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林市灌陽鎮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以糧食、水果、蔬菜為主的特色產業迅速發展,各農戶的承包耕地被劃分成若干塊,分散在村內外遠近不同,好中差肥力不同的各類地塊,少則幾塊,多則幾十塊,因而造成某一區域內涉及的農戶數太多且面積又相對較小,逐漸成了發展規模經營的“攔路虎”。
為解決土地分散導致的問題,灌陽在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過程中,逐漸摸索出了堅持“兩不變”,推動“小塊變大塊”的經營模式。即在土地流轉工作中堅持“保留原有家庭承包分地人口不變,保留原有承包耕地面積不變”“兩不變”的前提下,遵循平等協商、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積極推行承包地“小塊變大塊”,規范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提升土地、資金等要素整合水平。
鼓勵和支持將10畝以上連片的各農戶承包的耕地進行重新整理,引導流轉給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村“兩委”帶頭人、種植大戶、農戶及其他經濟能人等經營主體。同時,灌陽鎮依照有關法律和政策開展農村土地“小塊變大塊”模式流轉,簽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
各經營主體(承租方)把流轉來的土地進行測繪,繪制出平面圖,標明各農戶的地塊位罝、面積、四至,盡量做到信息詳細,以防過后發生糾紛。經營主體測繪好圖形后,讓區域內的農戶看后無異議,各農戶和經營主體再簽字。然后,再把成片流轉來的土地,處于同一個水平面各農戶的小塊耕地,重新規劃和整理,變成更加有利于機械化耕種、收獲的大塊耕地。如灌陽秀江水稻農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芳土地農業綜合開發公司、全冠果樹種植家庭農場等對流轉的土地進行整理和測繪,并繪制出平面圖。流轉土地通過“小塊變大塊”,實現了農業經營方式的新突破。
實踐證明,“兩不變”有利于打消經營主體及農民的顧慮和擔心,讓經營主體放心土地投入和生產;“小塊變大塊”有利于合理規劃和充分利用土地資源,促進現代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和集中連片種植,向區域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作者單位:廣西桂林市灌陽縣灌陽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