立合作社。如景芝鎮九龍山有機農業合作社,由一個種植大戶帶頭設立,帶動300多個農戶發展大桃種植或實行生態養殖,2018年該合作社實現收入890多萬元,盈余75萬元。

  企業帶動模式(公司+合作社+農戶)。即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依托,企業和農戶共同參與創辦合作社。如德誠養豬專業合作社致力于打造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堅持面向農村、服務農民,借力山東德誠集團下屬農業產業實體公司的資源優勢,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實行“統一規劃、統一仔豬、統一飼料、統一防疫、統一購銷,分戶經營、分產核算”的“五統二分”經營管理模式,服務帶動廣大成員共同致富,實現了企、社、農三方“多贏”。

  基層服務組織領辦模式(服務組織+合作社+農戶)。即以基層服務組織為依托,聯合相關農戶組建合作社。官莊鎮供銷社領辦的麗蕾果蔬合作社投資239萬元建設了蔬菜加工廠和800噸級恒溫庫,配套有洗姜機、牛蒡烘干機、包裝機等設備,提供果蔬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每年帶動成員增收400萬元。

  特色產業鏈接模式(特色產業+合作社+農戶)。即由從事同類特色產業生產經營的農民自發組建合作社。如輝渠鎮的百泉春谷合作社,利用本地特色產業“輝渠小米”的區域品牌,組織春谷種植農戶成立的集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三產融合型合作社,合作社先后獲得有機食品和地理標志產品認證,產品遠銷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帶動周邊春谷種植戶1000余戶,每年增加農民收入500余萬元,促進了當地春谷產業的發展振興。

  主要特點

  發展活力突出。安丘市從2007年開始,因地制宜發展各類農民合作社,全市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合作社從2007年的18家發展到2018年的2363家,已覆蓋全市所有的行政村和自然村,其中,有19家合作社進軍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21家合作社開展資金互助服務,35家合作社創辦加工實體,57家合作社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從過去產品銷售及生產資料購買、技術服務等單一內容,向組織標準化生產、統一開展質量認證、加工貯運、品牌化營銷等環節拓展。

  產業特色明顯。安丘市合作社涉及產業主要分布在種植業、養殖業、服務業等領域。其中種植業是主體,涉及1815家,占比76.5%,涵蓋了蔬菜、糧油、水果、苗木、花卉等多個行業。一大部分合作社能夠圍繞當地農業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實行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和一體化經營,加快了農業產業集群的形成和壯大。如“石埠子草莓”“庵上櫻桃”“輝渠望海山小米”“柘山花生”“凌河大姜”“官莊大蒜”等,主要是依托農民合作社而發展起來的地域品牌,合作社的發展也推動了“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發展,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發展方面發揮了基礎性作用。

  服務能力拓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業務范圍逐漸擴大,已經從成立初期的某一個環節擴展到產前、產中、產后整個鏈條,成為集產加銷于一體、涵蓋農業“新六產”的新型市場經營主體。調查顯示,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服務已經涉及生產服務、銷售服務、購買服務、倉儲服務、運銷服務、加工服務、資金互助、電子商務、休閑旅游等多個領域,其中產加銷一體化合作社達到了57家,開展“新六產”的合作社快速增多,產業融合發展的合作社達到112家,成為引領農業轉型升級的主導力量。

  帶動農戶作用凸顯。2019年底,安丘市2363家合作社通過合同契約等形式帶動農戶8.7萬戶,多數合作社立足于發揮“生產在家,服務在社”的組織優勢,圍繞提高經營服務能力、發展主導產業、推動標準化生產、打造知名品牌、提供優質服務,促進農民增收,對小農戶的帶動作用非常明顯。據統計,2019年全市合作社統一組織銷售農產品總值達到8.4億元,其中有527家合作社統一銷售農產品,統一銷售比例達到了80%以上;有495家合作社統一購買農業投入品價值4.3億元,統一購買比例達到了80%以上;培訓農民9600多人次。合作社積極開展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涌現了一批擁有自主商標、通過質量認證的品牌合作社。據統計,全市有76家合作社通過了農產品質量標準認證,有127家合作社擁有注冊商標,其中,慈埠蔬菜合作社擁有的“慈母山”商標被認定為山東省著名商標。入社成員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據測算,全市農民合作社成員與非成員農戶相比,年人均純收入平均高出15%左右。

  創新發展提速。全市合作社適應市場需求不斷進行經營創新和組織形式創新,通過引領農民改變傳統種植結構,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大力發展設施農業。部分合作社開展了資金互助合作、農超對接、社社聯合發展、土地權屬抵押、土地股份合作等新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作者單位:山東省安丘市農村經濟指導中心)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