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蕪湖縣開始探索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盤活整縣試點。試點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探索實現工商資本投資農村創業、新業態助推農村發展、各類主體共享鄉村發展方面摸索出了一條新型鄉村經濟發展路子。
探索項目入股盤活路徑。根據農戶意愿,經充分協商,農戶有償退出閑置的宅基地,所有權收歸集體,由村集體將使用權入股經營主體,實行保底+分紅”。如蕪湖縣六郎鎮殷港社區,宅基地由村集體出資收回;宅基地上房屋以及其他附屬物由當地的原野園林景觀有限公司收購,按拆遷標準補償給農戶。農戶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政府安置房或購買商品房,其中購買商品房的可再享受每平方米1000元的房屋補貼。殷港社區將回收后閑置的4.6畝宅基地使用權,入股蕪湖原野園林景觀有限公司,供其發展民宿、農家樂、親子活動等鄉村休閑農業項目,合作期限二十年,按“保底收益+分紅”方式享受出資收益。公司非盈利期間,保證殷港社區取得保底收益(每年每畝土地1500元),每五年調整一次,分紅最高可達到保底收益的三倍;公司經營盈利期間,雙方均按持股比例進行稅后利潤分配,目前殷港社區每年取得宅基地保底收益6900元。同時項目區周邊農戶可以到原野公司務工取得收入,實現經營主體、社區和農戶三方共贏。
探索打包出租盤活路徑。農戶將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房打包出租給經營主體,由經營主體按照一定標準每年向農戶支付租金,合同期滿后如果農戶需要可以收回,如果農戶不需要收回,經營主體可以優先享受承租權。如蕪湖楊帆生態旅游有限公司在陶辛鎮雙橋村打造戀花灣景區,承租了景區周邊的閑置民房7戶890余平方米,租期20年,房租3.5元/月/平方米,租金實行五年一付,僅房屋租賃每年就能給出租的農戶每戶增加將近5000元的資產收入。
探索改造經營盤活路徑。利用當地豐富的旅游資源,在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下,將自有的閑置農房進行改造升級,發展民宿和農家樂自主經營。如蕪湖縣紅楊鎮充分挖掘本地自然環境和人文風情優勢,培育民宿品牌,激活產業內力。目前已打造了金谷春、梅溪塘等7家民宿,客房300余間,價格從100元到2000元不等,與民宿相關的飯店、農產品銷售等業態也不斷聚集。如西河古鎮部分農戶將原有住房改造成民宿、農家樂、手工藝品商店、傳統文化手藝展示廳,增加了收入。王鐵匠鋪定期展示手工藝打鐵,吸引了很多游客駐足,每次開爐可獲300-500元補助。
探索復墾整理盤活路徑。將農戶破舊的危房進行拆除,通過增減掛項目整理改造變為耕地。如蕪湖縣灣沚鎮新豐村三灣自然村有村民120戶420人,自然村占地約200畝,其中宅基地面積約28畝。近年來該村50戶農戶已進城居住,50戶房屋閑置。按照全縣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部署,新豐村重點打造三灣自然村,積極爭取土地增減掛項目60畝,爭取資金276萬元,項目涉及120戶農戶30畝宅基地。農戶閑置宅基地通過增減掛鉤項目變為耕地后,入股蕪湖三灣鄉村田園休閑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年租金300元/畝。項目資金主要用于三灣自然村人居環境整治,拆除無功能房屋、安裝路燈、新建鄉村大舞臺、公共廁所、健身場所、鄉間小路、節點綠化、休閑涼亭、污水處理設施等。通過項目的爭取,既盤活了宅基地,又提升了人居環境。
(作者單位:安徽省蕪湖市農業農村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