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屏邊農民合作社發展特點及存在問題
時間: 來源:農村經營管理-中國農村網 作者:陳貴榮 字號:【

  屏邊苗族自治縣地處云南省南部、紅河州東南部。近幾年來,屏邊縣以打造高原特色農業、重點產業提質增效為目標,推動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發展。至2019年底,全縣共有登記注冊的專業合作社139個,入社社員12260人;以種、養、服務業為主的合作社發展尤為迅速,特別是種植類合作社的數量和質量有了明顯提升。截至目前,全縣合作社中有1個獲得國家級示范社、11個獲得省級示范社、8個獲得州級示范社稱號;有14個合作社開展了電子商務銷售業務,10個合作社注冊了商標,部分合作社獲得了“三品一標”認證。合作社已成為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

  發展特點

  覆蓋產業廣,帶動主體多。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領域涉及種植、養殖、加工、農資、旅游、服務等多個行業,當前有種植類合作社76 個、養殖類合作社 35個、服務類合作社24個、林業類合作社 1個,合作社已基本覆蓋到全部的農業產業和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從帶動合作社發展的主體看,主要有龍頭企業支撐帶動型、基地帶動型、主導產品帶動型、專業大戶和能人牽頭帶動型等。同時還有 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呈現出多主體帶動發展的新格局。

  管理逐步規范,由弱小到強大。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擔的經濟責任越來越大,為保護社員利益和維護合作社發展,合作社開始在各級政府的指導和引導下,制定章程和管理制度,明確社員利益關系,建立內部管理機構,逐步趨于規范運作。如:屏邊縣大深溝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建會初期僅有40戶農戶,300畝茶園,合作效益不高,但經過6年發展,農戶增長到304戶,社員587人。目前,合作社以屏邊縣綠寶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為依托,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運行模式,輻射帶動周邊農戶500余戶,擁有茶葉原料基地2000畝、優質茶園1200畝,年可提供優質原料255噸,為生產加工高、中檔茶葉奠定了基礎,帶動了全縣茶葉產業發展。

  合作內容不斷豐富,合作領域不斷拓展。為提高農產品競爭力,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逐步由單純的咨詢服務向生產資料供應、農產品銷售、流通等領域拓展,成為集技術、服務、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實體型組織。從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為社員提供服務。如:屏邊縣阿碑妃子笑荔枝產銷專業合作社,從向社員提供培訓、實用技術推廣、生產資料供應和信息咨詢等服務,逐步轉向提供產、供、銷各環節的多方位服務,并以屏邊天時農業公司為龍頭,讓屏邊荔枝暢銷昆明市場,并通過電商進入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市場;屏邊縣滇富山地雞養殖專業合作社,在禽蛋生產過程中,統一提供雞苗、統一飼料供應、統一疫病防治、統一商品品牌、統一禽蛋銷售,生產的土雞蛋以質取勝,實現了“農超對接”,使屏邊山地雞進入了上海市場等。

  典型示范帶動強,助推脫貧攻堅效果好。各鄉鎮農民專業合作社圍繞當地已經形成的主導產品或特色農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通過建章立制,聯結分散農戶,帶動形成“主導產品+合作社+農戶”的運作形式。如:成立于2016年9月的屏邊縣營盤水果產銷專業合作社,是一家專門從事獼猴桃種植、收購、銷售、技術服務于一體的州級示范合作社,現有成員107人,獼猴桃生產基地1682畝,其中:標準化生產基地1651畝,帶動獼猴桃種植面積2768畝。2019年合作社銷售額1267.386萬元,可分配盈余177.5922萬元,合作社成員人均純收入9959元,比非成員人均收入增加44.12%,帶動貧困區123戶農戶全部脫貧摘帽。

  存在的主要問題

  思想觀念滯后,部分民族地區對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認識不高。全縣3鄉4鎮,有些鄉、村干部思想觀念跟不上社會經濟形勢的快速發展,對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缺少前瞻性,加之大部分農民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對新生事物理解較慢,從全縣來看,入社農戶較少,加入各類專業合作社的農戶僅占農戶總數(35073戶)的34.95%。

  規模小層次低,作用發揮不突出。部分合作社對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的抵御能力不強,帶動農戶和輻射范圍小;從產業覆蓋程度來看,缺少深加工,合作社大多數以種養業和服務領域為主,從事農產品深加工、儲存的相對較少,更缺乏向流通環節和新興產業等方面拓展;加之缺少必要的管理辦法,從生產到營銷難以形成最佳效益。

  運行不規范,偏離立法初衷。有的合作社只是登記注冊,成立后并沒有按章程進行運作,合而不作,建社的目的只是為了享受國家優惠政策,套取國家補助資金。2019年,根據省、州文件精神,通過開展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空殼社”專項清理,發現無實質性生產經營活動或因經營不善停止運營的合作社有23個。

  缺乏資金扶持,發展后勁不足。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一種新生的經濟組織,自有資金來源于入社農民繳納的出資額,資金實力有限,融資渠道狹窄,季節性資金需求矛盾十分突出。而各類銀行基于合作社運行的不可預知性,出于自身資金安全原因,往往不愿意向合作社發放貸款,致使專業合作社無法上檔次、上規模。

  合作社主管機構不明確。目前有縣委農辦、市場監管局、農業農村局、供銷部門都在管理合作社,表面上有多個“婆家”,但實際上是無部門牽頭管理的狀態,不利于合作社的有序發展和壯大。

  缺乏管理人才和市場競爭力。目前合作社的牽頭人大多是一些農村能人和專業大戶,多數屬于傳統農民,學歷低,缺乏專業知識,存在甘于滿足現狀的小農意識;由于自身認知的局限,對如何將產業做大做強模糊不清,對創優創牌方面的意識缺乏,從而導致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作者單位:云南省屏邊縣農村經營管理站)

責任編輯:霍然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舉報電話: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舉報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